浅谈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5
/ 2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刘欢

身份证号码:342222199109014837

摘要:园林绿化是城市生命力的重要载体,园林植物因其“绿色”和“柔性”等特性,与其他城市基础设施如道路、市政、桥梁等相互补充,充分发挥“绿色”“生态”和“美化”的功能。通过城市园林建设,创造出一片自然风光,使市民能够亲近自然,亲近自然,享受自然。本文论述我国城市园林绿化施工特征,分析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园林绿化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城市基础设施,其主要依靠绿色材料和自然景观的巧妙组合,起到保护、绿化、生态和美化环境的效果。园林是一个设计,建设,维护和管理的创作过程。“设计”是“造园”的灵魂,施工是园林工程的创造过程,养护管理是对园林工程的再次创造。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得到了迅速发展,使城市呈现出一种新的面貌。

1.城市园林绿化的特点

1.1.绿化是具有生命力的绿色基建

园林绿化的主要物质材料是具有生命的植物,人们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通过种植植物、配置植物、养护植物等实现接近自然、走进自然、享受自然。园林绿化通过掌控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可在每个季节营造不同的自然景观,如春叶、夏花、秋果、冬态等。缺少园林的城市建设将会是灰色的、无生命的,园林绿化通过植物调节空气湿度,吸收有害气体,并具有降温、防尘防噪、防水土流失等功能。通过应用多姿多彩的树木、花卉营造出绚丽的景观,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让人消除疲劳、焕发精神,给人以美的享受,是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

1.2.园林绿化具有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属性

园林绿化具有以人为本、服务人民的属性,园林本着给居民营造舒适、宜居的人居环境为出发点,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的游憩需求。近年来,城市中通过规划建设口袋公园、城市绿地等多种途径,改善了公园服务半径不达标、精品景观少等问题,更好地让人们尽享城市园林景观。园林绿化有着防护、美化、生产功能,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人们为了接近自然,改善城市环境质量,通过栽植植物达到降低噪音、保持水土、防尘、降温等防护目的,并在防护功能的基础上,完善了美化、休闲游憩等功能。园林绿化必须坚持生态优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造景时应适地适树,以乡土植物为主,植物种植疏密有致,乔灌草搭配合理,形成植物多样性复层群落。

2.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不足之处

2.1.配置不科学

植物种类、色彩、功能单一,植物配置模式化,千篇一律,生物多样性体现不充分。一些城市树种虽多,但是植物群落景观单调,植物群落缺乏稳定性,色彩、季相变化不丰富,难以体现园林艺术风貌。绿地结构层次不丰富,绿量不足,乔灌草搭配比例不恰当,植物多以成片种植的形式出现,运用多种植物来造景相对较少,存在一些不科学的倾向。

2.2.施工不规范

工程施工过程中对设计理念把握不透,导致工程达不到预期效果;为压低造价,有些施工单位随意改变设计图纸、苗木种类及规格;为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往往存在种植密度过大、大树移栽反季节栽植、栽植苗木规格过大而成活率低、不做引种栽培试验便盲目引进外来植物和名贵树种等现象;施工过程中忽略苗木生长习性、规格、观赏性特性,对植物与光照、土壤、温度等环境条件相适应欠考虑;植物检验检疫环节薄弱,带病虫害进场现象突出,导致园林病虫害逐年增多。

2.3.养护管理粗放

重建设轻养护的现象严重,无统一的经营管理措施,养护管理粗放,技术含量低,无规范的养护管理标准及奖惩制度。养护管理费用无保障,资金投入不足且不能及时拨付。养护人员专业水平低,缺少专业人才,在平时养护作业中缺少专业技术培训,缺乏先进的养护管理理念和技术。养护管理步骤滞后,对修剪、除草等养护把握不到位,病虫害防治不及时,致使城市绿地杂乱无章的现象频出,养护工作再创性不强,很少利用修剪、移植、补植等养护措施进行再次创造。

3.对策及建议

3.1.科学规划,合理配置

科学规划城市绿化用地,编制绿地系统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对绿化相关规划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禁止随意更改绿地性质、面积、用途等,确保绿地满足城市绿色发展、宜居的要求。城市发展应充分考虑园林绿化实际情况,在基础设施维修时尽量不破坏园林植物。根据环境条件、植物生长规律、生活习性及景观需要等方面需求进行植物选择,合理进行植物配置。配置时以乡土植物为主,适当引进抗逆性强、防护功能强、景观效果好的植物。植物配置要充分考虑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做到疏密有度,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比例适当,乔灌草比例合理,顺应自然地势,合理改造地形,适地适树,努力打造复层植物群落,构建稳定的城市生态系统,走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

3.2.规范施工,精品建设

园林施工单位应充分理解设计意图,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苗木规格、数量、种类等,尊重植物生长习性,栽植应季植物,栽植密度充分考虑植物生长空间;尊重自然规律,工程施工应有序进行,不因赶工期随意压缩工期。避免大树进城、反季节栽植、过度修剪等急功近利的行为以及严禁脱离实际片面追求景观化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要对绿化工程全过程进行专业指导和质量监督管理,对现场不符合实际、违反行业规定的行为及时进行监督整改,建立健全技能和安全管理教育培训制度,严格执行工程竣工验收工作,杜绝工程验收出现“走程序、走过场”现象。园林绿化不是简单地种植植物,而是人们通过艺术手段营造近似自然的景观。园林建设要做到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确保每一个绿地都是精品,成为人们回归自然、陶冶情操、宜居舒适的游憩场所。

3.3.精细养护,提升品质

树立现代化园林养护管理理念,制定城市园林管理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提升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可持续性。要明确管理人员责任分配,加强日常巡查、养护管理、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园林养护管理制度。掌握植物生长习性、生物学特性、生长环境条件等,精准把握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园林养护技术要点,制定专门的植物修剪方案、病虫害防治方案等,通过精细化、个性化、专业化养护管理工作,提高植物抗逆性,确保长势良好。完善修剪、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移栽、补植等养护工序操作,提高园林养护再创造能力,提升绿地品质,建设美观、生态的园林景观。在园林工程中,重视养护管理工作,避免出现“重建设,轻养护”的现象,加大养护资金的投入比重,养护资金列入政府专项资金及时拨付,保证资金足额用于园林养护管理工作中。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城市园林施工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对其功能、地位和发展方式的理解也在不断提高。在城市建设中,要时刻遵循自然法则与经济法则,在改善生态与美化环境的基础上,致力于打造具有特色、精品化、高品位的城市景观。针对城市园林发展中的问题与缺陷,园林部门要密切配合,使设计、施工、养护的各个环节能够无缝衔接,互相补充,提高园林的再创造能力,创造出一个生态合理、经济可行、风景优美、舒适宜居的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1]柳小平,陈思航.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智能城市,2021,7(19):46-47.

[2]李春霞.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低碳世界,2020,10(12):237-238.

[3]陈艳.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绿色环保建材,2018,(11):236+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