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环地质勘查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5
/ 2

水工环地质勘查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

邹超

云南地矿地质工程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100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水工环地质技术的出现和应用,解决了我国地质灾害治理工作中很多问题,不仅提高了地质灾害治理工作的效率和安全,也为地质灾害的防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章分析了地质灾害常见的类型和特点,探究了水工环地质治理地质灾害的策略,期望能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技术;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应用

1.水工环地质勘查的主要技术方法

水工环地质勘查的主要技术方法涵盖了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遥感技术、钻探技术等多个方面,为地质灾害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如电阻率法、磁法、声波法等,通过测量地下岩体的物理性质差异,揭示地下地质构造和岩性分布。地球化学勘探技术通过测量地下岩体的化学元素分布和含量变化,揭示地下地质体的成因、演化和分布规律。在泥石流治理中,通过地球化学勘探可以了解泥石流源区的物质组成和分布特征,为泥石流预警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地质灾害区域的快速识别、监测和评估,获取地面沉降的空间分布和演化趋势,为地面沉降预警和治理提供重要支持。钻探技术可以获取地下岩体的岩性、结构、厚度等信息,为地质灾害治理提供直接的地质依据[1]

2.地质灾害治理面临的主要挑战

2.1地质灾害预警与监测技术的局限性

由于地质灾害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许多预警模型在实际应用中难以准确预测灾害的发生。例如,地震预警系统虽然可以提前几秒到几分钟发出预警,但对于地震的准确位置、震级和破坏程度等关键信息的预测仍存在较大误差,可能导致公众对预警系统的信任度降低,从而影响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地质灾害往往具有突发性和快速演变的特点,这就要求预警与监测技术能够实时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信息。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数据传输、处理和分析等环节的存在,预警与监测技术的实时性往往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种延迟可能导致灾害发生时无法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从而增加灾害损失。

2.2地质灾害治理资金与政策支持不足

地质灾害治理需要充足的资金和政策支持。现实中,地质灾害治理资金与政策支持不足的问题却屡见不鲜。尽管政府已经加大了对地质灾害治理的投入力度,但资金缺口仍然较大。据统计,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亿元,而政府投入的资金却远远不能满足治理需求。资金短缺不仅影响了地质灾害治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也制约了相关科研和技术的发展。地质灾害治理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然而,目前相关政策体系尚不完善,政策执行力度也有待加强。

2.3跨学科合作与综合治理策略的缺乏

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由于缺乏跨学科的合作,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术难以有效融合,导致治理方案往往缺乏全面性和针对性。以泥石流治理为例,缺乏跨学科合作往往导致治理方案缺乏系统性和长期性。泥石流的形成和演化涉及地质、气象、水文等多个学科,需要综合考虑地形地貌、降雨、植被覆盖等多个因素。然而,在实际治理中,往往只关注泥石流灾害本身的治理,而忽视了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和长期可持续性,导致治理效果不佳。地质灾害治理需要综合考虑地质、环境、社会等多个方面,制定综合性的治理方案。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只关注单一灾害的治理,而忽视了与其他灾害的关联性和相互影响,导致治理效果难以持久和稳定[2]

3.水工环地质勘查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

3.1水工环地质勘查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滑坡作为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其发生往往与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因此,通过水工环地质勘查,可以深入了解滑坡体的地质结构、地下水分布、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等关键信息,为滑坡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在实际应用中,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可以通过钻探、物探、化探等多种手段,对滑坡体进行详细的勘察和分析。例如,通过钻探取样,可以获取滑坡体内部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含水量、渗透性等关键参数;通过物探技术,可以探测滑坡体的地下水位、水流方向等水文地质信息;通过化探技术,可以分析滑坡体内部岩土体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等,为滑坡治理提供更为全面的数据支持。水工环地质勘查还可以结合数值模拟、地质力学模型等分析方法,对滑坡体的稳定性进行定量评估。通过构建滑坡体的三维数值模型,可以模拟不同工况下滑坡体的变形和破坏过程,为滑坡治理方案的制定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3.2水工环地质勘查在泥石流治理中的应用

泥石流作为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其发生往往伴随着大量泥沙、石块等物质的快速流动,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而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则能够通过深入的地质调查和监测,为泥石流治理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在实际应用中,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可以通过对泥石流发生区域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进行详细调查,揭示泥石流的形成机制和发育规律。同时,结合现代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对泥石流灾害的实时监测和预警,为灾害防治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以某地区泥石流治理为例,通过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的应用,成功识别了泥石流的主要物源区和流通区,并针对不同区域制定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在物源区,通过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工程,有效减少了泥石流的发生频率和规模;在流通区,通过设置拦挡坝和排导槽等工程措施,有效引导泥石流流向,降低了其对下游村庄和道路的威胁。经过治理后,该地区的泥石流灾害得到了有效控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提高了治理效果和质量

[3]

3.3水工环地质勘查在地面沉降治理中的应用

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通过综合运用地质勘探、地下水动态监测等手段,能够深入揭示地面沉降的成因机制和演化规律。例如,通过地下水位观测和土壤物理性质分析,可以准确判断地面沉降的潜在风险区域,为后续的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此外,水工环地质勘查还能够为地面沉降治理提供详细的地质数据和参数,为制定针对性的治理方案提供有力支撑。未来在水工环地质勘查在地面沉降治理中的应用中,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勘查的精度和效率。同时,还需要加强跨学科合作和综合治理策略的制定,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挑战。

3.4水工环地质勘查在地震灾害评估中的应用

地震灾害评估需要综合考虑地震烈度、震源深度、地震波传播路径、地表覆盖条件等多个因素,而水工环地质勘查能够提供这些关键信息。通过水工环地质勘查,可以精确掌握地下岩层的分布、厚度、岩性及其物理力学性质,进而分析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规律,为地震灾害评估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定期的水工环地质勘查,可以实时监测地下岩层的变形和应力变化,从而预测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和震后地表变形的趋势,不仅有助于提升地震灾害评估的准确性,还能为地震预警和防灾减灾提供有力支持。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工环地质勘查在地质灾害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推动其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和发展,需要加强地质灾害预警与监测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加强地质灾害治理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以及推动跨学科合作与综合治理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才能更好地应对地质灾害挑战,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5.参考文献

[1]王首东.水工环地质技术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23,35(08):1-3+7.

[2]刘思甲,游焰东,姜莹莹.水工环地质技术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J].当代化工研究,2023,(15):113-115.

[3]刘刚.试析水工环地质调查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具体应用[J].冶金与材料,2023,43(04):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