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给排水管道渗漏的原因与防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5
/ 2

浅谈市政给排水管道渗漏的原因与防治

王文钰

山西省安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省太原市 030032

摘要:市政给排水管道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管道渗漏现象屡见不鲜,不仅造成水资源浪费,还可能导致城市道路塌陷等安全隐患。因此,对市政给排水管道渗漏原因的深入分析,以及防治措施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管道;渗漏;原因;防治

1市政给排水管道渗漏的主要原因

首先,设计不合理是导致管道渗漏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管道设计过程中,如果压力不足、材料选用不当或图纸存在缺陷,就可能导致管道在运行过程中无法承受应有的荷载,从而产生渗漏。其次,施工质量问题也是管道渗漏的主要原因。施工过程中,如果管道及配件的质量不合格、安装不到位或施工工艺不规范,都可能导致管道渗漏。第三,管道老化是不可忽视的渗漏原因。在管道使用年限内,受内外部因素影响,如土壤侵蚀、管道材料疲劳等,可能导致管道老化,从而引发渗漏。第四,管道附属设施损坏也会导致渗漏。泵站、阀门等附属设施的损坏,会影响管道的正常运行,进而导致渗漏。最后,外部环境因素也是引发管道渗漏的原因之一。如地层沉降、道路施工等外部因素,可能对管道产生不利影响,引发渗漏。在这种情况下,应加强对管道周边环境的监测和管控,确保管道安全运行。

2市政给排水管道渗漏的防治

2.1市政给排水管道渗漏的预防

2.1.1规划、设计阶段

规划设计阶段应确保科学、合理。管道埋深、管径、材质、水泵扬程等要素均需仔细考虑,避免出现施工困难、管道负荷过大等问题。规划时还应考虑区域的发展速度并为其他市政公用设施施工留下空间,防止因区域快速发展,出现设计年限内给排水管道超负荷运转或管道被道路、相邻管道施工破坏等恶劣情况。

2.1.2施工阶段

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是预防管道渗漏的最重要的环节。施工单位应做好以下几点:(1)管材进场时仔细检查证明文件和管材实际质量,退回不合格的管材。(2)做好地基处理工作,挖除杂填土、腐蚀性土、淤泥等不合格土壤并回填压实,严禁超挖或扰动槽底。(3)连接前将管道仔细对齐,选用质量合格的橡胶圈、法兰、卡箍等连接材料并妥善保管。(4)重视管道功能性试验,如实记录试验结果并根据结果及时返修。(5)功能性试验结束后及时回填,回填前清理沟槽内的杂物,严把回填土方质量,先采用人工回填避免机械损坏管道。

2.1.3维护阶段

市政给排水管道投入使用后,还需做好后期维护工作,才能预防管道渗漏等病害。后期维护工作的主要内容有:(1)定期检查管道的运行情况,采取除锈、涂油等措施养护管道;(2)及时修复管道的磨损、偏位,必要时直接更换管道,做到防微杜渐;(3)现有市政给排水管道附近有项目即将动工时,及时参加管线交底会议,避免管道被施工单位毁坏。

2.2市政给排水管道检测技术

2.2.1管道内窥检测技术(CCTV)

市政给排水管道内窥检测技术(CCTV)是一种无损检测技术。通过进入管道内部的爬行器,配备摄像机和灯光系统,对管道内部进行录像。检测人员根据传输的影响数据,对管道的质量和功能进行评价,从而为管道的维护检修提供依据。该技术的优点在于检测速度快、过程安全、结果直观,且不会损害管道。然而,此类技术也存在以下不足:(1)长时间运行的管道内壁常有泥沙附着,检测前需进行强力清洗;(2)难以观察管道内部及管道外表面的损伤;(3)检测细小变形、裂纹存在一定难度。因此,管道内窥检测技术难以取代管道功能性试验,实际检测时通常与其他检测技术配合使用。

2.2.2探地雷达技术

探地雷达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向地下发射高频率电磁波,由于介质表面的反射,部分电磁波返回地面。根据返回地面的电磁波特征,可推断地下介质的结构。探地雷达技术既可用于探测地下金属目标,也可用于探测非金属目标,具有高效、无损的优点。由于管道渗漏的水与周边土壤混合后的电磁参数与原状土的电磁参数存在较大差异,探地雷达可用于检测管线渗漏。然而,探地雷达的局限性包括:部分土质探测深度有限、市政道路的雷达图像复杂、易受干扰。

2.3市政给排水管道渗漏的处理方法

2.3.1管道局部修补技术及其应用

市政给排水管道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局部损伤,如裂缝、变形等。为了保证管道正常运行并避免事故发生,局部修补技术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市政给排水管道局部修补的主要方法包括灌浆法、局部软衬法、补丁法以及机器人法。灌浆法是通过将灌浆材料注入管道损伤部位,使其固化后形成一个新的保护层,从而达到修复目的。局部软衬法则是将一种柔软的材料(如橡胶)制成的衬里放入管道损伤部位,使其与原有管道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新的保护层。补丁法是通过在损伤部位焊接或粘贴补丁,使其与原有管道共同承受载荷。机器人法则是利用专门设计的机器人进入管道内部,对损伤部位进行修复。尽管非开挖修复技术在我国已逐渐成熟,但在实际应用中,传统的开挖处理仍更为常见。这是由于开挖处理可以直接观察到管道损伤情况,便于针对性地进行修复,且修复效果更为可靠。然而,非开挖修复技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管道埋设深度较大、地下环境复杂等,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

2.3.2管道全断面修复与更新技术探讨

当市政给排水管道损伤严重或达到使用寿命时,需要进行全断面修复或更新。全断面修复的主要方法有内衬法、缠绕法及喷涂法。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在原有管道内部添加一层新的保护层,以提高管道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内衬法是通过将一种材料(如水泥浆或环氧树脂)注入管道内部,使其在管道内壁形成一个新的保护层。缠绕法则是利用缠绕在管道内部的加筋条,增强管道的承载能力。喷涂法是将水泥浆或环氧树脂喷涂在管道内壁,形成一个新的保护层。管道更新的主要方法为破管外挤和破管顶进。破管外挤是将旧管破碎或连同土层一同切削破碎,然后用新管替换。破管顶进则是将新管逐节顶入旧管内,取代旧管。在实际操作中,这两种方法均需要对管道周边土体进行适当的加固处理,以保证新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3.3浸水路基处理及防护措施

管道渗漏的水分会对路基土壤产生浸泡作用,导致其承载力下降。因此,在开挖浸水路基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放坡开挖是为了防止边坡塌方,同时应同步排水,降低浸泡后的土壤含水量。浸泡后的土壤应挖除,以保证新填土的质量和稳定性。管道修复完毕后,不可用未经处理的沟槽原填料回填,应采用砂、石等优质填料。必要时,还应辅以压密注浆等加固措施,以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在此基础上,还需加强对修复后的管道和路基的监测与维护,确保其长期安全运行。

3结语

市政给排水管道渗漏现象在我国较为常见,因管道渗漏而导致的地面塌陷事故屡见不鲜,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预防事故的发生。现有的管道探测、修复技术均有其各自的优缺点,需要合理选择使用。管道渗漏处理时,除对管道进行修复外还应对周边土壤进行妥善处理。

参考文献

[1]沈寒峰,李鹏飞.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防渗漏施工技术[J].北方建筑,2023,8(03):55-59.

[2]段强.市政给排水工程管道防渗漏施工控制对策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21):143-145.

[3]孙敏强.现代化市政给排水工程管道防渗漏施工控制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21,48(24):77-78.

[4]温绍启.现代化市政给排水工程管道防渗漏施工控制技术[J].施工技术,2020,49(S1):553-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