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学生工匠精神,提升学生专业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5
/ 2

重塑学生工匠精神,提升学生专业素养

程鹏飞

宁波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浙江 宁波

摘要:工匠精神的历史底蕴非常深厚,在现如今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对国家的制造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工匠精神是现如今制造业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精神。因此,将工匠精神融入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是必要的。基于此,本文阐述了重塑学生工匠精神,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教育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匠精神;专业素养;提升策略

引言

工匠精神是工匠们在很长时间的工作过程当中精益求精逐步形成的高尚品质,工匠精神可以充分体现其专业素养。现如今,在专业教育中应该重视工匠精神教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授专业理论知识,也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所以应该将工匠精神融入其中,使得学生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一、工匠精神概述

“工匠精神”一词最早由我国教育家聂圣哲提出。国务院参事王京生则给出了工匠精神在新时代的全新定义:“工匠精神是在设计上独具匠心,质量上追求精益求精、技艺上追求尽善尽美的精神”。具体来说,工匠精神包含三个层面的要素,分别是专业技能、专业素养、专业理念,三者紧密相连,构成了有机整体。这样体现出工匠精神不仅要求匠人具有高超的专业水准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还需要具备细致、专注、进益求精的态度和素养,同时,要求具有对专业认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工匠精神在各行业,也被视作新的价值取向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当前,工匠精神已在全国蔚然成风,形成了良好的崇尚专业技能,践行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

二、工匠精神对于学生专业素养培养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

职业院校的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所以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专业素养培养中对于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将技术技巧和工匠精神结合在一起,可以使学生的发展更加全面,有利于教师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加强烈。由于工匠精神是比较抽象的,所以需要一定的技术能力作为载体,才能将精神体现出来。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时,可以让学生加深对于专业的理解和感悟,促使学生自发学习,主动投身于实践,提升专业水准。

(二)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工匠精神的融入可以让学生树立专业理想,提高对工作的认知,让学生提前了解社会的需求。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性格特点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岗位,制定适合的专业发展规划,从而实现学生的专业发展。专业素养的培养可以增加学生对于专业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专业态度,使学生树立严谨认真,爱岗敬业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三)提高学生专业规划的能力

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与要求是不断变化的。对于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院校来说,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将工匠精神融入教学当中,可以让学生清楚自身的定位,对于专业的了解更加深刻全面,才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岗位中,为学生更好的适应就业奠定基础。

三、重塑学生工匠精神,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策略

(一)提高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重视专业技能教育

职业院校想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首先要将工匠精神融入专业技能教学过程当中。要提高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和认识。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对优秀“工匠”的事迹讲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教育理想。除了在思想教育以及学习氛围的营造方面要融入“工匠精神”,任课教师也应该将其与专业课程充分结合。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专业知识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是掌握优秀实践技能的前提,所以班主任要经常向学生传达“工匠精神”最新内涵,同时也要传达出工匠精神对于学生未来就业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过程当中,更充分的认识这一精神。使学生在掌握好相关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能够提高专业素养。

(二)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

除了在教学过程当中渗透工匠精神的思想教育,还应该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使学生受到工匠精神的熏陶。职业院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应该将工匠精神渗透其中。例如,学校可以设置工匠精神宣传栏,也可以在教室布置的过程当中加入“工匠精神”相关元素,利用一些图画和文字结合的方式对工匠代表人物进行详细的介绍,让学生潜移默化中接受“工匠精神”的熏陶。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也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开展丰富多样的网上宣传教育活动,用学生们喜欢的方式进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重视实践教育,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停留在对知识的表面学习,而是要通过实际的运用将知识内化,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能力。所以职业院校应该重视实践教育的作用,逐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学生深刻的领悟专业知识和能力所蕴含的品格和价值,才能够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要想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学校应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或者与企业进行合作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进行感悟,在进行专业技能操作学习过程当中,感受技术深层次的人文价值和社会意义。通过参与实际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还能够让学生积累丰富的经验,为今后的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反之,任课教师如果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教育,没有实际进行操作,学生也仅仅只学习到了理论,没有进行深刻的感悟。工匠精神的培养会逐渐变得形式化,达不到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基本要求。

(四)注重学生专业道德的培养

作为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专业道德是必要的,一个人如果没有专业道德,无论掌握多么高超的技术,都不能够正真实现社会价值。作为专业技术人才,不能够只看中名利,不注重道德。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仅要教给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更要对学生进行专业道德教育。在学生面对名利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长远的分析与思考,做出正确的选择,不能违背专业操守。培养学生的专业道德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体现出教师身上的专业操守,才能够更好的发挥榜样的力量,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成立专业机构,针对学校工匠精神的发展

工匠精神对于增强专业发展意义重大,一个拥有工匠精神的专业者是社会的重要人才,拥有工匠精神便可以在未来的专业发展中得到充分保障。因此面对目前全民教育普及,大学生目前毕业就业困难的压力,专业教育学院更需要使学校学生拥有一个优秀的工匠精神,所以,学校可以成立一个专门机构用以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专门机构用以培养学生,专事专办才能更好的提高办事效率,才能真正的让学生拥有一个更加完整的学习工匠精神的方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专业教育,不但要求教师要交给学生专业的技术与能力,还要求教师在教授技术和过程中教授学生工匠精神,使学生在未来走向社会时有一个好的专业能力的同时还有良好的专业素养,使学校可以一代代的为社会输送专业的人才,使学校不断的向上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德文.“工匠精神”视域下学生专业素养培育路径研究[J].湖南专业技术学报,2017(3):89-90.

[2]应建明.培养工匠精神提高技工院校学生专业素养的实践探索[J].专业,2017(32):456-457.

[3]普青玲.培养工匠精神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专业素养[J].经济研究导刊,2019(19):12-13.

[4]杨迪.就业导向下高职学生专业素质培养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