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普外科压力性损伤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5
/ 2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普外科压力性损伤护理中的应用

陈秀蓉 何杰通讯作者

重庆市丰都县中医院  重庆  408200

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普外科压力性损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1月到2023年12月普外科50例压力性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好转率以及Norton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好转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Norton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压力性损伤好转,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普外科;压力性损伤

压力性损伤即由于身体局部区域持续受到重力压迫而造成的血液运行不畅,并引发氧气和血液等成分无法按需供给到身体部分组织,并最终导致软组织溃烂、坏死,皮肤和表层肌肉组织破烂,甚至发生皮肤感染等严重疾病[1]。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多需长期卧床,易于出现压力性损伤。严重者可出现深层肌肉、骨骼损伤,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2]。为改善压力性损伤患者的预后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必要加强其护理措施。本研究主要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压力性损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3年1月到2023年12月普外科50例压力性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44-69岁,平均年龄(58.56±2.46)岁。观察组25例,男12例,女13例,年龄42-72岁,平均年龄(58.79±2.5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较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压力性损伤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①日常生活护理:(1)饮食规划:改善患者的饮食结构,促进营养均衡,增加优质蛋白质和纤维素的摄入,少食多餐,忌食油炸、辛辣刺激、过冰或过热食物,促进患者低糖、低盐、低脂饮食;(2)运动规划:患者运动强度不宜过高,适宜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或者是一些缓和有节律的运动方式,如慢走、瑜伽、太极等;(3)心理疏导工作: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宣教工作,增加其对相关疾病的认知和了解,提高治疗得依从性和配合度,降低其负面心理,并最终促进病情恢复;(4)环境干预:加强对患者病房环境的卫生护理,定期打扫消毒,勤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温度、湿度适宜,严格限制病房探访人数,保持安静,为患者创造出一个优良的住院环境。②专科常规护理:(1)清除坏死组织,控制感染,采用清创胶去除表面黑痂,银离子藻酸盐控制细菌及渗液;(2)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合适敷料,如中药膏等;(3)保护伤口周围皮肤;(4)给予气垫床,定时翻身,缩短皮肤受压时间;(5)保持皮肤清洁干燥。③健康指导: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压力性损伤和慢阻肺等疾病宣教工作,让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和了解,提高其治疗配合度和依从性,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疾病的自我监控方法并定期随访,提醒患者一旦出现问题随时来医院就诊。

1.3观察指标

(1)好转率[3]:患者经过治疗护理后压力性损伤创面得以完全的愈合,损伤处无明显水肿现象,肉芽组织生长,记录为痊愈;患者经过治疗护理后压力性损伤创面得以明显缩小,缩小率达到50%以上,损伤处无明显水肿或有轻度水平现象,肉芽组织生长,记录为好转;患者经过治疗护理后压力性损伤创面未见明显缩小,损伤处仍然明显水肿现象,记录为无效。

(2)Norton评分[4]:量表主要包含移动能力、身体状态、精神状态、失禁情况以及活动能力等五条目内容,得分5-20分,得分越高表示恢复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例数(%)描述,组间对比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好转率  观察组患者的好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好转率

组别

痊愈

好转

无效

好转率

观察组(n=25)

8

14

3

88.00%(22/25)

对照组(n=25)

6

11

8

68.00%(17/25)

χ2

6.732

P

<0.05

2.2Norton评分  两组护理前Norto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Norton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Norton评分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n=25)

13.45±1.46

17.35±2.01

对照组(n=25)

13.57±1.48

14.22±2.15

χ2

0.273

7.098

P

>0.05

<0.05

3讨论

压力性损伤是一种慢性创面,出现的原因为长时间坐卧对承重区域造成压力。这种压力会压迫两个坚硬表面之间的组织,影响血液正常流动,导致氧气供应减少,从而对组织造成损害,有时甚至会在几个小时之内就造成损伤

[5]。普外科压力性损伤作为临床中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包括患者的生理状态、手术及卧床时间、护理水平等。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护理理念的不断更新,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普外科压力性损伤护理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其在预防和治疗压力性损伤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综合性护理干预强调对患者风险因素的全面评估。对患者的年龄、营养状况、活动能力、手术类型及预后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准确识别出高危人群,从而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策略。本次对压力性损伤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从日常生活护理到专科常规护理,再到健康指导。日常生活护理是综合性护理干预的基础。调整饮食结构,促进营养均衡,有助于增强皮肤的抵抗力和修复能力。运动规划则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以改善血液循环,减少长时间卧床带来的压力。心理疏导和环境干预分别从心理和物理环境两方面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心的住院体验,帮助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促进康复。专科常规护理针对压力性损伤的特点,清除坏死组织、控制感染是防止病情恶化的关键步骤。选择合适敷料和保护伤口周围皮肤,则有助于促进创面的愈合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给予气垫床和定时翻身,可有效减轻皮肤受压,降低压力性损伤的风险。健康指导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宣教工作,增加其对疾病的认知和了解,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配合度。

综上所述,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普外科压力性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有助于促进压力性损伤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石锐,黄天雯,戴巧艳,等.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指标的建立及其在骨科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18, 32(9):3.

[2]夏杰,段霞,曹程秀,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预防护理人员鼻面部压力性损伤的效果观察[J].护理管理杂志, 2020,82(9):14.

[3] 石娉婷,卢慧敏,胡小生. 压力性损伤小组管理模式对临床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8):166-169.

[4] 张艳,刘杏仙,何雪梅,等. 循证护理在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患者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2):2258-2260.

[5]黄胜,陈蕾,许容芳,等.病床用限位式装置在晚期肿瘤患者预防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 2019, 3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