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5
/ 2

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管理

王梦娇

广元市中心医院  四川广元628000

摘要:目的:对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进行观察,病为其提出相应的护理管理对策。方法:选取2022年8月之2023年8月期间80例新生儿窒息者为实验组,同时期健康新生儿80例为对照组,收集其相关因素,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其中的独立因素。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高龄初产、早产儿、剖宫产、急产、胎盘因素、产程用药不当、妊高症、呼吸道梗阻、脐带因素、宫内感染、呼吸系统疾病等均是导致新生儿窒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重视新生儿窒息的独立因素,给予合理干预措施,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

关键词:

引言:

新生儿室息是一种由低氧血症、高弹酸血症及代谢酸中毒引起的病理变化,是造成新生儿致死致残的重要因素。导致胎儿室息的原因很多,涉及到分娩因素、胎儿因素、胎盘因素、脐带因素、母源性因素等,比较复杂[1]。因此,采取有目的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的素质。基于此,本研究选取部分新生儿窒息者展开研究,对其影像因素进行分析,病提出针对性护理管理措施。详细内容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8月之2023年8月期间80例新生儿窒息者为实验组,男女比例为1:1,患儿为轻度窒息、重度窒息的人数分别为55例、25例,同时期健康新生儿80例为对照组,其男女比例为1:1。所选患儿均符合本次研究要求,且患儿基本情况之间存在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

1.2 新生儿室息的诊断标准

采用Apgar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肌张力、脉搏、皱眉动作即对刺激的反应、肤色、呼吸。评分标准为0-10分,8-10为正常,4-7为轻度,0-3分重度。

1.3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回顾性研究为基础,以统一问卷方式搜集有关个案数据。孕妇因素(如妊高征、高龄初产、严重贫血、呼吸系统疾病等)、胎盘早剥、胎盘前置、胎盘老化或阻塞等,以及胎儿因素(早产儿、巨大儿、宫内感染、呼吸道梗阻、先天性疾病等)以及分娩因素(剖宫产、急产、产程中用药不合理等)。在进行全部因素分析时,由于胎盘因子与脐带因子比较集中,所以采用较为统一的处理方法;母体因素,胎儿及分娩方式分别做统计。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对所选患者相关单因素及多因素进行汇总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使用SPSS25.0作为数据统计分析工具,通过t检验对比两组之间的差异,并对其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二、结果

2.1两组患暴露相关因素单因素比较

单因素结果显示,高龄初产、早产儿、剖宫产、急产、胎盘因素、产程用药不当、妊高症、呼吸道梗阻、脐带因素、宫内感染等是导致新生儿出现窒息的因素,且P<0.05,见表一。

表一  组患暴露相关因素单因素比较

相关因素

实验组(80例)

对照组(80例)

T

P

胎盘因素

37

1

4.438

0.000

脐带因素

27

2

3.293

0.019

妊高症

17

3

8.584

0.003

高龄初产

15

1

9.385

0.029

严重贫血

20

4

2.223

0.003

呼吸系统疾病

13

2

4.593

0.023

巨大儿

3

0

1.283

0.001

宫内感染

25

1

9.493

0.031

呼吸道梗阻

16

1

6.583

0.009

剖宫产

33

10

1.222

0.049

急产

34

8

9.348

0.016

产程用药不当

28

4

4.585

0.004

2.2新生儿窒息风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高龄初产、早产儿、剖宫产、急产、胎盘因素、产程用药不当、妊高症、呼吸道梗阻、脐带因素、宫内感染等均是新生儿发生窒息的独立危险因素,且P<0.05,见表二。

表二  新生儿窒息风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相关因素

β

S.E.

OR

T

P

胎盘因素

0.854

0.348

2.384

16.237

0.004

脐带因素

0.745

0.234

2.485

10.283

0.000

妊高症

0.643

0.291

1.395

5.684

0.019

高龄初产

0.553

0.223

1.847

9.384

0.002

严重贫血

0.453

0.273

1.334

1.284

0.011

呼吸系统疾病

0.621

0.184

1.384

4.458

0.043

巨大儿

0.634

0.117

1.745

9.385

0.003

宫内感染

0.745

0.283

1.432

3.294

0.015

呼吸道梗阻

0.679

0.224

2.344

5.824

0.022

剖宫产

0.612

0.184

2.489

9.444

0.021

急产

0.610

0.231

1.948

2.384

0.023

产程用药不当

0.583

0.182

1.388

0.394

0.007

三、结论

3.1分娩因素与新生儿室息发生的相关性及护理对策

3.1.1分娩因素与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分析

研究发现,剖宫产、急产及用药不合理均为影响新生儿死亡的主要风险因子。当前很多怀孕妇女因惧怕分娩带来的痛苦,或是出于对自身形象的改善等原因而选择剖宫产。但是在剖宫产过程中,产妇必须要进行全身麻醉,这样会使其血压降低,造成胎儿代谢酸中毒,而且剖宫产不需要通过常规的产道挤压,所以肺部的液体不会被排出,进一步加大湿肺窒息的风险。当产妇受到精神刺激或激素变化后,宫缩力会增加,子宫肌肉收缩太强或者频率过多,就会造成母婴之间的血液循环和养分的交换被阻断,从而使得胎儿在宫缩期间得不到氧补充,导致酸中毒,发生窒息。产程中用药不合理,包括镇痛药、麻醉药、催产药等,比如缩宫素等,如果应用不恰当,就会引起子宫收缩力增加和失调,加大上述风险的发生

[2]

3.1.2护理对策

(1)产妇在剖宫产过程中要严密监测产妇的血压、心率及血氧状况,分娩时要仔细观察胎儿的呼吸及皮肤颜色,及时进行吸氧干预。

(2)对宫缩强烈且出现急产危象的产妇,可以采用宫缩缓舒缓剂达到缓解的效果,同时做持续胎心监测,严密监测宫缩及胎儿的缺氧状态。

(3)掌握麻醉药、镇痛药及缩宫素的应用指征和注意事项。

3.2母体因素与新生儿室息发生的相关性及护理对策

3.2.1母体因素与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

妊高征、高龄初产、重度贫血及呼吸道疾病是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妊高征是一种会对身体多个系统和脏器造成伤害的症状,会造成子宫胎盘血流的变化,会造成胎盘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胎儿缺血、缺氧,胎儿宫内窘迫,以及胎盘的血管破裂,引起胎盘早剥乃至死亡。

3.2.2护理措施

(1)重视孕妇妊娠期的检查工作,增强孕妇对孕期健康知识的掌握。

(2)孕妇要注意多休息,保持安静,镇静间给予氧气,密切观察母婴状态。

(3) 孕期要注意适当的营养补充,既要防止由于营养不足造成的母婴损害,又要防止由于营养过剩而引起的不良后果。

(4) 产妇伴有呼吸系统疾病者,要及时处理原发病,给予间断吸氧,注意观察是否有无缺氧情况。

3.3新生儿窒息与胎儿因素的相关性及护理对策

3.3.1新生儿窒息与胎儿的相关因素

早产儿、宫内感染、呼吸道梗阻是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因素。大量研究表明,胎儿胎龄越小,出生重量越轻,就越容易发生缺氧,同时具有上述两大特点的早产儿是发生窒息的危险因子;由于胎儿的身体发育不完善,在分娩后往往会出现多系统疾病,因此,其治疗难度很大,是其致死的重要原因。由于羊水,粪便,粘液等异物进入胎儿呼吸系统造成阻塞、低氧;宫内感染会加剧新生儿的呼吸困难,从而导致新生儿窒息[3]

3.3.2应对措施

(1)改善产妇营养状况,制订合理饮食,防止新生儿早产及新生儿体重偏轻。

(2) 胎儿出生后,及时清理掉头部的胎粪和羊水等。

(3)宫内有异物或感染者,要立即清除,并给予相应的药物进行预防和控制。

(4) 新生儿出现呼吸困难时,必须根据国际公认的ABCDE方案治疗和评估。

3.4胎盘,脐带因素与新生儿室息发生的相关性及护理对策

3.4.1新生儿缺氧与胎盘及脐带因素的相关性

其中,以胎盘、脐带等为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所有因素中占比最高的因素之一。胎盘早剥、胎盘前置、胎盘老化或阻塞等胎盘畸形,导致胎盘供血减少,导致胎儿缺氧。

3.4.2应对措施

(1) 加强对孕妇的孕期保健和健康指导。

(2)定时做 B超,严密监测胎心。

(3)一旦胎儿出现畸形,要尽早治疗。

(4)在产程中或牵引张力过大的情况下,要尽早选择合适的方式完成生产,尽早分娩,减少胎儿缺血、缺氧时间。

总之,新生儿室息涉及到母亲、胎儿、分娩、脐带及胎盘等各种原因,需要对孕妇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并提高临床监护水平,严密监测产前、产时和分娩后的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的干预。唯有如此,方可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黄荟蓓.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索研究进展[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4):3.

[2] 谈永芳边改维.优质护理风险管理在自然分娩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贵州医药, 2022, 46(9):1494-1496.

[3] 郭沙沙,刘秀玲,曹珍珍.亚低温联合系统化急救护理对窒息新生儿动脉血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 8(30):13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