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效果及对VAS评分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5
/ 2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效果及对VAS评分的影响

丁雪峰 刘巧珠

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744000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应用于消化道早癌和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来我院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72例消化道早癌和癌前病变患者展开分析,分析手术结果及VAS评分。结果72例消化道早癌中,25例胃早癌、47例结肠早癌。25例胃早癌中,癌变4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7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4例,整块切除率96.00%(24/25),完整切除率92.00%(23/25),切除病灶直径(32.25±11.46)mm,手术时间(57.52±22.45)min;47例结肠早癌中,癌变6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9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32例,整块切除率89.36%(42/47),完整切除率82.98%(39/47),切除病灶直径(32.40±13.37)mm,手术时间(64.89±26.78)min,两组手术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早癌和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可靠,患者预后良好,术后疼痛感轻,提倡临床应用。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消化道早癌;癌前病变

消化道癌前病变是指组织学已显示异常变化,但尚未形成癌症的形态,具有恶变风险,这些病变可分为低级别非典型增生、高级别非典型增生,此时,细胞已发生异常变化,但没有具备侵袭性生长和远处转移的能力,具有演变成癌症的可能,但并非必然会进展成癌症。相比之下,消化道早癌已经是癌症的早期形式,具备了癌症的特征,如细胞异型性、局部组织异常增生和结构改变等,尚未有明显浸润性生长和淋巴结转移等恶性肿瘤的特征[1]。但是,无论是消化道早癌,还是癌前病变,如果不及时治疗均会增加治疗难度和恶性程度。本文对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患者进行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来我院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72例消化道早癌和癌前病变患者展开分析,男43例、女29例,年龄38~77岁,均值(62.46±11.23)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消化道黏膜病变ESD治疗专家共识意见》[2]筛选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所有病例均气管插管全麻,找到病变位置,放大内镜观察,0.2%靛胭脂染色确定范围。离病灶约5mm处应用Dual刀进行标记,每个标记点间隔2mm,行ESD。在病灶标记点外侧多点注射,电刀沿标记点对病变黏膜环周切开至黏膜下层间隙行逐步剥离,期间反复行黏膜下注射,以实现维持剥离层在黏膜下层的目的,使病灶大块、完整切除。术毕电凝止血,标本送检。

1.3观察指标

分析手术结果及VAS评分,参考视觉模拟量表(VAS),0~1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越强烈。

1.4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26.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表示检验用百分数(%)和χ2,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s表示,t(或F)检验,P<0.05提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72例消化道早癌和癌前病变患者手术结果

 25例胃早癌中,癌变4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7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4例;47例结肠早癌中,癌变6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9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32例。两组手术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72例消化道早癌和癌前病变手术结果

组别

例数

整块切除率

完整切除率

切除病灶直径(mm)

手术时间(min)

胃早癌

25

96.00%(24/25)

92.00%(23/25)

32.25±11.46

57.52±22.45

结肠早癌

47

89.36%(42/47)

82.98%(39/47)

32.40±13.37

64.89±26.78

t/χ2

-

0.941

1.110

0.047

1.173

p

-

0.331

0.291

0.962

0.244

2.2 72例消化道早癌和癌前病变患者术后VAS评分

两组术后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72例消化道早癌和癌前病变患者术后VAS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术后1d

术后3d

术后7d

胃早癌

25

7.22±1.44

5.35±1.06

3.22±0.75

结肠早癌

47

7.27±1.35

5.28±1.14

3.26±0.70

t

-

0.146

0.254

0.225

p

-

0.884

0.800

0.822

3.讨论

ESD是一种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微创手术,通过内镜直接切除黏膜下的肿瘤或异常组织,保留黏膜完整,最大限度保留消化道功能和结构,具有重要的治疗价值。通过内镜观察,临床可准确定位并精确切除病灶,避免对周围健康组织的损伤,降低复发风险。ESD能够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彰显治疗的彻底性和有效性。相比传统的内镜黏膜切除术,ESD能更大范围地切除肿瘤周边和深层组织,降低残留风险,尤其适用于已侵犯黏膜下层的病变

[3]

本研究中,胃早癌、结肠早癌的手术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ESD允许医师通过内镜直接观察和操作,精确切除病灶,保留周围正常组织,从而实现对肿瘤的整体切除,减少残留肿瘤的风险,在治疗胃早癌、结肠早癌均有可靠的效果。两组术后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ESD对患者组织损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有助于患者更快恢复日常生活,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ESD治疗消化道早癌和癌前病变能够表现出较高的整块切除率和完整切除率,这种微创手术通过精确的内镜操作和组织切除,实现了对病灶全面处理,保留周围的正常组织,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预后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瑞妮,张迷春,佘美佳.NBI-ME联合靛胭脂在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23,34(7):945-948.  

[2]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消化病理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技师委员会病理技术专家组,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病理装备分会标准化部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内镜黏膜切除术标本常规制片专家共识[J].中华病理学杂志,2023,52(10):989-994. 

[3]季大年,张学云,郑松柏.老年人消化道早癌和癌前病变的内镜治疗进展[J]. 老年医学与保健,2023,29(5):1078-1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