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对失眠的认识与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6
/ 1

中西医对失眠的认识与治疗

张黎黎

米易县新山傈僳族乡卫生院 中医科  四川米易 617201

近些年来,人们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深受失眠的困扰。失眠会导致白天困倦、注意力下降、兴奋性降低、打盹,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时间长了,还可能诱发脑萎缩,导致记忆力下降、执行能力下降;诱发器质性病变,导致内分泌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免疫功能失调等;诱发精神心理问题,如躁狂、焦虑、抑郁等,严重危害身心健康。

t032b4b8c3bc985e282

但是,失眠也不是洪水猛兽,只要我们了解失眠的相关知识,采取对应措施,就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和治疗失眠。下面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中医和西医都是如何认知和治疗失眠的。

中医角度认识失眠

中医理论中,失眠也叫“不寐”,自古以来研究颇多,主要的理论基础源于《内经》。《内经》认为,导致失眠的主要原因是营卫的失调。

《灵枢·邪客》云:“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蹻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表明外邪导致的营卫失调会引起失眠。

《灵枢·营卫生会》云:“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抟,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素问·逆调论》云:“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府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可见,内因如衰老、饮食内伤所致的营卫失调会引发失眠。

此外,神志不宁是失眠的诱因。《灵枢·淫邪发梦》云“正邪从外袭内,而未有定舍,反淫于臓,不得定处,与营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

中医治疗失眠

中医治疗失眠是对症下药的,主要有以下六个分型:

肝郁化火型,多由抑郁、烦闷而生,表现为不寐多梦、性情急躁、双目赤红。治法为疏肝解郁、清心安神,多用龙胆泻肝汤。

痰热内扰型,多由暴饮暴食、喜食肥腻、嗜酒成癖所致,表现为心烦不寐、头重、胸闷、嗳气、不思饮食。治法为清热化痰、和中安神,多用黄连温胆汤。

阴虚火旺型,多由先天不足、年老、纵欲所致,表现为烦不寐,五心烦热,耳呜健忘。治法为滋阴降火,多用朱砂安神丸和二至丸。

心虚胆怯型,多由受惊所致,患者多受噩梦所扰,夜寐易醒。治法为补气健脾,镇惊安神,多用安神定志丸。

心脾两虚型,多由年老体衰、心神损耗、久病不愈所致,表现为多梦易醒、面色苍白、头晕乏力。治法为补心益脾,多用归脾汤。

心火炽盛型,多由情志化火、喜食辛辣导致,表现为心烦不寐、口舌生疮。治法为清心泻火,多用天王补心丹。

除中药外,一些中医养生和理疗方法等也有一定疗效:(1)通过针灸促进睡眠由来已久,可以平衡阴阳、固本祛邪,起到缓解失眠的作用;(2)推拿不仅可以安眠,还能减轻因失眠导致的疲劳;(3)食补:如小米、红枣、山药等;(4)睡前进行一些比较舒缓的运动可以帮助睡眠,如太极拳、慢跑等。

西医角度认识失眠

西医理论中,失眠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不仅仅指入睡困难(从准备睡觉起,半小时以上仍不能入睡),维持睡眠困难(睡觉时难以进入深度睡眠,睡眠很浅,容易醒或者多梦)以及早醒(比平时醒来时间提前一个小时以上且不能再次入睡)也属于失眠的范畴。

主要病因有:(1)疾病因素,有较强烈身体症状的都有可能引起;(2)生理因素,主要是水土不服和睡眠环境变化;(3)心理、精神因素,如生活的打击,工作或学习的压力,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心情不愉快等。(4)药物和其他物质导致,如服用中枢兴奋药物、含咖啡碱较多的饮料,安眠药和酒精的戒断反应等。

西医治疗失眠

心理治疗:教导患者有关睡眠的基本知识和应对不良情绪的方法;指导患者如何进行睡前放松训练(如渐进性肌肉松弛训练、冥想),帮助患者入睡。

药物治疗:苯二氮卓类药物,如氯氮䓬、地西泮等,可镇静、催眠、抗惊厥,容易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唑吡坦、佐匹克隆、扎来普隆等,可镇静、催眠,断药后不容易引起失眠反弹和戒断综合征。

物理治疗: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以低强度电流刺激大脑,可以影响和改善患者的脑电波,促进神经递质的产生与释放,降低应激激素的分泌,改善生理信号,对治疗失眠尤其是焦虑引起的失眠有一定效果。

预防与调护

本病因属心神病变,故尤应注意精神调摄,做到喜恶有节,解除忧思焦虑,保持精神舒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按时睡觉,不经常熬夜,睡前不饮浓茶、咖啡和抽烟等),加强体育锻炼,并改善睡眠环境,劳逸结合等,对于提高治疗失眠的效果,改善体质及提高工作、学习效率,均有促进作用。祝愿每一个失眠患者都能早日康复,享受安稳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