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统节日为媒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7
/ 2

以传统节日为媒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孙瑞华

(衡水学院 河北 衡水 053000 )

摘要:传统节日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优良精神的重要载体,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做出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进步要求的价值选择。两者思想脉络高度融合,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如何以传统节日为媒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时代赋予的新课题。

关键词:传统节日 价值观  思想文化

正文:传统节日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负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道德风尚以及价值取向,在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长河中成为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优良精神的重要载体,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的价值诉求和精神向往的文化产物,它顺应人民愿望,符合时代要求,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作出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进步要求的价值选择。

传统节日蕴含的思想理念和精神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渊源,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内容体系是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丰富发展与创新,两者思想脉络高度融合,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如何以传统节日为媒介,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实效性是时代赋予的新课题。

一、从传统节日的内涵中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的思想蕴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节日的思想精髓相融相通,有些内容高度统一。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挖掘并阐释传统节日中固有的优秀文化,所谓古为今用。

挖掘阐释传统节日的思想文化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意义重大。传统节日中蕴含着和谐思想、孝道礼仪文化和家国情怀,内涵丰富而深刻。几乎每个节日都是天人合一的产物,在节日中人们感受着人与自然的亲近,如清明踏青娱乐,端午节划船竞赛,中秋节仰望明月等。节日中人们感受到“天人合一”的氛围,形成效法自然、尊重规律的思维方式;孝道文化在传统节日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有声有色,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亲人团聚、尽孝施教、祭祀故人,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必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起到其他教育活动难以企及的力量;传统节日的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对改善当今社会人际关系的冷漠,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最伟大、最悠久的精神传统,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彰显和传颂古圣先贤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育国人的家国情怀,增强国人的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和尊严感。

二、在传统节日的文化上“嫁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规范体系

总体上说,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都是在某个层面或方面上,并没有也不可能实现一一对应、完全吻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还须对传统节日的思想蕴含予于丰富和发展,或者说在传统节日文化中“嫁接”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实践证明在历史传承和时代流变中,传统节日只有选择正确的文化认同方式,加入先进、科学的文化体系,才能留存繁衍。传统并非仅仅意味着过去,未来是传统的另一属性,传统也绝非意味着一成不变,与时俱进才是传统最本质的生命力。

比如,传统节日的“天人合一”思想比较多地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显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和谐”相比远远不够。因此应将“珍爱自然、保护生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科学发展观“嫁接”到传统节日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才会取得应有效果;再如就“爱国”来讲,封建社会更多意义上是对君主一人负责,不得违背君主个人意志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爱国”并不高度契合,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须将维护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终身的现实版爱国主义精神灌输其中,等等。也就是说,只有对传统节日文化中不符合时代需求的内容予以修正,摒弃那些封建的、具有迷信色彩的内容,并“嫁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蕴含和行为规范,有意识有目的地创新丰富和发展节日文化,才能确保传统节日历久弥新,永保活力,也才能使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体现作用和价值意义。

三、在传统节日的传承中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系统工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需要价值观的培育、传播和认同,需要以广泛的民众参与为基础,需要多样化的文化载体做媒介,等等,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然是一项系统工程。

1、政府主导,铸造合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系统工程中,党和政府应加强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提升传统节日的社会地位,用好传统节日的“时间节点”,运用行政力量甚至包括政治力量、法治力量,通过激励机制和制度保障,整合社会各种资源、调动社会各方力量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铸就合力。例如在政府主导下,把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作一项基础工程、灵魂工程来做。充分调动民众情绪,将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渗透到他们的学习、工作,教育和生产中,利用节日“节点”推动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层化、常态化。

2、举办活动,渲染氛围。通过举办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价值要求及实践要求融入活动之中,激活文化、寓教于乐,使传统节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得天独厚的媒介载体。既彰显节日文化底蕴又突显核心价值观内涵的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活动,让人们在庆祝传统节日的娱乐氛围中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生发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的道德文化、精神根源的崇敬之意,感知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润物细无声”地沁入人心,达到非强制无教育的教化境界。

3、创新形式,创造内容。创新节日形式与内容、吸引社会成员参与已经成为时代新要求。传统文化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的瑰宝,必然也是一个创新创造的过程,包括节日的形式和内容,都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创造。当然,在传统节日的丰富与创新中,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方法为指导,同时还应该预防和避免传统节日的被异化。

参考文献:

1.苗瑞丹.《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传统节日的理论意蕴与实践路径》[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6年9月

2.时啸鸽.《坚定文化自信 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现时代意义》[J].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21(03).

3.王平《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时代价值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1,20(08).

4.黄书梅.《新时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育人功能及实现路径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2023-06-01.

作者简介:孙瑞华,1965年9月出生,女,汉族,河北省衡水市人,硕士,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为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