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如何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学会换位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7
/ 2

浅谈中学生如何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学会换位思考

白杨静

重庆市垫江县牡丹中学校 408327

摘要: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逐渐形成自我意识,这是身心发展的必经阶段。但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于强烈,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点,缺乏与他人的换位思考。本文分析了中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心理的表现和危害,提出了帮助中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的对策,以期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学生;自我中心;换位思考;心理发展

引言:中学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独立性增强,开始关注自我,逐渐形成个人的价值观和处世原则。但部分学生会表现出过度的自我中心倾向,习惯从自我的角度看问题,缺乏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意识和能力。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不利于学生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因此,有必要引导中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克服自我中心倾向,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一、中学生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换位思考是人际交往的基础。学会站在他人立场考虑问题,设身处地去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是拉近人际距离、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往往不愿意倾听、理解他人,难以和他人建立真诚的友谊。而具备换位思考能力的学生,能够用同理心对待他人,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和沟通,推己及人,化解人际矛盾,赢得他人的认同和尊重[1]

(二)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换位思考是道德发展的重要体现。青少年时期是道德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能够唤起其善意和同情心,培养对他人的关怀之情。当学生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时,就更能理解他人的困难和需要,懂得分享、奉献和负责的道理。而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往往缺乏同理心,难以理解和关心他人,导致品德发展滞后[2]

(三)有利于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以自我为中心可能衍生出心理发展问题。过度关注自我,长期缺乏换位思考,容易导致敏感多疑、自卑或自负等心理问题,影响身心健康。学会换位思考,客观看待自己和他人,是保持心理平衡的重要途径。在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的过程中,学生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到被他人理解、接纳和支持,增强自信心和安全感。同时,站在他人角度思考,也有助于学生突破自我局限,全面认识自我,完善人格发展。

二、中学生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心理存在的问题

(一)认知发展不平衡,缺乏换位思考意识

皮亚杰指出,11-15岁是从自我中心向脱离自我中心过渡的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尚不成熟,认知发展存在不平衡。部分学生仍习惯于从自己的感受、想法和需要出发看问题,缺乏体谅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意识。在人际交往中,他们更多地考虑个人的利益和感受,缺乏与他人分享、合作的主动性,表现出明显的自我中心特点。

(二)自我意识过强,难以接纳他人观点

自我意识的觉醒是青春期的重要特点。中学生逐渐意识到自我的独特性,渴望他人的肯定和接纳。但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于强烈,表现出明显的自负或自卑心理。他们对他人的评价和看法异常敏感,难以接受批评和不同观点。在与人沟通时,常坚持自己的看法,不愿倾听和理解他人,缺乏换位思考的态度和能力。

(三)同理心发展滞后,难以理解他人感受

同理心是换位思考的情感基础。中学生正处于同理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但受认知发展水平制约,部分学生的同理心发展滞后。他们对他人的情绪变化和内心感受缺乏敏感性,难以准确识别和理解他人的想法。在人际交往中,常因不能设身处地体谅他人而产生矛盾和冲突。这种同理心缺失现象在独生子女和父母过度溺爱的学生中更为普遍。

三、中学生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对策

(一)加强认知教育,提高认识他人观点的能力

在中学生的成长道路上,克服自我中心主义是他们心理发展的关键一步。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这一转变,首先学校应加强了认知教育,通过心理健康课程,系统地向学生介绍自我中心主义的危害,并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互动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角色的视角,从而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其次,教师们注重提高学生认识他人观点的能力。在课堂讨论中,他们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认真倾听并尊重他人的意见。通过比较和对照,学生开始认识到每个人的想法和感受都是独特的,从而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在道德教育方面,学校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做出公正合理的判断。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观念,还增强了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对于那些有明显自我中心倾向的学生,学校还提供了个性化的心理辅导。通过一对一的指导,帮助他们识别和理解自己的行为模式,并逐步引导他们改变不良习惯,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开展合作学习,培养换位思考习惯

开展合作学习成为了培养学生换位思考习惯的重要途径。例如,通过角色扮演、编故事等精心设计各种合作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人物的视角思考问题。比如,在语文阅读教学《红楼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贾宝玉、林黛玉等角色,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经历,从而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换位思考能力。历史教学中,教师们则可以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分析历史人物的处境和抉择。例如,在学习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模拟当时的战争环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士兵、平民等,通过模拟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历史人物的艰难抉择和牺牲精神,从而培养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同理心。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们始终鼓励学生相互倾听、尊重差异。他们教导学生要体谅他人的不同观点,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通过这样的互动和交流,学生们逐渐养成了换位思考的习惯,学会了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感受和观点。

(三)加强人文关怀,唤起学生的同情心

人文关怀教育是唤起学生同情心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注重在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理念,引导学生关注他人的情感需要。如组织志愿服务、慰问孤寡老人等活动,引导学生体会他人的困难和需要,学会感恩和奉献。通过阅读名人传记、观看优秀影视作品等,引导学生领悟"将心比心"的道理,学会用同情和善意对待他人。在人文关怀教育中,教师要率先垂范,用爱心感化学生,引导其形成博爱之心。

结语:

总之,以自我为中心是部分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普遍特点,对其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产生消极影响。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客观认识这一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认知教育、合作学习和人文关怀,帮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学会换位思考不仅有利于中学生塑造健全人格,更是适应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必备品质。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互助的成长环境,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熊伟.浅谈克服高中学生英语学习中自卑心理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1(22):110-111.

[2]王亚杰.浅谈心理咨询中的回潮现象--以一例中学生自我探索个案为例[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10):41-42+45.

重庆市垫江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一般课题〖DJGHYB-2022-14〗《“双减”背景下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策略研究》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