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生态系统面临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8
/ 2

浅谈城市生态系统面临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对策

李柳熙

湛江市广业生态环保有限公司 524000

  摘要:本文针对城市生态系统面临的自然灾害问题,探讨了应急管理策略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文章首先分析了城市生态系统所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如洪水、地震和台风等,及其对城市生态稳定性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了在灾害应对中存在的主要挑战,包括基础设施脆弱性、公众应急意识缺乏,以及应急管理政策和体系的不完善。针对这些挑战,提出了一系列应急管理策略,包括建立健全灾害预警系统、强化城市基础设施抗灾能力、提高公众教育和参与度,以及加强政策支持和跨部门协作。最后强调,通过这些综合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城市生态系统面对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生态系统;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对策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系统越来越频繁地面临着自然灾害的挑战。从洪水、地震到台风、暴雨、热浪等极端天气事件,这些灾害发生不仅干扰城市设施的正常运行,严重时还威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城市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产生及其不利的影响。因此,探索和实施有效的应急管理策略,以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韧性和应对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分析城市生态系统面对自然灾害时的脆弱性,探讨了在灾害应对中存在的主要挑战,进而提出了一系列实际可行的应急管理策略。这些策略的提出和实施,对于增强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保障城市居民的安全和福祉,以及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城市生态系统面临自然灾害的现状

城市生态系统面临自然灾害的脆弱现状是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尤其是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城区面积急剧扩大、人口密度增高,基础设施多样,使得即使是中等强度的自然灾害也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和影响,城市必然成为自然灾害高发区和重灾区。

根据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发布我国2023年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及2023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显示:2023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台风、地震和地质灾害为主,干旱、风雹、低温冷冻和雪灾、沙尘暴和森林草原火灾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全年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9544.4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失踪691人,紧急转移安置334.4万人次;倒塌房屋20.9万间,严重损坏62.3万间,一般损坏144.1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0539.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454.5亿元。与近5年均值相比,受灾人次、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和农作物受灾面积分别下降24.4%、2.8%和37.2%,倒塌房屋数量、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上升96.9%、12.6%。

由于城市地面大量铺设不透水材料,使得城市疏排涝功能减弱,在暴雨时面临内涝风险。例如,2023年8月笔者居住的湛江市下了一场大暴雨,由于雨污管道施工,赤坎区就几乎涝浸一半城区,造成居民生活极大不便。

城市热岛效应加剧了热浪的影响,高温对庞大的城市居民群体健康造成了威胁。在地震频发的地区,城市密集的高层建筑结构高大和人口分布密集疏散不利,也加大了地震的破坏性。往往面对强台风或地震时,城市绿化和交通、供电、通讯基础设施会遭到大面积的损坏或瘫痪。[1]

此外,全球气候研究表明,地球气候变化仍在加剧,这些自然灾害的频率和强度都在上升,给城市生态系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城市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使得灾害的影响更为广泛,不仅影响人类活动,还威胁到城市生态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因此,对城市生态系统面临的自然灾害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对于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提高城市抗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城市生态系统应对自然灾害挑战存在的问题

城市生态系统应对自然灾害时面临多重挑战,这些挑战不仅来源于自然灾害本身的破坏力,还包括生态结构的复杂性和科技发展、管理决策的局限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格局发生巨大的变化。但是很多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换代工作缺乏统一规划和综合管理。例如,城区扩建排污量增加后,基础设施容量如何匹配;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模评估;老区改造;通讯、排污管网铺设问题等等,存在行业部门各自为战,城市重复施工混乱,导致基础设施改造建设滞后、设计不合理,防灾减灾效率被削弱。[2]

如何引进先进的城市生态理念,构建科学的生态系统方面存在认知不足、资源利用和资金上多重难度。众所周知,城市中的绿地和水体等自然要素在灾害中起到重要的缓冲作用,对于提高城市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至关重要。但这些要素在城市土地开发规划中往往被挤占被忽视。许多城市过分强调资金、土地资源匮乏,灾害管理尚未与城市规划和发展战略有效结合,缺乏综合性和长远性的规划,使得城市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反应迟缓,缺乏有效的预防和减灾措施。[3]

城市生态应急管理机制尚不完善,缺乏广泛的宣传教育和演练,城市居民对于灾害的认知和准备程度不足。使得在灾害发生时,公众往往无法做出适当的应对,增加了灾害的损失。

3、应急管理对策的提出和实施

3.1 建立和完善灾害预警系统

灾害预警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是提高城市应对自然灾害能力的关键。这一系统应包括准确的灾害预测技术、高效的信息传递机制和明确的应急响应流程。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如卫星遥感、地震监测设备和气象预报工具,可以及时准确地预测自然灾害的发生,为城市提前做好准备提供宝贵时间。信息传递机制则需确保预警信息能迅速、准确地传达给所有相关部门和公众,包括使用社交媒体、广播电视和其他通信渠道。[4]此外,明确的应急响应流程对于指导公众和相关机构在灾害发生时采取正确的行动至关重要,这需要各相关部门的密切协作和充分演练。

3.2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如交通网络、供水供电系统和建筑物的抗灾能力是确保城市在自然灾害中保持功能运转的基础。这需要城市规划和建设遵循严格的安全标准,考虑到可能面临的各种自然灾害风险。例如,确保建筑物能够抵抗地震和强风的冲击,道路和桥梁设计能够应对洪水。此外,城市排水系统的改善也至关重要,以防止暴雨引起的内涝。加强城市绿化和建设更多公园和湿地可以提高城市对极端天气事件的适应能力,同时提升城市的生态质量。

3.3 提升公众教育和参与

提升公众的灾害防范教育和参与是提高城市应对自然灾害能力的另一个关键方面。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这包括在学校、社区和工作场所开展灾害知识教育,举办应急演习和培训活动,以及提供灾害应对指南和资源。公众的参与还包括在灾害预防和应排水管助网络建设。提高公众的参与度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人和社区的抗灾能力,也能够增强整个城市系统的韧性。[5]

3.4 政策支持和跨部门协作

有效的政策支持和跨部门协作是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的重要保障。城市管理决策层应在编制城市建设规划时,主导跨部门的协作机制,将防灾应急资金投入、生态调节用地规划纳入城市规划的中长远规划,制定一系列旨在提升城市抗灾能力的政策,如灾害防御基础设施投资管理、提供灾害风险评估和管理工具、以及制定应急响应和恢复计划。协作包括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私营部门、以及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通过这种协作,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分配和利用,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迅速、有序地应对。此外,政府还需与国际组织合作,分享经验和最佳实践,共同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3.5 利用科技和创新提高灾害应对效率

科技和创新在提升城市生态系统面对自然灾害的应对效率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包括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来提高灾害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可以更准确地预测灾害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影响,而人工智能在处理大量复杂数据以快速做出决策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同时,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实时监测和控制,如在洪水来临前自动调整水坝的水位。此外,移动应用程序和社交媒体的运用也为提升公众在灾害应对中的参与度提供了新途径。通过这些平台,政府和应急管理机构可以快速传播预警信息、安全指南和应急资源信息。公众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分享实时信息、协调救援行动和互相提供支持。同时,无人机和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在灾害发生后的损害评估和救援行动中也显示出巨大的潜力。通过这些技术,可以迅速获取灾区的实时情况,指导救援队伍有效地进行救援工作。

结语

  在面对日益增加的自然灾害挑战时,城市生态系统的应急管理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城市生态系统面临的自然灾害现状,分析了各种灾害对城市基础设施、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并指出了当前应对自然灾害挑战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系列应急管理对策,包括建立和完善灾害预警系统、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提升公众教育和参与、政策支持和跨部门协作,以及利用科技和创新提高灾害应对效率。这些策略的实施对于提高城市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障居民安全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城市作为复杂的生态系统,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资源投入,以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参与和合作是提高城市应急管理能力的关键。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城市生态系统的应急管理策略应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挑战,实现城市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冬平.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社会救援组织参与灾害救助的困境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23.

[2]朱婷婷. “两山理论”与生态扶贫实践路径[D].厦门大学,2023.

[3]范婧怡.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城市生态环境韧性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23.

[4]蔡雪琪. 浅丘型城市河岸带生态防护与整治规划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21.

[5]王鹏.张掖市湿地生态系统评价与可持续发展[J].绿色科技,2018(20):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