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8
/ 2

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张超

130223198902056152

[摘要]主体结构作为整个施工项目的主体组成部分,对项目质量有直接影响,因此需要对主体的施工给予应有的重视,并进一步研究相关主体的施工技术。文中讨论了主体建筑结构的主体建筑要素和施工技术,以便为今后施工的施工安全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技术要点

1结构施工的重要性

首先,现代城市建筑通常具有复杂的几何形状和许多楼层。建筑几何图形的不规则性和复杂性在很大程度上要求结构稳定性。如何通过科学设计和严谨施工提高其结构稳定性成为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点。第二,建设工程技术的全面发展要求现代工程项目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和防风性能,应更加重视地震和台风易发地区的这些关键质量性能。第三,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不仅影响其稳定性和抗震能力,而且在排水、防水、隔热、隔音和使用寿命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过程

构造主结构时,每个构造者都为相应的建筑制定一个平面图,以加快构造速度。

(1)施工开始时,专业人员应测量拟建造建筑物的类型和高度,并为实施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制定最佳计划。还对建筑主体结构中使用的材料进行了估算和确定。

(2)专业人员测量后,施工人员根据专业计划和具体测量结果进行槽,并用钢筋等材料连接主建筑结构的基本框架,施工人员严格检查建筑主体框架的准确性。

(3)保证基础框架精度后,安装建筑物主体结构施工模板,然后施工人员将混凝土倒入框架内。然后混凝土被压缩。凝固后,承包商拆除外壳,负责建筑主结构基础混凝土。

3前期准备工作

3.1准备工作

首先,在组织混凝土施工前,应根据相应的设计方案制定科学施工计划和良好的质量控制措施。施工企业应根据自己的技术习惯、业主的要求和成本控制,设计更合理的技术路线。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业主通过组织工程人员对图纸进行检查,可以提前发现图纸设计中的问题,然后在施工前根据设计缺陷进行相应的技术修改或其他调整。第二,在建筑结构主体施工之前,需要采取地质调查和地面处理等一系列措施,为今后施工创造条件。地面沉降、软土地基、地下水或其他类型的地质因素可能对上层建筑主体结构的稳定性产生重大影响。上层建筑施工前,施工企业应采取严格措施控制软土的处理、地基压实、地下水的处理等。第三,在施工企业的技术方案中,对于某些技术困难的作业,如深井施工、复杂施工结构施工、施工等,需要有具体的施工计划和质量控制措施,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技术支持。

3.2材料控制

一是大量骨料、水泥材料、钢材、预埋管、砌体材料等。应用于现场浇筑混凝土。如果这些建筑材料质量不佳,下列主体结构的建造将受到严重破坏。因此,施工管理的优先事项之一是严格控制所有施工原材料的质量,以确保它们符合相关标准。然后,所有建筑材料都必须提交给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业主团队的技术小组审查。例如,水泥材料必须分批分别取样,重点是混凝土的倒塌、强度、水热的产生和初始冷凝时间。混凝土施工中使用的连接材料需要对材料、泥浆量、粒度等进行质量控制。过多的泥浆会阻止混凝土材料达到良好的强度,甚至在凝固过程中破裂。因此,建筑公司必须从数量、规格、型号、外包装等方面检查这些材料的质量进入场地后,及时将不合规定的建筑材料退回场地。第三,在预制结构中,主体结构通常由大量混凝土和钢预制结构组成。在制造、提升和运输过程中,这些预制结构可能因碰撞或撞击而变形、损坏或造成其他问题,无法满足实际施工需要。这些预制结构一旦在现场建立,还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查,以确保它们符合有关的质量标准。第四,必须通过科学措施合理储存合格的建筑材料,以防止环境或人为因素造成的污染或损害。

4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操作的关键点分析

4.1主体结构设计的科学性分析

设计师在工程项目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他参与了项目的初始阶段。建筑师的计划是否适合项目本身直接影响后续工作的部署。分析表明,方案设计人员必须以实地的实际项目数据为基础,而不仅仅是以经验为基础。同一城市的不同地区或不同项目有其独特的特点。设计不仅注重层数,而且注重复杂性和外观。方案的设计需要对以往项目的数据有充分的了解,并在必要时进行实地访问。请记住,设计不是真实的。施工层的数量应根据基础能力、照明和施工组的通风情况来确定。目前,大多数城市规划工作都需要设计防火墙和地下停车场。人民防空设计需要合格的设计单位。在这两种情况下,设计都应充分考虑嵌入端的参数,选择嵌入端的目的应是确保工程的整体安全和稳定,满足主体结构不同层的强度指标,并满足抗震要求。

4.2钢结构施工

钢结构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从质量控制的角度出发,积极推进数字化技术在质量战略和质量工程建设原则上的运用,提高整个项目的智能管理水平,实现质量发展。在整个项目钢结构施工中,项目主体施工管理的实现和实施得到可视化建筑模型的支持。在的技术支持下,每个地区都可以根据现场作业情况使用不同的手段、方法和设备,全面掌握整个主体结构和施工过程,实时监测施工进度,以迅速顺利地推进项目。在施工作业中,介绍BIM技术辅助主体的结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等。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共享数据信息,利用BIM技术的优势,提高项目的精细管理水平,严格有效地控制项目施工进度和质量,提高管理效率。目前,预制构件广泛应用于大型工程使用预制建筑可以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了解BIM的优势,通过精确的计算为预制构件提供强大的数据参数支持。在现场勘察中,应检查准确性和安全性,有效实现整个主体施工作业的效率目标,有效保证预制质量。

4.3高支模施工

模型安装完成后,应检查并接受安装质量。接收完成后,柱将混凝土浇筑,然后钢筋将附着到混凝土端点,以提高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支框架施工及拆除钢筋后,梁板需进行振动压强、中间两侧对称压强、高标准高度施工,为保证混凝土质量。

4.4构造模板

建筑样板应广泛用于建筑的主体结构。在主建筑中,承包商采用模板和钢筋连接技术支撑和固定混凝土。在选择建筑模型时,我们通常选择竹子模型安装模型时,请确保模型是平的。外壳表面应尽可能平滑,而不是凸纹。确保框架的姿势长度与钢筋骨架的姿势长度相符。安装模板时,还要注意隔离混凝土并仔细应用隔离层。与此同时,它在施工模板安装界面上放置了应对带和其他对象,以防止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从界面中漏出,影响建筑主结构的外观和质量,减少混凝土的浪费。

4.5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混凝土的掺量和运输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混凝土对水非常敏感,所以在混凝土的制备过程中必须对水进行很好的控制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粘度,可以通过添加添加剂来提高混凝土的流通性。准备工作完成后,混凝土的夯实应进行试验。运输和分配应在达到标准时进行。在运输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天气、温度等环境条件,加强运输管理,提高混凝土组成质量。混凝土必须浇筑两次,第一次用于建筑柱结构,第二次用于建筑梁结构。如果浇筑时柱结构高度大于3米,则承包商应打开主体结构的一侧或两侧的门嵌板,并将混凝土倒入门嵌板抽屉中。混凝土不能一次施工,但必须多层施工,厚度不得大于500mm或小于300mm,混凝土不能在泵送的情况下施工。为了防止泵内吸入的空气回流和堵塞混凝土,厚度大于20厘米的混凝土应始终留在料斗中。混凝土的运输必须由专业人员不间断地进行,他们可以随时进行检查和调整。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涉及大量建筑技术和建筑要素,以及对建筑过程的更严格控制。在今后的发展中,有关人员需要加强对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加强对一些关键施工点的控制,并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创新。

[参考文献]

[1]谢忠理.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20(32):109-110.

[2]刘英哲,侯治峰,陈朝辉,等.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27):161-171.

[3]姚鹏.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砖瓦世界,2020(10):71.

[4]乔晓月.钢木承插连接法安装木结构杆件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研究,2019,1(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