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红层分布及其地质灾害成因分析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8
/ 2

滇中红层分布及其地质灾害成因分析研究

朱朋朋段星宇

云南能阳水利水电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云南 曲靖 655000

摘要:滑坡地质灾害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在滇中红层分布地区,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和气候条件,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和规模尤为突出。因此,深入研究和理解滑坡地质灾害的致灾因素,对于预防和减轻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滇中红层作为一种典型的地层类型,其地质特性对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探究红层的形成时代、岩性特征、物理力学性质以及与地质灾害的关系,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滑坡地质灾害的成因机制和演化规律。深入研究这一地区的滑坡地质灾害,可以更好地了解灾害发生的规律,制定更加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从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关键词:滇中红层;滑坡地质灾害;致灾因素

一、滇中红层分布地区滑坡地质灾害致灾因素

(一)地质构造因素

滇中红层地区的地质构造极为复杂,岩层中往往隐藏着诸多软弱带或软弱面。这些结构弱点,一旦受到外部因素的触动,便可能引发连锁反应。降雨时水分渗透进岩层,使得原本坚硬的岩石变得松软,降低了斜坡的稳定性;地震时地壳的震动使得岩层中的软弱带更加松动,为滑坡的发生提供了条件。在这样的地质背景下,滇中红层地区的斜坡稍有不慎便会失去平衡[1]。外部因素的每一次冲击,都可能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因此,对于这些结构弱点的识别和防范十分重要,通过科学的地质勘察和监测,可以更准确地掌握斜坡的稳定性状况,及时采取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降雨因素

降雨作为自然界的一种常见现象,对于滇中红层地区的斜坡稳定性而言,却是一把双刃剑。长时间的降雨或暴雨,用无尽的水滴将土壤浸润得过于湿润,直至饱和。在这个过程中,斜坡的含水量不断增加,就像是一个被逐渐注满水的容器,其稳定性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随着土壤饱和度的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逐渐降低。这就像是原本坚实的土壤被雨水一点点侵蚀,变得松软无力。在这样的条件下,斜坡的稳定性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一旦达到某个临界点,斜坡便可能失去平衡,发生滑动。因此,降雨对于滇中红层地区的滑坡地质灾害而言,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触发因素,需要密切关注降雨情况,加强斜坡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采取防范措施,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三)地震因素

地震作为自然界的强大力量,对于滇中红层地区的斜坡稳定性构成了严重威胁。当地震发生时,其产生的强烈震动,猛烈地摇晃着山体,瞬间破坏了斜坡的原有平衡状态。原本坚固稳定的岩石和土壤在地震的冲击下变得松散,内部的结构弱点被进一步放大[2]。这种震动不仅直接作用于斜坡的表层,更深入到其内部,使得岩层中的软弱带和软弱面受到更大的挤压和拉伸。在这样的冲击下,斜坡的稳定性遭受了极大的破坏,原本处于临界状态的斜坡很可能因此失去平衡,发生滑坡。为此,地震是滑坡地质灾害的另一重要触发因素,需要对地震活动保持高度警惕,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同时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来增强斜坡的稳定性,以应对可能的地震风险,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滇中红层分布地区滑坡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

(一)加强地质勘察与监测

对滇中红层分布地区进行全面的地质勘察,是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通过详细的勘察工作,能够深入了解斜坡的结构、岩性、软弱带分布等关键信息,从而准确评估其稳定性状况[3]。这不仅是识别潜在滑坡隐患点的基础,也为后续制定针对性的防灾减灾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建立滑坡地质灾害的监测系统同样不可或缺,这一系统能够实现对隐患点的定期观测和监测,及时捕捉斜坡的变形和位移情况。通过实时监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能够更加精准地预测滑坡灾害的发生概率,为预警和应急响应提供有力支持。同时,监测系统的建立也有助于提高我们对滑坡地质灾害发生规律的认识,为今后的防灾工作积累宝贵经验。

(二)完善预警预报系统

结合气象、地震等部门的信息,建立滑坡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系统,是防范滇中红层地区滑坡灾害的关键举措。这一系统能够实时监测降雨、地震等触发因素,结合地质勘察数据,对滑坡灾害进行精准预测和预警。通过科学分析降雨强度、持续时间以及地震活动的频率和强度,系统能够判断其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进而预测滑坡灾害的发生概率和可能的影响范围[4]。但凡系统发出预警,相关信息将迅速传达给相关部门和公众,这有助于政府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险救灾工作;同时,公众也能根据预警信息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如避让危险区域、准备应急物资等。通过预警预报系统的建立,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滑坡地质灾害,降低其带来的损失和风险,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合理规划土地利用

在滇中红层分布地区,土地利用规划显得尤为重要。斜坡、沟谷等地质条件较差的区域,由于土壤稳定性差、易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应尽量避免进行大规模地土地开发和建设活动。合理规划土地利用,能够降低对斜坡稳定性的破坏,减少滑坡灾害的风险。同时,对于已经存在的建筑物和设施,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其安全性。定期进行安全评估,检查建筑物和设施是否受到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威胁,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必要措施

[5]。通过安全评估,就可以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建筑物和设施处于安全状态。因此,在滇中红层分布地区,必须坚持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并加强对已有建筑物和设施的安全管理,以防范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提高公众防灾意识

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宣传教育及培训活动,我们可以显著提高公众对滑坡地质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这些活动旨在让公众深入了解滑坡灾害的成因,包括地质构造、降雨、地震等自然因素,以及人类活动如不合理开发等的影响。同时公众也能更清晰地认识到滑坡灾害带来的巨大危害,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重要的是,通过宣传教育,我们可以教授公众基本的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例如,如何识别滑坡隐患点,如何在遇到滑坡预警时采取正确的避险措施,以及如何在灾害发生后进行自救互救等。这些实用技能的掌握,将极大地提高公众在滑坡地质灾害发生时的应对能力,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通过各方努力,能够逐步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为建设更安全的社会贡献力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深入分析滇中红层分布地区滑坡地质灾害的致灾因素,能够明确这一地区复杂的地质现象与灾害风险。滑坡地质灾害不仅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命安全,也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加强滑坡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应对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有效应对滑坡地质灾害,需要继续深化对滇中红层地质特性的研究,加强地质勘察与监测工作,提高预警预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还需要合理规划土地利用,避免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区域进行大规模的开发活动。此外,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加强灾害应急演练和培训,也是减少灾害损失的重要途径,通过各方努力后,为当地居民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

四、参考文献

[1]李昱,赵信,李克献.滇中红层软岩大变形预测分级研究——以滇中引水工程大转弯隧洞为例[J].河南科技,2023,42 (23): 70-73.

[2]张学军,聂启强,龚元江.滇中红层隧洞软岩大变形规律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23,60 (03): 156-163.

[3]段志远,陈进辉,白智旭,等.滇中引水工程红层软岩剪切流变特性试验研究 [J].西部探矿工程,2023,35 (03): 12-15+23.

[4]黄胜东,赵龙,黄贵任,等.滇中红层膏盐溶蚀特征及其对水质的影响——以楚雄谢家河河谷为例[J].中国岩溶,2022,41 (04): 610-622.

[5]米健,沐红元,李建国.基于强度应力比的滇中红层软岩挤压变形研究[J].人民长江,2021,52 (04): 14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