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视角下乡村景观改造策略分析——以临泉县大田庄自然村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8
/ 3

乡愁视角下乡村景观改造策略分析——以临泉县大田庄自然村为例

刘兰兰

江苏德创文旅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在民族复兴的时代背景下,乡土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色,也是民族复兴的起点。然而,由于我国城镇化的急速推进,大量的现代性要素渗透进乡村社会,日益消解了“乡土中国”的传统底色,并呈现“乡愁中国”的现代面向[1]。如今,乡村振兴真正全国如火如荼的开展,如何保护乡村特色文化、留住“乡愁”,已经成为建设者不得不面临的普遍问题。本文以临泉县大田自然村景观改造为例,从乡愁的视角出发,分析当前乡村景观改造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进而提出相应的景观改造策略,以期为建设一个留得住乡愁的乡村景观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乡愁;乡村景观;景观改造;传统文化

前言:乡村景观是一个多元复杂的系统,它涵盖了乡村地区范围内经济、人文、社会、自然等多种现象的综合表现,是经历了不同地域自然生态条件和人文生态需求双重选择后,呈现不同的风格和文化个性[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景观面临着地域特征不明显、缺乏文化记忆等重要问题。许多乡村景观的改造仅停留在面子工程上,乡村的本土文化特征被淡化,甚至现出“千村一面”的现象,人们向往的“乡野田园”逐渐不复存在。作为最能唤醒人们心灵家园记忆的乡愁,是塑造乡土特色景观的不可忽视的驱动因素,本文选择具有淮北平原乡村代表性的临泉县大田自然村为例,将从乡愁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地域文化、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乡村治理几个方面的分析,寻找打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乡村景观之路。

一、乡愁与乡村景观概述

(一)乡愁的内涵与特点

乡愁,作为一种复杂的情感现象,其内涵丰富而深刻。传统意义上的乡愁不仅是人们对故乡的思念与眷恋,更是一种对过去时光、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怀念与追忆。当今意义的乡愁是城市居民追忆乡村生活的诗意心境。笔者认为乡愁具有浓郁的地域性、历史性和文化性,它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内心,成为一种人与土地、地方文化、生活场景等难以割舍的情感纽带。

(二)乡愁产生的原因

乡愁的产生和文化认同有关,它包含语言、习俗、传统文化等。在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村的急速发展和人口的大量迁移,使得一部分人离开了原有的生长环境,进而脱离了自己的文化根源,处于一种无法融入新环境,又无法回到故乡的社会状态,于是乡愁便由此产生。可以说,乡愁是中国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阶段性产物。

(二)乡愁景观的构成与特征

乡愁景观即乡愁情感之“意”与景观物象之“象”交融的产物,衣服与自然生态、田园生产及乡村栖居空间[3]。笔者认为乡愁景观是由乡村的人、物、场三个维度构成。其中,“人”涵盖了村民以及村民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等元素,由于村民是乡村的创造者和使用者,他们的行为和价值观影响着乡愁景观的形成和演变。其次,所谓的“物”既物质要素,这些物质要素包括但不限于乡村的地形地貌、民居建筑、农田景观、人文景观、生物景观、水体及道路铺装等,它们共同构成了乡村景观的物理形态,也是乡村景观多样性的基础。最后,场是景观的无形构成元素,它影响着物在空间中的分布和人们的感知体验,从场的角度来看,乡村景观是由各种空间场所构成的,这些空间场所包括村落、农田、道路、河流等。

从以上乡愁景观的构成要素来看,作者总结出乡愁景观有着土、特、野的鲜明特征。首先,乡村的农民保留了浓厚的乡土气息,他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语言服饰等都深深地打上了乡土的烙印。其次,其地理环境的生态性和多样性决定了乡愁景观具有独特性,例如村民一直使用并不断传承的劳作工具、戏台、碑刻、民居以及当地的山水等元素无一不给乡愁景观打上了独特的文化标签。最后,受到较少人工干涉的乡村环境具有天然的野趣,无论是山林中的草木,还是村中的小路无不展现出原始且自然的野趣之美。

三、临泉县孟庄村概况

大田自然村位于临泉县单桥镇东南区,地域属淮北平原,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村庄风貌未经大的整治,仍保留着传统的空间肌理。道路交通、供水、污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交通便利度一般,尚未进行旅游开发。现有村民308人、66户,总面积约300亩,其中耕地200亩,宅基地100亩,属于孟庄行政村的一个村组。

大田庄自然村拥有着独特的宗族文化、村寨文化和灌溉文化。据说大田庄自然村的名字是因宗族姓氏为“田”,所以命名为大田庄。目前村庄在地理位置上由所变迁移,但原始村寨的格局还在。河沟环绕、坑塘密布以及纵横交错的河网形成村庄风貌的一大特色。大田庄自然村所隶属的临泉县代表文化是淮河文化,传说是姜子牙的故里,目前临泉县被称为“杂技之乡”,现有老丘堆、费子街遗址、长官清镇市等名胜古迹。

笔者深入村中进行现场环境勘察并记录、访谈村中村民,最终进行统计得出结论:大田庄自然村因其地理位置和自然原因等限制导致发展滞后,村落仍以第一产业为主,青年、中年群体选择外出务工,村里长居人口主要为儿童和老人,老龄化程度20%,人与人之间情感淡漠,缺少集体意识。

四、临泉县大田庄自然村景观现状

(一)景观地域特征不明显,缺少记忆点

目前村庄的总体景观受城市化影响比较明显。统一的混泥土道路、标准的门前绿化以及缺少规划的新增建筑,使得大田庄自然村的景观地域特征逐渐淡化。以往村中随处可见的坑塘水洼、石磨、小树林、村口大树、村小学、林荫小路等带着乡村记忆的文化符号和生活场景已不复存在。

(二)原有生态肌理遭到破坏,村庄与自然环境隔离

早期村庄水资源极其丰富,它们与农田、树林和村庄相互依存,构成了极具原乡风貌特色的生态空间。听当地老人说,在老宅村寨周围分布有大河塘和小河塘,大小河塘中间又有绿洲,这里是他们最喜欢的地方。当初河塘的水质纯净、鱼虾丰富、水草树木丛生,因此村民们经常在那里摸鱼捉虾、游泳洗澡。河塘除了是村民娱乐的场所外,也承担着蓄水、防洪、生态种植和经济补给的功能。但如今,河塘因缺少维护,加上村中加工厂的兴办、农药的大量使用以及林木古树的砍伐,使得环境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周围的河塘多数干枯,早已失去了原有的生机和功能。目前村中超过30年树林的大树和成片的树林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单一的杨树和拥挤的楼房,村庄渐渐失去了庇护,生物多样性相继受到影响。

(三)基础配套不完善,缺少文化服务设施

村庄功能区缺少规划,自然资源利用率较低。首先,村中唯一的一处建身场地因位置和环境原因,未被有效利用,目前成为村民存放交通工具的地方。其次,村中缺少最基础的公共活动空间和儿童娱乐空间。另外,村中唯一的集体土地资产被村民自发利用,村庄原有的田园景观风貌被破坏,目前只具备生产功能。总之,村中整体处于管理规划较差、政府较少干预和把控的状态。

(四)村民参与度低,乡村环境治理维护较差

村民参与度低,主动性关注不足,更受制于村民较弱的参与能力。在访问过程中,村民对村庄的改造基本不参与,过程中出现问题,也没有村民敢于对领导反映,村民认知度低,对村庄的发展没有明确的需求。

(五)村民关系冷漠,缺乏凝聚力

村民关系冷漠,具体表现在村民之间很少走动,邻里之间失去了以往互帮互助的情况,对于与自己无关的事情漠不关心。随着除外务工人员的增多,彼此差距逐渐增大,更加剧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五、乡愁视角下乡村景观改造的策略

本文通过对大田庄自然村空间进行人、物、场三个空间维度的认知划分如表1所示,探讨如何在乡愁视角下挖掘并构建乡愁触发要素,完善乡村景观功能,打造可持续的乡村景观改造策略。

表1 大田庄自然村乡愁景观载体元素体系

大类

中类

关键词

居民的生活方式与文化传统

村规、价值观、方言、戏曲、手工艺术、节庆时令、婚丧礼仪、赶集

乡村景观元素包括但不限于村庄建筑、道路,农田、树林

水车、水斗、犁、耙子、镰刀、石磨、烧酒、红薯饼、石磙、堆头、大树木、建筑、小庙、麻散、古井、纺车、油灯、柳编、水井

乡村空间包括物理空间与文化空间

农田水网、村寨布局、寨沟、小树林、坝陇、小学、饭场、打麦场

(一)恢复村寨文化景观,整合现有乡愁景观要素并进行创新

恢复乡村寨文化景观对于恢复大田庄自然村历史记忆具有重大意义。大田庄自然村的村寨文化景观不仅是宗族文化的外在表现,也是村民生存智慧的集中体现。针对恢复村庄的村寨文化,可参考以下几个关键的步骤和建议:①尊重和保护原有的乡村景观和文化元素。首先,在规划中划定核心保护区范围,具体范围包括原生村寨以及村寨外围的河沟、风水小庙、村旁的大塘和小塘等空间。其次对村寨文化元素进行恢复与传承。通过培训、宣传、影像技术等手段对村寨的防御、方言、宗族祭祀、酿酒、柳编等文化进行恢复与传承。②强调创意与创新。深入挖掘村寨文化内涵,并通过影像等技术还原和展示村寨风貌及生活场景,例如乡村七月虫鸣、八月流萤的乡村诗意场景;麦场打滚、河塘摸鱼的童年场景等。提炼出独特的文化符号和元素,例如寨门、水井、打麦场、毛坯墙、牛棚等元素应用到村庄景观改造场景中。③注重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恢复村寨生态环境,对村寨周围的河沟以及池塘进行清淤、绿化,恢复其蓄水防洪功能和生态功能。

(二)完善乡村生活要素,实现对传统生活空间要素延续与更新。

首先,对大田村的集体土地资源进行整合,解除被村民私自占用的小学,将其改造为乡村文化活动空间,作为儿童娱乐、学习的空间以及老人活动空间;整治荒废的耕地及林地,结合传统家庭养殖文化,将其打造成为具有乡愁记忆的生态休闲空间;修缮机耕道路、疏浚河道、实施雨污水分流等,将昔日交通不便、环境脏乱差的农村打造成环境优美、充满原乡田园韵味的美丽乡村,吸引青年人才返乡就业。

其次,提升乡村景观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对道路、水体、建筑布局进行优化设计,增加人与自然、人与乡愁的互动空间,以满足村民日常需求的同时增加村民的归属感;同时,通过引入现代农业技术,提升农田、果园等生产空间的效率与品质。这样不仅能改善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还能丰富乡村风情。

最后,突出乡愁景观的乡土特征和野趣之美,打造区别于城市的乡村景观。利用乡土树种、野草野花、泥瓦毛胚等元素,营造更能够带给人们以自然、轻松、舒适的乡村景观;同时,结合现代审美需求,创新乡村文化表达形式,增强乡村景观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三)修复乡村原有的河网化农田肌理,构建林-田-河-村一体化的景观生态系统。

建构林-田-河-村一体化的景观生态系统。恢复大田庄自然村河网化田园肌理,构建红绿相间的生态廊道;增加乡村绿化率,选择多样化的乡土树种,植树造林;对乡村的道路进行绿化,构建充满乡村气息的林荫道路;建议在目前村庄耕地面积极少的情况下,发展现代化设施农业,打造精品绿色有机农业,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打造可思、可盼、可念的生态故乡。

(四)传承乡村饭场议事文化,鼓励村民参与景观改造过程,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模式。

乡村是村民的乡村,失去了村民意识的乡村景观,便失去了乡愁的灵魂。乡村景观改造应以民为本,注重村民的参与共建,发挥村民积极性,满足他们的乡愁情感。在景观改造过程中,设计如果缺乏村民参与,往往容易脱离村民需求,不符乡村发展实际,也极大降低乡村应对未来发展不确定性的韧性能力,导致乡村异化、衰落和发展的不可持续。因此对大田庄自然村的乡村景观改造可参考以下建议:①建立村民议事制度,让村民参与到改造方案的制定和决策过程中,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②利用数字技术,建立乡村社群平台,通过社群运营可以帮助提升信息传播效率、民意参与度和社区凝聚力,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居民对景观改造的认知度。③传承村庄的饭场文化习俗,建立共同议事的公共空间,促进村民交流。增强村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最终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乡村景观改造的策略与方法多种多样,我们需要根据乡村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灵活选择并综合运用这些策略与方法,在保护与传承乡村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实现乡村风貌的提升与改造。

结论:乡愁景观复杂而多元,它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与乡愁。本文以“乡愁景观”为切入点,对大田庄自然村的乡愁元素进行提取分类、归纳总结,从“人、物、场”三个维度,提出对乡村景观的改造策略,让“乡愁记忆”融入到乡村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期为实现“乡土中国”特色的乡村景观改造提供有效参考。

参考文献:

[1]黄振华,常飞等. 从乡土中国到乡愁中国:理解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视角[J]. 《理论月刊》2022年第10期.

[2]崔东旭, 穆迪, 王宏. 乡村聚落社区化转型机制及其规划路径研究——以荣成市荫子村为例[J].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21,36(5): 37-44.

[3] 张智惠,吴敏.“乡愁景观”载体元素体系研究[J].中国园林,2019,35( 11) : 9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