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8
/ 2

建筑设计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与思考

赵欢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成都 610041

摘要: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持续加快,建筑行业发展态势良好,引入信息化技术,可以促进建筑工程发展变革,尤其是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较大。建筑工程建设周期长、管理内容较为复杂,而采用信息化技术对建筑工程管理方式进行创新,可有效降低劳动强度,节约各类资源,提高工程管理效率,使得建筑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经济收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信息化;应用要点

引言

建筑设计管理工作是建筑设计顺利进行的基础,提高数字化技术在建筑设计管理平台上的应用,对促进建筑企业的良性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字信息化管理平台主要是以BIM模型为基础,通过模型的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利用网络端云数据与BIM模型相关联,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实现多专业模型整合,通过数据积累与分析,信息资源共享,进行信息化管理,建筑工程逐步优化并形成标准化的生产管理流程,使建筑设计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和精细化。

1传统建筑设计方法局限性分析

1.1技术限制

传统的建筑设计方法主要是手绘和二维CAD绘图,很难捕捉到建筑项目中的复杂性和多维度特性。二维图纸相对静态,面对复杂的空间关系和结构布局难以提供直观和详尽的描述。此外,二维CAD绘图方式也使得实时更新和迭代变得困难,任何的设计更改都可能需要大量的手工修改,进而影响设计进度和效率,且传统建筑设计在可视化方面的能力有限,难以满足现代设计演示的需求,限制设计师的创造力,还可能导致客户和相关利益方难以全面理解和评价设计方案。

1.2信息管理

设计信息往往是分散存储的,每个专业或部门都有自己独立的资料库,造成整个项目中的信息孤立和隔离,导致跨专业间的协同变得困难。而设计的每一个变更,都需要多方沟通和协调,信息孤岛的形成不仅会带来重复劳动或产生数据丢失的风险,而且当这些信息需要更新或传递给其他团队或利益相关者时,由于缺乏集中的信息管理平台,信息的流通常会受到延迟,或者容易产生误解,影响项目的效率,而且可能导致重大的设计和施工错误。

1.3效率与准确性

受制于落后的技术和方法,设计师在绘制、修改或更新设计图纸时经常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努力,在需要多次修订和变更时,这种情况尤为明显。人为因素在设计过程中占据了较大比重,增加了出错和遗漏的风险。每一次设计变更都需要对相关的图纸和文件进行仔细检查,以确保整体的一致性和完整性。而这种核查工作往往依赖于人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在项目规模较大或时间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出现人为失误和疏忽在所难免。此外,传统方法中对于复杂的计算和分析依赖于手工或基础的计算工具,受到现代建筑设计中涉及的多方面因素和细节的影响,易导致计算数据出现偏差,为提高准确性,设计师和团队可能需要投入额外的时间进行校对和验证,进一步影响了设计的效率。

2建筑设计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2.1虚拟建造过程

在建筑工程施工前,通过应用信息化技术可创建建筑三维模型,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对于施工计划方案中的各项内容,均可投放至管理平台中。如果发现施工环节存在问题,即可在模型中准确定位,对施工进度管理内容进行优化调节,促进进度管理水平的提升。对此,要利用信息化技术、三维技术等创建三维模型,并由此制作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虚拟动画,在动画模拟分析中找出施工环节中所暴露出的实际问题,综合考虑项目建设要求、施工顺序等,确定相关问题,将所有问题划分为多个类型,并采用针对性应对策略,据此优化建筑工程建设方案,并将信息数据作为工程管理的重要基础,促进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

2.2设计管理的数字信息化技术

对于一个建设项目,往往是多顾问、多专业共同协作的智慧结晶。在项目管理协调过程中,管理者会面对很多不同专业者、利益方。在这种多维度的因素下,数字化、可视化方式的介入利于平衡及协调管理各方,并及时发现隐藏的问题,帮助项目管理者和设计团队去主动决策。例如不同阶段各家设计顾问的介入,同一家设计单位也存在多个不同专业的协作与分工。基于项目协同管理平台各家顾问不同的专业,在不同的设计阶段成果进行统筹、协调和管理,使项目阶段能尽量做到无缝对接,各方问题能及时沟通,都离不开一个共同的数字化协同管理平台,提供信息交互和资源共享,并进行设计成果文档的归档管理,从而最终提升工作效率。

前期方案阶段,方案顾问建立了建筑模型,通过数字平台提供给了扩初和施工图设计单位,在此基础上完善了结构和机电模型,后期幕墙深化单位又在此基础上完善了外表皮的幕墙模型。在施工深化阶段,施工深化单位又在此基础上对管线等进行了深化。室内装修阶段,又根据室内设计,对后期末端点位进行调整。最终到竣工验收阶段,建设单位会得到一个最终与实际相符合的项目模型,在后期运维上,对于模型进行后一阶段的数字运维管理。模型也为精细化造价的管控提供了支撑。这些都离不开数字化协同平台和BIM信息技术的应用。

以3D的模式(建筑信息模型)来提交设计成果,通过数字化方式,成果中包含的信息更全面,传递的效果更具象。设计成果的数字化是设计管理迈向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前提和基础。

2.34D建模与时间管理

BIM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已经逐渐深入,并在多个维度为项目带来了切实的价值,其中4D建模与时间管理是其中的一大亮点。传统的建筑时间线管理常常是线性和分离的,而4D建模则将三维的空间信息与时间维度相结合,为施工进度提供了更为直观的视觉表达,使得项目管理者能够在初级阶段就进行深入的计划和调整,方便了现场施工的监督,而且对于项目前期的计划制定提供了更为科学的参考。另外,4D建模与时间管理也为项目的各个参与方提供了共同的沟通平台。无论是设计团队、施工团队还是业主,都可以在同一模型中对施工进度进行查看和评估,确保信息的同步和沟通的顺畅。这种集中化的管理方式减少因为信息不对称或误解而产生的误差,为项目的成功交付提供了有力保障。

与时间维度相结合的模型还可以用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风险评估。从安全管理方面分析,通过4D模型,施工团队可以模拟施工过程,提前预测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如吊车的移动路径、大型机械的操作范围等,以确保操作人员、机械和建筑结构之间的安全距离。在施工开始之前,可以使用4D模型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使之更加了解即将进行的任务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并学会如何应对。基于时间轴模拟,项目管理者可以确保物资的有序供应和存放,从而避免施工现场因物料堆放不当而造成的事故。从风险评估角度而言,与3D模型中的空间碰撞检测不同,4D模型中的时间碰撞检测可以确保施工的各个阶段不会出现时间上的冲突;结合天气预报数据评估恶劣天气对施工进度的影响,并提前作出相应的调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对于建筑工程规划、施工与管理的影响越来越大,建筑企业应当提高对于信息化技术的重视度,并与工程管理进行有效融合,促进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变革,提升建筑企业工程管理水平,保证项目建设质量。因此,信息化工程管理是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工程管理中,需积极推广应用信息化技术,持续探索并总结经验,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孙源.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居舍,2020(36):121-122.

[2]梁俊文.信息化在建筑控制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20(10):64-65.

[3]萧震宇.信息化背景下建筑工程管理策略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18):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