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影像在土地整治工程中生态环境变化监测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8
/ 2

遥感影像在土地整治工程中生态环境变化监测的应用

苏文壮

陕西地建土地勘测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西安市,710075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土地整治工程作为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管理手段,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土地整治工程中生态环境变化的监测与评估是一项复杂而又关键的工作。传统的监测手段往往效率低下、数据获取困难,无法满足实时、精准监测的需求。因此,本文将探讨遥感影像技术在土地整治工程中生态环境变化监测中的应用,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遥感影像土地整治工程生态环境变化监测评估

1 遥感影像在土地整治工程中的基本原理

遥感影像在土地整治工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对于理解其应用至关重要。遥感影像的获取方式主要包括主动和被动两种方式,主动遥感是通过主动发射电磁波,利用接收反射波的原理获取图像信息,而被动遥感则是利用传感器接收自然界辐射的能量,获取地面反射或辐射信息。常见的遥感传感器类型包括光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微波传感器等,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应用特点和适用范围。此外,遥感影像的分辨率也是关键因素之一,它决定了图像能够表达的细节和精度,分辨率越高,图像的清晰度和信息量就越高。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地理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工具,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整合遥感影像数据、地形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等多源数据,实现对土地资源的综合管理和评估,为土地整治工程中的监测与评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2 遥感影像在生态环境变化监测中的应用案例

2.1 监测植被覆盖变化

监测植被覆盖变化是遥感影像在土地整治工程中生态环境变化监测的关键应用之一。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大范围的植被覆盖情况进行快速、精准的监测和分析。以中国西南地区为例,该地区地形多样,植被类型丰富,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至关重要。遥感影像的应用使得可以在不同季节、不同年份获取植被覆盖的图像数据,通过对比分析,可以观察到植被覆盖的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情况。这种比较分析有助于及时发现植被覆盖退化或扩张的情况,为相关部门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在土地整治工程中,监测植被覆盖变化还可以为规划和实施相关项目提供指导和支持。比如,在植被退化严重的区域,可以采取植被恢复和保护措施,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而在植被扩张较快的区域,则可以进行合理的调控,避免过度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2.2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监测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监测是遥感影像在土地整治工程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关于土地利用类型的详细信息,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这些信息对于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遥感影像可以捕捉到不同时间段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时间点的遥感影像,可以观察到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趋势,例如城市扩张、农田面积变化等。这种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趋势,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数据支持。举例来说,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地区,遥感影像可以监测到城市扩张所带来的耕地减少、建设用地增加等情况。这些数据可以为土地规划和资源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指导相关部门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保护农田资源,促进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2.3 水体变化监测

遥感影像在水体变化监测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水体的空间分布和变化情况,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等不同类型的水体。监测水体变化可以发现水资源的动态变化情况,如水体面积的扩大或缩小、水质的变化等,这对于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水体变化监测中,遥感影像能够提供全面的水体信息,包括水体面积、水体类型、水质等数据。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时间段的遥感影像,可以观察到水体的变化趋势,及时发现水资源利用情况的变化。例如,在干旱地区,遥感影像可以监测到水体面积的减少情况,这可能是由于气候变化或人类活动导致的。通过及时获取这些变化信息,可以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水资源,促进生态平衡的形成和维护。另外,水体变化监测也对于应对自然灾害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洪涝频发的地区,通过遥感影像监测水体的变化可以及时预警洪涝风险,指导相关部门采取防洪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3. 遥感影像在土地整治工程中的发展趋势

3.1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广泛应用

未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技术将继续向前迈进,为土地整治工程提供更为精确和全面的数据支持。随着卫星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提升,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将成为土地资源管理、环境监测和规划决策的重要工具。在土地利用变化方面,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能够捕捉到更为细致的土地利用类型和边界信息,例如耕地、林地、建设用地等。这对于监测城市扩张、农田面积变化、森林覆盖率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高分辨率影像也能够更准确地监测植被覆盖情况,包括植被类型、覆盖率以及植被健康状况,为生态环境变化监测提供更为准确和可靠的数据支持。对于水体变化监测,高分辨率影像可以精确测量水体面积、水体变化趋势,对于水资源管理和灾害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3.2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的融合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影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正在迎来智能化的时代。机器学习算法和深度学习模型的应用将为遥感影像数据的处理和解译带来巨大的提升。在土地整治工程中,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的融合将推动遥感影像数据的智能化处理。通过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对遥感影像进行地物分类、变化检测等任务,可以实现自动化、高效的数据解译和分析。这种智能化的处理方法将极大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例如,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大规模遥感影像数据进行自动分类和分割,可以快速准确地提取出不同地物信息,如建筑物、植被覆盖等,为土地整治工程提供更为精准和全面的数据支持。

3.3 数据共享与开放的加强:

未来,数据共享与开放将成为遥感影像数据应用的重要趋势之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数据处理技术的提升,不同部门和机构间的遥感影像数据共享将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这种数据共享与开放的加强将对土地整治工程产生深远影响。首先,数据共享与开放的加强将促进数据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利用。不同部门和机构之间共享的遥感影像数据可以更好地满足多方面需求,避免了数据重复采集和浪费,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其次,数据共享与开放将推动各方数据的整合和综合应用。通过共享不同部门的遥感影像数据,可以实现对土地利用变化、植被覆盖情况以及水体变化等多方面信息的综合分析。这种综合应用能够为决策和规划提供更全面、更科学的信息支持,帮助决策者制定更加合理和有效的土地整治方案。

结束语:

遥感影像在土地整治工程中监测生态环境变化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遥感影像在土地整治工程中的作用和意义,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加强技术创新和应用实践,提高遥感影像在土地整治工程中的监测与评估水平,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建成,周丽芸,彭祖武,等. 遥感影像动态监测在谭家山煤矿区生态修复中的应用[J]. 国土资源导刊,2023,20(3):93-99,130.

[2] 韩磊,胡延涛,程杰,等. 低效林草地生态综合整治关键技术及应用[Z]. 长安大学. 2021.

[3] 孙增慧,刘金宝,张永锋,等. 土地整治生态环境质量智慧化监测关键技术及应用[Z]. 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