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8
/ 2

葡萄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

刘炳宇

天津市滨海新区茶淀街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300480

摘要:葡萄营养丰富,营养价值高,是消费者喜爱的水果类型,不仅可以直接食用,还可进行葡萄酒、葡萄干等相关制品加工生产,其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随着社会经济,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食品品质要求不断提升,因此葡萄种植不仅要注重扩大规模,还要重视种植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葡萄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措施

前言:病虫害防治在葡萄种植中至关重要,如果没有给予一定的关注,则可能会造成葡萄大量减产,降低葡萄品质,大大降低种植葡萄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对种植葡萄的管理过程中,为防止葡萄种植园区内出现大规模的病虫害情况,一定要提前采取措施进行干预,结合葡萄种植园区实际情况,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结合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强田间管理,确保园区葡萄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

1葡萄种植技术

1.1做好园区规划

葡萄园要选择合适的地块,以保证葡萄种植过程中所需要的水、肥、气、温、光等环境条件,尽量选用地势高、光照条件好的地块。考虑到葡萄种植对水的需求较大,因此可以选择水源充足有利于葡萄种植过程排水的地块。另外,也需要考虑土壤问题,提前搜集资料,全面掌握葡萄生长所需的土质,尽量选用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这样可以持续性地为葡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大大节省人工施肥的成本。据有关调查显示,葡萄种植的最适宜pH值为6.4,土层厚度至少需要达到100cm。在葡萄种植园区的规划上,以422hm2大小的面积为例,可以将其分成18个小区块,对每个小区块进行统一化管理,规划好小区内的灌溉系统,保证灌溉条件良好,每个小区块之间要留出一条园区主干道,干道沟宽大致2.53m。

2.2选种

葡萄品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葡萄种植的经济效益。在葡萄种植之前,应该充分调研市场情况,对于市场需求、同行竞争情况、前景等进行全面地掌握,这样才能维持葡萄具有长远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因素和气候因素,选择合适的一个或者多个品种。例如,江苏浙江一带,属于南方葡萄区,地处沿海地区,降雨量充足,年降水量大致为1000mm,且降水丰富时期在生长季的6-7月,这个时段的降雨量占雨水总量的70%以上,因此,在这个时期,需要做出及时调整,如采取避雨栽培模式,以此来保障葡萄正常生长,提升葡萄品质。而在河北、山东等地,葡萄种植中后期,正逢雨季,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应多雨湿润环境的品种,如巨峰、阳光玫瑰、夏黑等品种。因此,结合当地气候因素和环境因素,对于品种的选用有着关键的作用。

2.3棚架

葡萄栽培一般来说需架设避雨棚,一方面可以作为葡萄树的支撑,另一方面,可以抗高温和暴雨,对于湿润多雨的地方,如江苏浙江一带,可以遮挡狂风和暴雨的侵袭。避雨膜一般需要选用抗高温能力强的,厚度为一般设置为0.08mm,散农种植户一般选用的避雨膜为0.12mm的聚乙烯膜,但是这种避雨膜有较大的缺点,如在长时间高温暴晒后会变得老化,从而达不到功能效果。而在多雨时期,聚乙烯膜又容易受到狂风暴雨的侵扰,容易出现撕裂现象,也达不到避雨膜的功能效果。在覆盖模式上,水平棚架设计中可采取波形覆盖模式,3m分离一段,这样有利于雨水流入排水沟,不会对支架面造成损害。因此,葡萄种植需要结合环境情况,架设避雨棚,选择能遮挡太阳高温、强光、病虫害的特殊膜,实现降温、防雨的多种用途。

2病虫害防治措施

2.1葡萄病害的主要种类及用药技术

2.1.1炭疽病

炭疽病是由胶孢炭疽菌引发的真菌性病害,每年的7—9月是三都县水晶葡萄的盛发期,该病原菌可以侵染葡萄的茎、叶、果、梢等多个部位,造成葡萄的减产。不同部位在浸染炭疽菌后的症状有所不同,果粒染病,初期形成米粒大、褐色圆形小点,随后病原菌向果粒周围及内部侵染,造成果粒凹陷,表层形成褐色轮纹斑,并伴有黑褐色小点,最后导致果实腐烂干瘪;侵染叶片,形成中间颜色浅、外层颜色深、边缘清晰的褐色轮纹斑,湿度较大时,可以看到红色的黏稠分生孢子器;叶柄、果柄侵染后,可以看到椭圆形的褐色凹陷病斑。

葡萄炭疽病的防治药剂推荐如下,430g/L戊唑醇悬浮剂15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33.3%净果精悬浮剂1500倍液,或者3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1500倍液+250g/L嘧菌酯1000倍液+2%春雷霉素1000倍液,间隔5~7d,连续喷施两次。

2.1.2霜霉病

葡萄霜霉病是由卵菌门单轴霉属引起的真菌性病害,湿度较大、温度适中的阴雨天气发生较为严重,卵孢子随雨水传播的特性更是加剧了该病害在夏秋季节的传播速度。葡萄霜霉病主要侵染叶片、藤蔓、叶柄、花絮、果粒等部位,其田间症状如下,叶片染病,形成浅绿色至淡黄色病斑,病健交界处不明显,被侵染部位逐渐失绿、黄化,直至衰老死亡,霜霉病的病原孢子主要侵染下部的老化叶片,病斑部位可见灰白色霉层;枝条、叶片、果柄染病,初期形成水侵状斑点,后斑点颜色呈褐色,并导致藤蔓的扭曲,表层覆盖灰白色霉层,最终导致茎蔓、枝蔓的死亡;果粒前期染病,果粒膨大速度较慢,表层形成浅褐色病斑,后期颜色逐渐变为紫褐色,并导致幼果的干瘪、皱缩、脱落,湿度较大的情况下,果面覆盖白色霉层,果粒僵硬、脱落。

通过农业技术人员的田间回访,水晶葡萄霜霉病已经成为葡萄的第一大病害,发病严重的区域减产超过30%,采用以下施药技术,可以有效降低霜霉病的发病概率,降低霜霉病的病情指数:(1)66.5%霜霉威盐酸盐水溶性液剂1000倍液+15%精甲霜灵·氟吡菌胺悬浮剂1500倍液+2%春雷霉素1000倍液。(2)15%甲霜灵·霜霉威盐酸盐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12%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3)52.5%噁唑菌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350g/L精甲霜灵悬浮剂3000倍液+36%春雷霉素·喹啉铜悬浮剂2000倍液。

2.1.3叶蝉

葡萄斑叶蝉是危害水晶葡萄的重要虫害,主要是利用刺吸式口器吸收葡萄叶片汁液获取营养,容易造成叶片的退绿,发病严重的区域叶片干枯、脱落。推荐防治配方为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20%吡虫啉悬浮剂1000倍液,或者25%联苯菊酯悬浮剂1000倍液+60%烯啶虫胺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吡丙醚10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

2.2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2.2.1农业技术

水晶葡萄的农业防治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及时采摘被病原孢子侵染的病枝、病叶和病果,降低病情指数,抑制病原孢子在水晶葡萄之间的扩散速度。(2)留果量要合理,有效提高葡萄植株的健壮度,增强其抵御病原孢子入侵的能力。

2.2.2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主要是指利用生物间的竞争、拮抗、重寄生、捕食等相互作用,抑制有害生物的扩散。(1)通过喷施枯草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蜡质芽孢杆菌等有益细菌,分泌抑菌物质争夺有害菌的空间,对葡萄霜霉病、炭疽病、根腐病进行有效防治。(2)通过喷施或冲施哈茨木霉菌、苏云金杆菌等有益菌,对有害菌或者有害昆虫进行寄生和捕食,抑制叶婵、夜蛾、白粉病等病虫害的发生。近年,三都县农业技术人员通过连年的调查以及数据分析,施用有益菌剂的葡萄园,各类病虫害的发生概率明显降低。

结束语:

总之,葡萄营养含量丰富、口感鲜美、经济价值高,深受种植户喜爱。通过葡萄种植技术优化,可帮助农户生产出高品质葡萄,促进种植收益的提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需重视葡萄优质栽培技术的宣传及推广,促进葡萄种植地区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玮燕继晔黄金宝等.葡萄溃疡病菌巢式PCR高效检测体系的建立[J].植物保护学报201239(5):479-480.

[2]张玮李兴红郭飞飞等.两种葡萄溃疡病菌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J].植物保护学报201744(4):636-642.

[3]宋雅琴陈爱军娄兵海等.广西桂中葡萄一年两收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中国南方果树201948(2):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