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视角下的精细化施工管理——以上海同济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会议厅改造项目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0
/ 2

设计视角下的精细化施工管理——以上海同济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会议厅改造项目为例

李彬

上海筑都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   200000

摘要:近年来城市发展进入对既有建筑的改造更新再利用阶段,许多改造项目受现存结构以及平面布局体系等诸多限制,设计及施工过程都更为综合、复杂。文章以同济大学管理学院培训会议大厅室内改造装饰工程为例,再现概念设计与实际施工的相互制约与协调,阐述设计师视角下的精细化施工管理全过程,倡导以设计思维指导施工管理,为更好的施工管理工作带来借鉴与启发。

关键词:设计视角;施工管理;精细化施工;建筑改造;室内装饰

一、视角转换

施工管理是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即为了完成建筑产品的施工任务从接受施工任务起到工程验收止的全过程中,围绕施工对象和施工现场而进行的生产事务的组织管理工作。传统的施工管理工作模式,施工管理者和设计师是泾渭分明的,施工管理者需要充分理解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再以此为依据对施工工作进行有序管理,从而保障施工过程顺利进行,最终实现设计效果。

然而根据诸多项目经验总结而知,这样的模式存在较多问题,总结如下:

1、施工管理者对设计方案的理解流于表面,未真正理解设计本身及其背后的设计逻辑。

2、设计师和施工管理者之间沟通不顺畅,不及时,影响了关键信息的传递,进而拖慢工程进度,影响最终实现效果。

3、施工管理者缺乏全局思维,难以正确应对施工现场突发问题,也就无法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施工方案。

基于此,我们在本项目中创新性地提出“设计师管理施工”的模式,委派设计师担任施工经理,参与从设计到施工落地的全过程。施工过程呈现出不同以往的过程特征,值得探讨借鉴。

二、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上海同济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办公区内,因业主需求,现将办公楼层尽端改作会议厅作科研教学及政府汇报之用。房间位于走道东侧尽端,西墙单侧双开门通向同层办公区,东侧以两扇单开门与疏散楼梯厅联系,南与办公室一墙之隔(图1),北侧三扇老旧窗户是房间主要采光来源,墙外便是内环高架,往来车辆的噪音给房间的使用带来一定的干扰。高架北侧是杨树浦港以及傍水而成的公园广场,高层带来较广阔的景观视野优势。

IMG_256

原装2

图 1

图 2

从项目既有条件来看,项目规模较小,现状复杂,可以预见设计精度反而会增加,这无疑会给施工管理工作带来更大挑战,具体还需视具体设计方案考量。

三、对设计的理解:权力空间下的视觉精确与感知平衡

3.1、限定

已有的定性空间对改造工程带来极大的困扰,大厦整体为框架结构,需要在单一围合空间内丰富用户体验。房间内部无柱,为会议厅的多功能使用提供良好条件,除却顶部横纵梁压低层高之外,近1米高的通风管道,贯穿于房间上空,局部层高显著压低。

3.2 层高

现有风管设备悬于房间南北向1/3处,局部净高只有2.68m,如果拉平吊顶,空间单一而缺乏活力,空间中水平元素过多,加强竖向空间的塑造才是空间平衡的关键。

3.3、吊顶

拱作为一种符号,在传统形式里常伴随仪式而生,其天生的方向性,引导着空间的序列与节奏。本设计利用拱协调了空间的复杂与矛盾,水平导向增强了房间的纵深感,而垂直面上,掩盖了顶界面于空间中被水平切割的事实。弧形的连续曲面,将原本闭合的围合界面无形放大,视觉延展性得以拓展,打破了空间的均质以及单一。

3.4、服务与被服务

受路易斯·康的服务与被服务空间理论启发,为了保持顶界面的平整与完形,设计在结合吊顶设计过程中,将喷淋、灯光、音响等设施与风管组团打包,形成设备结构梁,与之相对的另一侧横梁则包住空调送风系统。如此在几何秩序的建立下,形成ABABA的空间组织形式,而服务与被服务空间在有序的空间关系中被有机整合起来。(图3)

1

图 3

3.5、对称

设计以严谨对称的空间塑造出相对庄严稳重的氛围,以满足使用者对于空间庄重典雅的需求。

3.6、隐形

设计以漫射光源为主,以条状灯带取代面状光源,除拱顶灯带以及两侧射灯之外,四周灯带均以隔板遮挡,通过反射光柔和的打在拱顶以及地板上。拱顶在反射光的自然的形成面光源,在柔和的光线中营造出空间的典雅与自然。除了吊顶之外,其他部位也将隐形的方法发挥到极致,首先是对电线等设备线路的隐藏,通过地面予以覆盖。踢脚处灯带通过吸声板后空腔隐藏,隐形门的开合处。灯管线路用弹簧包裹,保护线路的同时,使得整体颜色材质一致。此外,北墙两面壁龛,起初作为对室内空间完整性不利的元素,现被转化为隐形收纳柜积极融入整体设计中。

3.7、材料

选材在项目施工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决策点,会议厅的声学、光学功能要求材质表面疏松多孔,业主对于空间品性的诉求决定了选材的古朴自然,此外空间的低矮局促需要明亮色来缓解。在一定经济造价的控制下,木质吸声板材带有的竖向肌理,以及木材自身所传递的厚重与温度被纳入首选。顶部吸声板采用了2.5mm厚白色亚光穿孔铝板,更具有防潮,抗虫,抗腐蚀,防霉不变形,易清洁,方便安装等优势。在吊顶的冲孔图案的选择中,梅花孔的选择使得空间更具活泼与轻盈。

四、施工管理:工序控制下的尺度精确与互动优化

由于项目的完成需要多方配合与协调,在设计之初很多无法预料的问题会在施工现场逐步暴露,建筑完成面的控制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在考虑一定的设计呈现效果之下,对于施工的预留空间有一定的把控,如此才可以灵活应对各种意外的出现。

这个层面的工作是传统意义上的施工管理人员无法胜任的,因为往往缺乏对设计的充分理解。我们在本项目中的思维转变的意义因此才更加凸显。

4.1 尺度

拱顶横截面的几何曲线由双轴尺寸确定,由于风管横梁与拱的对位关系,横梁的水平间距以及自身梁高尺度势必会对拱顶尺寸起着直接影响。横梁除却自身净高之外,其梁底还需考虑通风消防等设备留高。因此横梁的尺寸需仔细考量,对完成面的精确把握,才能避免现场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风管底部净高只有2670mm,预留电暖通等设备高90mm之后,层高已非常低矮,此时涉及的问题是:第一,墙面吸声板材的最长尺寸是2400mm,若选择最长板材,除却底部留高40mm需要对灯带作视线遮挡之外,踢脚板的高度将达180mm;第二,尽管预留了设备空间,但是在现场作业了解下,空间高度预留仍然过小,后期喷淋等设备的安装难度较大;第三,由于拱与设备横梁的衔接,此时梁底2580mm净高使得拱高只有500mm,整体形状扁塌,美观度较差。经过现场沟通,我们将梁底界面降落50mm后,梁底2530mm,问题虽然均得以缓解,但是空间层高明显低矮,已趋向逼近人体心理感知边缘,最终在各方权衡探讨之下,再次极限压缩设备空间高度,将已经做好的板底再次抬升25mm,至此,梁底2550mm,拱高550mm,踢脚150mm,一切才都达到了平衡(图4)。

分析图

图 4

4.2 光

报告厅本身由于光学、声学等要求,对空间封闭度要求较高,而北墙三面窗扇的自然采光将会对室内光环境有很大干扰。此外由于东墙两面单扇门与楼梯厅相通,间接的光渗透也是亟须解决的的问题。

通常而言,由于大多室内空间对于光学环境要求不高,且为了整体美观,窗帘盒与窗间墙界面会被收齐处理。然而由于窗帘布质的柔软,与墙面之间并非严丝合缝,其光线的渗漏使得问题依然未被解决。现场的窗帘盒前后经改动两次,两次皆因安装师傅未做有效沟通,完全依经验操作所致。第一次是由于窗帘盒与窗间墙平齐,第二次将面宽方向两端均推出200mm后,窗帘盒深度并未调整,其达200mm深的做法在这里与卷帘的尺度无法匹配。师傅是以拉帘窗的标准去安装,然而为了遮光的效应的最大化,卷帘窗帘在这里会更加合适,而卷帘对窗帘盒深度要求并不高。

4.3 完型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不仅是设计与现实体验的矛盾与调解,也不仅是各方的沟通与协商,也有施工操作过程中的许多误差与补偿。

工人在墙面龙骨安装的时候,为避免墙面凹凸不平,会利用激光仪准确定位。在这过程中,东侧墙面本肉眼无法识别的微曲差在激光下被显著放大,我们在现场指挥工人通过调整龙骨的宽窄以保证实际完成面的平整。为了延续室内对称的视觉效果,消防喇叭并没有在吊顶下安装,而是隐藏在了拱顶顶部。在此穿孔吸声板在起视觉遮挡的同时,也保证了实际的功能使用。此外,在实际安装时发现,两侧小拱的预留宽度并非一致,而为了拱的视觉对称,将风管两侧纸面石膏板双层处理后误差才得以解决。

五、小结

建筑工程从设计到施工落地并非一步到位,方案设计总是会在施工的过程中被不断驳回与矫正,在项目严密的精度要求以及有限空间操作的前提背后,各工序合作中出现的矛盾与复杂,体现的是设计与施工一直以来的权衡与博弈,最终是在不断的互动优化过程中才能达到统一。本次工程以设计视角介入施工管理过程,是我们一次新的尝试,这样的方式弥补了过往设计与施工管理分离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有待更多项目的检验与磨合。

参考文献

[1]冯仕达,张轲,侯新觉,孙宇.从概念到施工-张轲/冯仕达对谈[J].时代建筑,2018(01):76-82.

[2]易灵洁,塑形为光_金贝尔美术馆的摆线拱顶和光的设计[J].建筑师,187

[3]徐萌,金贝尔艺术博物馆的空间构筑简析[J].居舍,2020(12):4-5

[4]郑莹莹,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设计施工一体化应用问题及解决策略.房地产世界,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