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新课改同成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0
/ 2

我与新课改同成长

李永红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第二小学    472143

身为一线语文教师,新课改的实施,迫使我们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方法,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新课改的课堂不再是教师的独奏,而是师生的合奏,演奏主旋律的是学生,教师只是那个伴奏者! 同时,我们也要树立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相信学生,热爱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一下我的粗浅认识和做法:

一、挖掘教材,精心设计问题

大家都知道,在新课改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主体作用首先体现在问题的设置上。课改以来,我认真钻研,灵活挖掘教材,把书本上的知识目标梳理成一个个问题,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容易完成。然后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自学、交流、展示、对抗、质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任务驱动,并利用集体备课时间集体研讨,为上好不同类型的课打好基础,作好铺垫。

二、抓好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警示我们做事要具有计划性,更要具有前瞻性。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是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

指导学生预习要从低年级抓起,特别是实施新课改以来,学生只有经过有效地预习才能在课堂上大胆表达,精彩展示,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主要对预习提出以下具体要求:

一、读:读生字3遍(要求把字音读准);读课文至少3遍(要求读到字音准确,语句通顺、流利为止,难读的词语或长句子单独多读几遍);要大声读,有条件的可以录音自己听)。

二、标:给课文标出自然段(①②③④....)。

三、圈:圈出课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不是词语的就只圈生字。

四、写:认读每一课的二类字,会组词,并写在书上。给一类字写上拼音、结构、部首,组两个词。

五、查:可适当查查不懂的词语意思,或关于课文的人物或背景资料(查字典、上网、咨询家长或老师等)。

六、想:读完课文,你读懂了什么?如: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事?试着解答课后的习题。(要求多动脑筋,多阅读课文,并思考和理解。)

课前预习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质量的预习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听课效率,更可以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受益终身。教师要把自学方法教给学生,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把自主时间还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逐步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和探索能力,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抓好小组合作学习,凝聚团队力量。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更重要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做法是:

1.合理分工

我班现有学生32人,我按照学生的性别差异,性格特点,习惯爱好和学习能力,将全班学生合理搭配,组成5个学习小组(每组6或7人),每组选出一名组长,一名副组长,两名纪律管理员,一名卫生管理员和一名记分员。做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在公平的基础上各负其责,每件事都能找到负责的同学,让孩子们带着责任感和使命感去管理自己的小组,尤其是小组长的选择,我觉得每个小组的小组长一定要选择那种学习认真,自觉性比较高的同学,让他们在组内真正起到带头作用,小组长是一个小组的核心,一个做事认真负责的小组长能带领这个小组积极向上。我们班现在每天早晨检查课文背诵,检查作业都是由小组长来完成。

2.明确要求

在每次小组活动之前,我都会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等,让学生知道小组合作要求任务之后,小组长进行组织和分工,发言时要有顺序,尽量让不爱讲话的学生先说、多说,当一人发言时,要求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倾听,别人讲完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做就避免了学生乱说话和小组合作的盲目性,也使那些胆小,被动的学困生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体验自身的价值。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班的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更强了。

3.及时指导、评价

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期间,教师要多巡视,出现问题及时指导,如有的学生参与不积极,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有的学生胆小不敢发言,还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这时我就会具体指导,教育学生如何与别人沟通。

每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后,教师还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一方面是对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主要从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等方面进行。另一方面,是对小组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让学生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同时在组与组之间进行评比,看一看哪个小组的活动开展的最好,哪个小组的同学最积极主动、和谐,尤其更要多关注学困生是否积极地参与活动,让组长多些机会给他们发言表现等。对表现好的小组与个人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积分卡的奖励。

三、充分展示,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新课改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则是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一个平台。一直以来,我坚持使用我校启智“236”课堂教学模式来进行语文教学,尽可能的将课堂交给每一位学生。主要方法如下:

第一,大胆放手,耐心指导。在展示环节中,一改过去每节课都是优等生在发言的状况,规定每个学习小组的每个成员必须轮流上台展示,主讲或当小老师。要求孩子展示时站姿挺拔,精神饱满,侧身讲解,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语言表述有条理,善于运用肢体语言,放手让他们用各自喜爱的方式去尝试,去体验,然后耐心地指导他们用更全面的方法来改进,来创新。

在展示过程中,有表现得非常到位的,也有表现得特别欠缺的。但即使再展示不好的学生,也要静静地等待他们展示完,绝不中途打断。只要耐心地指导,放手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去尝试,去探索,去总结,只要让所有的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功便指日可待。

第二,多点奖励,少点批评。在教学中,我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态度,尽可能较多的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的真好!你懂得真不少!语音语调相当漂亮!真有创意!等等。并在教学当中及时发放积分卡,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实施新课改以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课堂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了,参与面广了,整个课堂气氛活起来了,学生体验到了“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课堂我主宰!”的乐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中,感受到参与课堂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在感受成绩的同时,我的课堂教学改革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如:课堂中部分学生不会倾听,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学内容难以完成,教学进度缓慢;课堂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能持久,小组之间因学生原因出现差异等,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课改永远在路上,我将在今后的课改工作中扬长避短,砥砺前行。

行走,不停的行走,我相信奇迹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