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好新形势下的铁路旅客伤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0
/ 2

如何控制好新形势下的铁路旅客伤管理

潘剑

哈尔滨客运段150000

摘要:在新形势下,我国铁路事业面临新的问题。为了能够让我国铁路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有关方面应当对于旅客受伤问题引起足够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相关工作实际水平,切实满足旅客合理需求。结合具体情况,简要介绍旅客伤产生基本原因,根据我国铁路事业发展特点,提出在新形势铁路旅客伤管理有效策略,对于提升广大旅客满意程度以及促进行业进一步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新形势;铁路事业;旅客伤;管理工作

引言

    在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过程中,我国铁路事业发展较为迅速,对于提升交通运输水平以及改善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条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是在铁路运输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很容易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旅客受伤。一旦出现旅客受伤问题,铁路部门往往要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很难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正因如此,为了能够让我国铁路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应当积极做好新形势下的铁路旅客伤管理工作,通过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将旅客受伤所产生的损失降至最低,让铁路事业能够更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

1铁路旅客伤产生的原因

铁路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每天承载着数以万计的旅客。然而,在铁路运营过程中,旅客伤害事件时有发生。这些事件不仅给受伤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痛苦,也对铁路企业的声誉和运营带来负面影响。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铁路旅客伤害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

1.1人为失误原因

人为失误是导致铁路旅客伤害的一个重要原因。旅客在乘坐列车时,若未按照安全规定行动,如擅自离开座位、攀爬车厢等行为,可能直接导致身体受伤。此外,铁路工作人员的人为失误,如操作不当、疏忽大意等,也可能导致旅客伤害事件的发生。

1.2设备故障

设备故障也是铁路旅客伤害的一个重要原因,列车的设备如制动系统、信号设备、车门等,若维护不当或出现故障,可能导致列车失控、晚点、停驶等,从而引发旅客伤害事件。[1]此外,车站的设施如站台、扶梯、电梯等若维护不当或出现故障,也可能导致旅客受伤。

1.3自然灾害原因

自然灾害是铁路旅客安全不可忽视的威胁之一。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一旦发生,往往会对铁路设施造成严重的破坏,进而影响到列车的正常运行,增加旅客受伤的风险。首先,地震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其破坏力极强,可能导致铁路轨道变形、桥梁坍塌、隧道堵塞等问题。在地震发生后,铁路部门需要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抢修,确保铁路设施的安全。然而,在抢修期间,列车可能需要晚点或停驶,给旅客的出行带来不便。此外,如果抢修不及时或修复不彻底,列车在运行时可能会发生事故,给旅客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其次,洪水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也可能对铁路设施造成破坏。洪水可能冲毁铁路路基、桥梁等基础设施,而泥石流则可能堵塞隧道、掩埋铁路线路。这些灾害发生后,铁路部门同样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抢修,以确保铁路设施的安全。

1.4不可抗力事件

铁路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承载着大量旅客的出行需求。然而,在铁路旅客运输过程中,不可抗力事件如战争、恐怖袭击、社会动荡等也可能对旅客安全造成严重影响。这些事件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给铁路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战争期间,铁路线路可能会遭受轰炸或破坏,导致列车无法正常运行,甚至发生脱轨、碰撞等严重事故。恐怖袭击则可能直接针对列车或车站,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社会动荡则可能导致铁路运营秩序混乱,旅客在旅途中可能面临被抢劫、被袭击等风险。

2提升新形势下的铁路旅客伤管理有效策略

2.1采取有效措施处理铁路旅客伤

铁路旅客伤病处理是铁路运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关乎旅客的安全与健康,也是铁路运输服务质量的重要体现。在列车运行过程中,旅客可能会因各种原因突发伤病,这时就需要铁路部门迅速、有效地进行伤病处理,以保障旅客的生命安全。[2]首先,铁路部门应该建立完善的旅客伤病处理机制。这包括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同时,还要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应急处理能力和专业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在旅客突发伤病时,迅速、准确地进行救治。其次,铁路部门应该配备专业的医疗设备和人员。在列车上,应该配备急救箱、氧气瓶等基本的医疗设备,以便在旅客突发伤病时能够及时进行初步救治。同时,还应该配备专业的随车医生或护士,他们具备丰富的医疗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为旅客提供有效的救治。此外,铁路部门还应该加强与地方医疗机构的合作。在旅客伤情较重或需要进一步治疗时,应该能够及时将旅客转送至附近的医疗机构,确保旅客得到及时、专业的治疗。同时,铁路部门还应该与医疗机构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了解旅客的救治情况,为旅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总之,铁路旅客伤病处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铁路部门应该建立完善的处理机制,配备专业的医疗设备和人员,加强与地方医疗机构的合作,同时加强旅客的安全宣传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在旅客突发伤病时,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治,保障旅客的生命安全。

2.2积极做好旅客的赔偿工作

在铁路运输过程中,旅客受伤的事件也时有发生,为了树立铁路部门的良好形象,在发生旅客受伤时要采取较为合理的赔偿措施。在这个过程要高度重视以下几方面内容:

首先要明确的是赔偿责任的认定。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铁路运输企业应当对旅客在列车上发生的人身伤亡承担无过错责任。这意味着,无论旅客受伤是否由于铁路运输企业的过错造成,铁路运输企业都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其次,要进一步明确赔偿的标准及范围,从某种角度上来看赔偿标准和范围是旅客受伤赔偿问题的核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按照以下原则和标准进行赔偿: 医疗费用:旅客因受伤产生的医疗费用,包括住院费、手术费、医药费等,应由铁路运输企业承担;误工费:旅客因受伤无法正常工作导致的收入损失,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按照规定进行赔偿;残疾赔偿金:旅客因受伤导致残疾的,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支付残疾赔偿金,具体金额根据残疾程度确定;死亡赔偿金:旅客因受伤不幸身亡的,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用于抚慰家属和弥补经济损失。

此外,旅客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要求赔偿其他相关损失,如交通费、住宿费、精神损失等。

2.3采取较为有效的管控措施

铁路部门应该加强对旅客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旅客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通过在车站、车厢等场所张贴安全宣传标语、播放安全教育视频等方式,向旅客普及安全知识,提醒他们注意乘车安全,避免在行车过程中随意走动、攀爬车窗等行为。在此基础之上,铁路部门应定期对车站、列车等设备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对于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应及时进行维修和处理,防止因设备设施故障导致的旅客伤害事故。

结语

铁路事业的高速发展对于提升各地区的现代化建设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这个过程中,作为铁路部门应当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避免旅客受伤现象的发生,让旅客拥有轻松愉快的旅途体验。相关人员对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旦旅客发生受伤现象,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同时积极赔偿损失,在某些情况下也要对于现阶段的管控措施进行不断升级和完善。相信在多方共同努力之下,一定能够积极做好新形势下的铁路旅客管理工作,让铁路事业焕发盎然生机。

[1]王博,陈森.我国铁路运输安全问题分析与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管理创新,2008(07)

[2]章勇,现代安全管理思想在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思考[J]上海铁道科技,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