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小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0
/ 2

如何看待小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

刘徐东

信宜市第三小学,525300

摘 要:目前,在小学校园里,普遍存在着一种学生喜欢体育运动,而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奇怪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现呢?笔者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小学生和体育教师进行访谈。从而了解到教学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内容设计不合理,学习兴趣不浓厚;方法不新颖,吸引力不够;组织形式传统,缺乏创新意识;手段过于陈旧,未能与时俱进;评价方式单一,欠缺多样化等因素等是导致小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主要原因。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阐述,引起体育同仁的重视和关注,在今后教学中,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创新,使小学生真正回归到体育课堂上来,释放孩子们的本性,享受体育课堂带来的乐趣。

关键词: 小学生 喜欢 体育 不喜欢 体育课 现象

前 言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他们的身心健康是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小学生成长环境不断变化,不断叠加的各种流行病毒的影响,让的小学生身心健康问题更加凸显。[1]青少年儿童能否身心强健、茁壮成长,关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2]虽然近10年来,小学生体质健康指标持续下降的态势终于得到遏制,有止跌回升的势头,但事实告诉了我们距离“健康阳光”仍有较大差距。那么如何缩短与“健康阳光”的距离呢?个人认为学校的体育课就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所以,在中小学的校园里,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怪现象,就值得广大体育教师去认真思考与研究,进而改变当前这种状况,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掌握科学锻炼方法,培养良好锻炼习惯。

一、导致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

(一)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

目前,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绝大部分体育教师都是只针对教学大纲内容来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在教学目标设计时,老师往往会忽略学生的认知水平、需求、兴趣、学习特点等学情情况,导致设置教学目标过高或者过低。既定目标过高,超出小学生的最高发展区,往往就会造成小学生产生挫败感,从而将丧失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目标就无法得到很好实现;相反,既定目标过低,不具有挑战性和难度,就无法引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即使达到既定目标,也不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更无法使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持续性的提升。

(二)内容设计不合理,学习兴趣不浓厚

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很多教师的课堂内容设计不合理,只是以教材为中心,没有以学生为本,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课程内容也没有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匹配,内容空洞广泛,所以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厚。另外,还有很多教师在体育课程的设计中,未能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相应的教学内容调整和设置,所以无法激起小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小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兴趣缺乏。

(三)教学主体不明确,课堂内容缺乏趣味性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虽然大部分教师有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但都是采取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的形式,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环节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合作基本没有。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推一下,走一步,缺乏主动迈步意识。课堂成为了老师一个人的舞台,不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导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脱节。

(四)组织形式传统,缺乏创新意识

目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不管年级高低,人数多少,都是以行政班为单位进行授课,以性别分组进行练习,教学组织形式相对固定、单一、呆板。在组织教学中,教师只片面强调教学内容和要求,练习次数等,没有注重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进度。大多数采用单调、重复和强制的模式,没有注重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的教学,忽略学生个体的差异,体能素质的差别,导致出现一部分学生“吃不透”,一部分学生“吃到撑”的现象。

(五)手段过于陈旧,未能与时俱进

在小学教学中,时至今天,仍有许多教师上课停留在原始阶段,教学手段单一陈旧,上课单靠一张嘴,不合理地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手段来进行整合辅助教学。由始至终,都是教师一个人在讲述和演示,根本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有部分老师采用一些简单的游戏融入到课堂中,但是仍然无法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欲望。

(六)评价方式单一,欠缺多样化

在小学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诸多教师的教学评价方式过于单一,欠缺多样性,多元化。仅仅以学习成绩简单评价学习效果,没有做到通过评价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励学生的学习行为,只是单纯的成绩对比评价,反而压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学习动机、弱化学习兴趣,甚至可能导致学生逐渐拒绝参与体育课堂的学习。

二、解决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问题的途径

(一)明确目标,突出重点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首先,要根据学段、年级、单元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年龄实际,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去设定本次课的内容。其次,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地体现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和策略都应该紧密地围绕课时目标,为实现课时目标服务。让学生由易到难地达成一个个设定目标,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愉悦与快乐。

(二)结合学情,合理设计

学习内容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发展需要,同时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相应的教学内容调整。可采用图片,视频,游戏等融合到教学内容中去,避免课堂的枯燥无味。通过合情合理设计引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课堂活动中去。教学内容设计要讲究实用性,考虑内容是否有用,能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能否满足学生对知识技能学习的渴望,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持续性学习的发展能力。

(三)教学主体明确,提升课堂趣味性

明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然后获得掌握技能的愉悦感。根据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特点,采用有趣的游戏,情境的教学比赛,或通过图片素材、教学视频等多种方式来提升体育课堂的趣味性,让小学生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喜欢体育课,也爱上体育课。

(四)组织严谨,注重差异

在一节体育课堂中,可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在进行小组练习时,尽量安排每一个小组都有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让他们通过组内合作互助来提升体育技能的学习。教师也要在练习的时候适当的进行纠错,同时鼓励每小组成员都要互相积极参与,积极互动。

(五)手段创新,与时俱进

在体育课堂中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有效的教学时间也十分有限。那么教师在设计一次课的时候,讲解要尽量清晰明了,时间简短,尽可能做到精讲多练。在课堂设计上,要巧用创新的教学手段,想方设法地引起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如:在课程开始时可进行有趣的导入,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各种多媒体设备,播放音频、视频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

(六)评价多元,克服单一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学生自评、师生互评及生生互评等评价方式。评价应该充满激励、关怀、导向的作用,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教师在开展教学评价时,要注意个体差异性与教学多样性、多元化的结合,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与方式的多样性、多元化,从而充分发挥出课堂教学评价对课堂教学效率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Z].2023.04.27.

[2]身心健康,最好的礼物——让运动陪伴孩子成长.人民日报[N].202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