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联产系统中热工控制优化方法与实践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1
/ 2

热电联产系统中热工控制优化方法与实践探索

尚新阳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张家口发电分公司 河北张家口 075000

摘要:热电联产系统(CombinedHeatandPower,CHP)是一种高效能源利用技术,通过在一次能源转换过程中同时产生电力和热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在热电联产系统中,热工控制优化是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本文将探讨热电联产系统中的热工控制优化方法与实践,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热电联产系统;热工控制;优化方法;实践策略

引言

热电联产系统作为一种高效能源利用方式,具有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等优势,在当前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热工控制优化是提升热电联产系统运行效率和性能的关键环节,其探索与实践对于推动热电联产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1热工控制优化在热电联产系统中的重要性

第一,节能减排。通过热工控制优化,可以有效提高热电联产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实现节能减排。合理调度发电、供热设备,优化能源利用路径,有效利用余热等手段,可以降低系统运行成本,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符合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第二,提升系统稳定性。热工控制优化可以实现热电联产系统各设备之间的协调运行,避免设备之间的冲突和过载,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通过智能控制和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数据,调整运行参数,预防和解决系统故障,保障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第三,综合能源利用。热电联产系统涉及电力、热能等多种能源形式,通过热工控制优化,可以实现不同能源之间的协同利用。比如利用锅炉余热进行蒸汽发电、利用废气余热供热等,综合利用资源,最大程度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第四,降低运营成本。优化热工控制可以降低热电联产系统的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减少能源损耗、提高发电效率、降低设备维护成本等方式,可以有效控制系统运行成本,提高综合效益。

2热工控制优化方法探讨

2.1负荷调节与优化

负荷调节与优化在热电联产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还能够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供能质量。在热电联产系统中,发电负荷和供热负荷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合理分配电力和热能产量,可以实现二者的协调管理,最大程度地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益。一方面,根据当时的用能需求,动态调整发电和供热负荷之间的匹配关系,确保系统能够及时、精准地响应用户需求。另一方面,借助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电热负荷预测和在线监测,以便做出及时的调整和优化。现代热电联产系统通常采用多种能源,如天然气、煤炭、生物质等,因此对多能源供应的优化至关重要。结合不同能源的特点和价格,制定灵活的供能比例,并借助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动态调整,可降低系统运行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举例而言,当天然气价格较高时,系统可以自动切换到使用其他替代能源,如生物质或余热,以达到成本优化和碳排放减少的目的。

2.2余热回收与再利用

通过采用余热回收技术和设计合理的热网布局,废热可以被有效转化为有用的热能,为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可持续、清洁的能源来源。余热回收技术是指通过各种方式捕捉和利用系统中产生的废热,将其转化为可用的热能。常见的余热回收技术包括烟气余热回收、废水余热回收、工业废热利用等。以烟气余热回收为例,通过在热电联产系统中安装热交换器,可以将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中的余热回收,并用于加热水源或再生产电力。这种技术不仅降低了系统的能耗,也减少了热能的浪费,实现了能源的循环利用。设计合理的热网布局是确保余热可以有效输送到需要的地方进行再利用的关键。一个优质的热网布局应考虑到系统各部分的热量需求、传输距离、热损失等因素,以最小的能量损失实现热能的输送和利用。通过合理安排管道走向、增加绝缘保温材料、设置隔热阀门等手段,可以有效提高热网的热效率和稳定性,确保余热利用的效果最大化。

2.3设备运行参数优化

通过对发电机组、锅炉等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优化调整,可以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性能,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与此同时,定期检查维护设备,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问题,可以确保设备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运行参数优化调整是指对设备的输入参数进行合理调节,以提高设备的效率和性能。对于发电机组来说,可以通过优化负荷分配,调整转速和负荷的匹配度,以及优化燃烧过程等方式来提高发电效率。对于锅炉来说,可以通过调整燃烧器的进气量、燃料供应量以及排烟温度等参数来优化燃烧过程,提高锅炉的热效率。通过运行参数优化调整,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得到提升,能源损耗降低,从而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也减少了环境污染。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定期的检查和维护。设备的定期检查可以帮助发现潜在问题,防止发生设备故障和停机事故。例如,定期清洗和更换空气滤清器、油滤器等可以保持设备的顺畅运行,定期检查和校准仪表设备可以确保读数的准确性。

3热工控制优化实践案例分享

案例名称:某市区热电联产系统热工控制优化实践

背景:某市区的热电联产系统是该地区主要的能源供应系统,涉及供热、供电等多个方面。然而,过去的运行中存在能源浪费、设备冲突等问题,需要通过热工控制优化来提升系统效率

实施步骤:

1.系统评估与规划。首先进行了对热电联产系统的全面评估,包括设备状况、能源利用情况、运行数据等方面的分析,为后续优化提供基础数据。同时,制定了优化规划,确定了优化目标和具体措施。

2.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针对系统中存在的能源浪费和设备老化等问题,进行了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例如,更新了部分锅炉设备,采用了高效节能的锅炉技术;更新了发电机组,提高了发电效率。

3.智能化控制系统建设。引入了先进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了对系统运行的实时监测和智能控制。通过建立数据采集平台和智能分析系统,对系统运行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4.能源利用优化。优化了能源利用路径,实现了不同能源的协同利用。例如,利用余热进行供热,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采用多能源供应策略,灵活调整电力和热能的供给比例,降低了运行成本。

5.员工培训与意识提升。进行了系统运行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了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意识。同时,加强了节能意识的宣传和教育,

结束语

热电联产系统中热工控制的优化方法与实践探索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通过对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热工过程的深入理解,结合先进的控制技术和优化算法,可以为热电联产系统的运行提供更高效、可靠和环保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冶兆年,韩恺,王永真,等.热电联产型共享储能的技经分析与市场机制研究[J].全球能源互联网,2024,7(02):190-200.

[2]李青山,郝勇生,翁方龙,等.甲醇重整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热电联产系统热力学分析与优化设计[J/OL].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11[2024-04-26].

[3]侯绪凯,孙荣峰,耿文广,等.基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热电联产系统的研究进展[J].化学通报,2023,86(12):1494-1504.

[4]王本法.关于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节约能源的策略探讨[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3,4(22):188-189+198.

[5]张钟,安吉振,潘佩媛,等.基于甲醇重整的燃料电池与有机朗肯循环耦合热电联产系统性能分析[J].动力工程学报,2023,43(08):1068-1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