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要”: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新课标背景下创新高中数学教学的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1
/ 2

“七要”: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新课标背景下创新高中数学教学的策略探究

王侨

(平昌中学实验学校  四川巴中 636400)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传统教育教学理念、模式、方法,有很多都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新课标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创新教学模式,不断加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高中数学是高中课程中被大多数学生公认的最有难度的科目之一,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学生思维模式采取创新的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此,文中立足新课标理念,重点就高中数学教学的“七要”创新路径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标;课堂教学;创新;策略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22)》指出:数学教学 “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高中数学教师应当把握新课标这一要求,找准学生、教师的互动发展特征,从该角度入手推进开展教学活动。这样才能找准高中数学教育教学的新思路,让学生徜徉数学海洋,让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开展,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升。显然,要实现新课标理念要求,就需要不断创新数学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综合运用能力,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此,本文就新课标背景下创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七要”策略进行探究。

1要立足内涵,创新数学教学理念

核心素养指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所应具备的一些优良的学习品质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具体到高中数学这门科目来说,核心素养的内容主要包括数学建模、直观想象、逻辑推理、运算能力、数学抽象以及数据分析六大方面,后文主要针对数学抽象、逻辑推理及数学建模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核心素养要求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以人为本,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而对于正在就读的高中生来说,在高中数学的学习阶段,每位学生都需要端正学习态度,学会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并逐步学会利用数学知识及数学思想来解决问题。

2要立足教材,创新引领学生自主探究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对象,是知识的载体。学生必须进入到教材之中,抓住教材中的每一个重点,形成对教材知识的整理和建构,这样教材才会将承载的知识传输给学生,学生在信息输入下才能实现有效学习。为让学生与数学教材之间发生互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材,建构知识框架,实现自主互动。高中数学教师就要借助预习环节,强调预习开展,让学生有场所、有机会接近教材,进行数学知识整理,数学知识框架初步建构。

如:在学习《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导学案:(1)预习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定义、范围以及斜率;(2)预习理解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计算公式;(3)预习探究思考:在直线坐标系中,只知道直线上的一点,能不能确定一条直线;(4)预习探究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一个山坡很陡峭,有时说坡度,这里的陡峭和坡度是说山坡和水平面之间的什么关系?

提出这样的导学任务,就能够给学生与教材互动以方向,保证学生与教材之间的科学互动开展。

3立足教学,创新教师备课方法

教材给教师一定的教学范围,给教师系统的教学方向。教师与教材的互动,能够让教师将教材所呈现的知识点更为系统的划分,同时能够让教师联系课外内容做教学补充。有效教学,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吃透教材”,做到对教材的高度艺术性利用。教师与教材的互动关键在于有效备课,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做加减法。

3.1做加法

教材由于篇幅有限,一些知识无法有效的呈现在教材上。尤其是一些经典的例题,或一些典型的解题思路,考试技巧等。教师可以在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适当补充,做教材延伸。

3.2做减法。教材所呈现的知识难易都有,需要教师找准教学重点。教师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设定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的方式将教材做分割,详细的当的进行讲解,必要时做减法,这样才能艺术性利用教材,避免全篇都是重点,浪费时间和精力。

4立足探究,创新突出学生主体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的活动,教师处于引导地位,学生处于思考地位。教师要尊重学生在高中数学课堂的主人公角色,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恰当的使用教学方法,驱动学生主动探究,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如:在学习“等比数列前 n 项和”时,为了调节课堂氛围,加深学生理解。教师就可以结合数学历史,创设对应情景“国际象棋的发明故事”,让学生研究西萨提出的奖赏“在棋盘的第一格子中放一粒麦子,在第二个格子中放两粒麦子,第三个格子中放四粒麦子,第四个格子中放八粒麦子”,这就能够让该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味,教师适当的引出等比数列前 n 项和知识点,教学水到渠成,师生深度互动。

再就题目解不等式:x2-x+6x2-3x-4 <0 时,我就先引导学生们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在学生解答的基础上再将原不等式(x3-3x-4)(x2-5x+6)<0 即(x-4)(x+1)(x-2)(x-3)<0,进而求不等式解集。通过这样的解法引导学生产生认知疑惑,调动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怎么做”。善用问题教法来达到教学目的,也能够顺利推进师生深度互动,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从而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5立足学习,创新引导合作学习

数学课堂是学生知识探究的课堂,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公地位,让学生能够合作探究,深化学生数学学习效果。高中数学教师就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尊重新课改下提出的“以生为本”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们合作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有生生互动的机会,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生生协同,合作探究,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合理划分学生小组,结合所学内容创设可探究性合作学习问题。

如: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我就让学生们小组合作,给学生提供剪纸材料,让学生们集思广益研究不同的位置关系。这样能够让数学课堂“活”过来,也是遵循新课标准理念要求,推动生生合作学习的重要举措。

6要立足实践,创新培养数学实践能力

高中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思想性的综合科目,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都有数学这门学科的影子。数学作为一项工具,其真正的学习意义在于能够被灵活应用于不同的场合及问题中。因此,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及数学建模能力。同时,还应将相关知识点与现实生活进行联系,激发学生们的数学思想及实践能力,引导他们利用不同的数学方法来处理问题,并在反复练习中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灵活应用程度。通过此类方法,能够帮助学生们在高中数学学习阶段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并最终成为优秀的实践人才。

7要立足思考,创新引导个性学习

高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能力、学习质量和理解程度等方面都存有大大小小的差异。因此,教师想要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与高中数学教学课堂相融合,设计一些能够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独立分析、判断的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活动。教师在备课环节挑选例题时,要充分考虑到现阶段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选择不同难易程度的例题,对能力不同的学生采取针对性的讲解方式,引导学生先进行自主思考,利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例题中的问题,对旧知识点进行巩固消化,在学生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教师再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增进师生交流。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阐述自己的意见和观点,选择自己惯用的解题方式,不要直接将自己的解题思路灌输给学生。通过这样的个性化思考学习,能强化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结束语

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全面分析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找到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通过建立多元化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使其核心素养得到强化。

参考文献

[1]俞树平.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资源,2022(12):50-51.

[2]杜晓玲.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甘肃教育,2019(24):181.

[3]马旭.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J].中国教师,2019(S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