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2
/ 2

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邓倩 明先通讯作者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肿瘤放化疗科护理单元, 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PICC(经皮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尤其在长期输液、化疗、肠外营养等领域。然而,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作为一项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本文旨在探讨影响CRBSI发生的因素,并对预防和治疗策略进行综述。通过文献回顾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感染控制措施的执行、导管材料的选择、护理操作的规范性、患者的基础健康状况以及导管留置时间是影响CRBSI发生的主要因素。此外,我们还探讨了抗生素封管、定期更换导管以及患者教育等预防措施的有效性。本文强调了多学科团队合作在预防CRBSI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基于循证医学的干预措施,以期降低CRBSI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PICC导管;血流感染;影响因素;预防策略;循证医学

引言

经皮中心静脉导管(PICC)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手段,在临床治疗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为长期输液、化疗、肠外营养等治疗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风险。CRBSI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后果,甚至死亡。因此,深入研究CRBSI的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导管材料、护理操作、患者健康状况等多个角度,探讨CRBSI的影响因素,并综述当前的预防和治疗进展,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一、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与危害

经皮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广泛用于长期静脉治疗的血管通路装置,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在临床实践中得到验证。然而,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作为其主要并发症之一,对患者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CRBSI的发生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还可能导致严重的临床后果,包括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CRBSI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发热、寒战、导管相关部位红肿、疼痛等局部症状,以及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等全身炎症反应指标[1]。在某些情况下,患者可能仅表现出轻微的非特异性症状,这增加了早期诊断的难度。此外,CRBSI的诊断通常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如血液培养)和影像学检查(如导管尖端的X线定位)。

CRBSI的危害性在于其可能导致的严重并发症和治疗上的挑战。败血症是CRBSI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病死率极高。此外,CRBSI还可能导致导管功能的丧失,迫使患者接受额外的导管更换或手术干预,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加重了医疗资源的负担。在治疗上,CRBSI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随着耐药菌株的出现,治疗难度不断增加。此外,CRBSI的发生还可能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影响其生活质量。预防CRBSI的关键在于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合理选择导管材料、定期进行导管维护和监测。在治疗上,除了抗生素治疗外,还需要对导管进行评估,决定是否需要拔除或更换。对于高风险患者,如免疫抑制患者或有复杂基础疾病的患者,应采取更为严格的预防措施。

二、影响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主要因素分析

无菌技术是预防CRBSI的关键。从导管置入到日常维护,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引入感染。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包括穿戴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使用最大无菌屏障技术等。导管的材料和设计也是影响CRBSI的因素之一。研究表明,某些特殊材料或涂层,如银涂层或抗菌药物涂层,可以降低感染风险。此外,导管的设计,如尖端形状、腔数等,也可能影响感染的发生。日常的导管护理同样重要。规范的护理操作包括定期更换敷料、使用专用的导管护理套件、避免不必要的导管操作等。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和规范操作对于降低CRBSI至关重要。

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对CRBSI的发生也有影响。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有糖尿病、恶性肿瘤、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感染风险较高。此外,患者的年龄、营养状况、皮肤完整性等也是影响因素[2]。导管留置时间越长,感染风险越高。长期留置的导管可能因为局部组织的刺激、生物膜的形成等原因增加感染的机会。患者及家属对CRBSI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患者教育应包括导管的重要性、日常护理、感染的识别和预防等。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执行力度也会影响CRBSI的发生。包括手卫生、环境清洁、医疗废物处理等。感染的微生物种类也是影响CRBSI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微生物具有不同的致病性,如革兰阴性菌和真菌引起的感染通常比革兰阳性菌更严重。

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对于CRBSI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包括医生、护士、感染控制专家、药剂师等在内的团队成员应共同参与CRBSI的管理。建立有效的监测和反馈机制,对CRBSI的发生进行实时监控,并及时调整预防措施,对于降低CRBSI的发生同样重要。CRBSI的发生是多因素、多环节的复杂过程。通过综合分析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显著降低CRBSI的发生率。未来的研究应继续探索这些因素的具体作用机制,并开发更为有效的预防策略。同时,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建立多学科团队协作机制,对于预防CRBSI同样重要。

三、基于循证医学的CRBSI预防与治疗策略

循证医学证据表明,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是预防CRBSI的关键。这包括在导管置入和维护过程中使用最大无菌屏障技术、穿戴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等。选择抗菌材料或涂层的导管可以降低感染风险。循证医学研究表明,银涂层或含有抗菌药物的导管涂层可有效减少细菌定植和生物膜形成。规范的护理操作,如定期更换敷料、使用专用的导管护理套件、避免不必要的导管操作等,对于预防CRBSI至关重要。循证医学证据支持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免疫功能状态、基础疾病、营养状况等,以识别高风险患者,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循证医学强调个体化管理的重要性。教育患者及家属关于CRBSI的风险因素、预防措施、感染的识别和报告等,可以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减少感染的发生[3]。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患者教育在预防CRBSI中的作用。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如手卫生、环境清洁、医疗废物处理等,可以降低医院内感染的风险。循证医学证据表明,这些措施可以显著降低CRBSI的发生率。

对于长期留置的导管,使用抗生素封管可以减少细菌定植和生物膜形成。循证医学证据表明,抗生素封管可以降低CRBSI的风险。对于长期留置的导管,定期更换可以降低感染风险。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在适当的时间点更换导管以预防CRBSI。建立有效的监测和反馈机制,对CRBSI的发生进行实时监控,并及时调整预防措施。循证医学强调持续质量改进的重要性。建立多学科团队,包括医生、护士、感染控制专家、药剂师等,共同参与CRBSI的管理。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团队协作可以提高CRBSI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结语

本文综合分析了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临床特点、影响因素及基于循证医学的预防与治疗策略。CRBSI作为一种严重的医疗并发症,其预防和治疗需多学科团队的共同努力和患者的积极参与。通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选择适宜的导管材料、规范护理操作、加强患者教育、实施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以及建立监测与反馈机制,可以显著降低CRBSI的发生率。同时,基于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测试的抗生素治疗,以及适时的导管管理,对于CRBSI的治疗至关重要。未来,我们应继续深化对CRBSI影响因素的认识,探索新的预防和治疗手段,以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参考文献

[1] 张华,李强. 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J]. 中国护理管理,2020, 20(2): 220-224.

[2] 王丽,赵敏. 经皮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与护理干预[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9, 27(6): 45-48.

[3] 刘洋,陈晨. 循证医学在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2021, 56(9): 1123-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