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降低手术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效果评价

/ 2

手术室护理降低手术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效果评价

陈伟珠1 肖佳2

  1. 深圳市龙岗区第五人民医院   广东  深圳     518111 
  2. 茂名市人民医院             广东  茂名     525000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对降低手术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重要作用和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的收集时间为2023.2-2024.2,50例均为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单双号法分成25例/组的对照组和试验组,护理模式各采用常规护理、手术室护理,组间对比项为手术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手术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示P<0.05,即两组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积极开展手术室护理可有效降低手术患者的手术压力性损伤发生危险,具有借鉴和全面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手术压力性损伤;手术室护理;常规护理

    压力性损伤具体指的是在强烈或长期的压力影响下,或在压力与剪切力共同作用的情况下形成的损伤,以手术器械到自豪的损伤最为常见,而软组织、骨隆突处皮肤是最容易发生损伤的部位。对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来说,手术本身就是一种有创的治疗方式,再加上疾病应先下,机体抵抗力、各重要器官免疫力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所以手术过程中、术后恢复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压力性损伤。临床实践发现[1],压力性损伤如果在术后72h内出现,那么主要就是源于手术室。若可以在手术期间予以优质、全面的护理措施辅助,则可对损伤的方式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本文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抽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作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23.2-2024.2的时间范围内收集研究对象,共50例,来源于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人,以单双号法为依据分成两组。对照组25例:15例男性,10例女性,51岁为最小年龄,72岁为最大年龄,(62.8±3.5)岁为年龄均值。试验组25例:14例男性,11例女性,52岁为最小年龄,73岁为最大年龄,(62.9±3.6)岁为年龄均值。临床资料方面未有明显不同,P>0.05,可公平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护理为选择: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访视,以便对手术情况和相关知识等进行讲解,提醒患者做好身心准备。手术过程中加强保暖,术后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严密监测。研究组以手术室护理为选择:(1)术前将科学、高效的评估体系建立起来并完善好,有利于对术后损伤的发生进行有效控制。以患者手术时间、体位要求、受压皮肤等作为依据做出综合评估结果,再结合患者的实际需求对完整、系统的手术护理体系进行设计,同时将危险因素评估表建立起来,要求培训考核取得合格成绩的护理人员来负责评估患者的工作。术前1d进行访视,综合评估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以危险等级为依据对不同护理方案进行选择,特别要关注患者个体差异的影响,确保护理措施的针对性、合理性;(2)注重护理课程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不同护理技能,促使其对正确摆放手术器械进行充分了解,知晓术中保温的相关注意要点,掌握压力性损伤的常见因素、症状表现、紧急护理措施等;(3)将手术室温度调整在22-26℃的范围内,对非手术部位进行包裹,冲洗及输注液体需要提前加温,维持患者37℃的体温。不可过多的使用消毒液或其他液体,以免对皮肤产生刺激引起压力性损伤;(4)防护用具需要合理使用,以软硬度适宜和具有良好透气性的为选择,确保局部皮肤、受压部位承受的压力明显减轻,啫喱垫与泡沫敷料配合是比较理想的选择;(5)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前需要对其进行全面查体,以判断其皮肤是否存在损伤情况,做好登记并将术前交接单填写好。手术过程中给予医生主动、积极的配合,实时监测患者体温、心率变化,确定不会对手术操作产生影响的前提下,间隔20min对受压部位进行1次按摩;术后同医师一起对患者皮肤进行检查,将受压处作为重点,记录皮肤受损的具体部位,选择针对性应对策略。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红斑、水疱、破损等皮肤受压情况,并对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进行统计。

1.4统计学处理

    临床数据的分析运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5.0,(%)表示并用x2值检验的项目为计数资料,P<0.05用以证明具备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试验组手术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明显,数据上的不同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表 1 对比手术压力性损伤发生率[n(%)]

组别

红斑

水疱

破损

总发生率

试验组(n/25)

1(4.00)

1(4.00)

0(0.00)

2(8.00)

对照组(n/25)

3(12.00)

3(12.00)

2(8.00)

8(32.00)

x2

4.5000

P

0.0338

3 讨论

    手术压力性损伤属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期间十分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在骶尾部的发生率最高,主要是因为进行手术操作时,患者必须长时间保持一种体位不能随意变动,再加上手术器械、麻醉剂等影响,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危险性

[2]。除此以外,患者行动不便的情况下,皮下脂肪与弹性纤维会相应的减少,如此一来皮肤弹性变差,也会增加压力性损伤的发生[3]。手术室护理在医院护理工作中是至关重要的一项护理内容,而手术压力性损伤发生与否事考核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4]。通过对科学评估体系进行创建,并加强规范体位摆放、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的培训指导、提供干燥的手术室环境、加强保暖、合理选择和使用防护工具、术前与术后做好随访等,可有效降低手术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可能,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病情康复[5]

    本次研究中两组进行对比的为手术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其中试验组远低于对照组,组间显示出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表明,手术室护理对降低手术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具有重要的预防和控制功效,值得采纳和普及。

参考文献

[1] 王希. 手术室护理降低手术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效果[J]. 母婴世界,2023(17):133-135.

[2] 杨显松.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降低手术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中的价值[J]. 康复,2023(6):29-31.

[3] 康燕,高颖.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改善手术压力性损伤的效果分析[J]. 健康之家,2023(2):159-161.

[4] 朱飞荣,闫俊萍.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降低手术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健|康必读,2023(10):173-174.

[5] 胡安红.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降低手术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中的应用[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3,21(16):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