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营养干预联合延续性护理在克罗恩病患者的家庭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2
/ 3

针对性营养干预联合延续性护理在克罗恩病患者的家庭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唐梦月

南京市第二医院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摘要】目的:探析针对性营养干预联合延续性护理在克罗恩病患者的家庭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克罗恩病患者,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针对性营养干预+延续性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低于对照组,BMI评分、SF-36评分、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0.05)。结论:针对性营养干预联合延续性护理可以改善克罗恩病患者的营养状态,疏解不良情绪,提高自护能力,利于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推广。

【关键词】克罗恩病;延续性护理;针对性营养干预;家庭肠内营养;应用效果

克罗恩病是一种肠道炎症性疾病,多在胃肠道末端回肠或者半结肠部位发病,以腹泻、腹痛、肠梗阻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并且多数患者通常会合并肠道外症状,如口腔黏膜炎、关节炎等[1]。因克罗恩病的病程迁延时间较长,且治疗后并发症较高,并伴有营养不良和吸收障碍,对患者的生命质量会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为了促进病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有必要实施更为有效的院外护理措施。延续性护理能够在患者治疗环境改变时满足护理需求,保证护理措施的连续性、协调性,提高预后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在克罗恩病治疗中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提出[2],进行延续性护理和营养干预有利于提高克罗恩病患者的预后效果,提高生活质量。故此,本次研究选取150例克罗恩病患者作为参考标准,探讨针对性营养干预联合延续性护理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克罗恩病患者,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男36例,女39例,平均年龄(31.35±2.57)岁;观察组75例,男38例,女37例,平均年龄(31.42±2.63)岁,两组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饮食建议、用药指导、口头宣教等。观察组实施联合护理,(1)针对性营养干预:选择富含高蛋白质、高能量、维生素的液体饮食或者营养补充剂,通过口服、胃管等方式进食;也可在家制作肠内营养饮食,选择米粉、鱼泥、肉泥、蔬菜汤等高能量、高蛋白质、低纤维食材后,使用搅拌机进行打碎,呈半流质状态或流质状态,便于胃肠道消化和机体吸收。针对需要摄入高脂肪患者,可给予富含短链脂肪酸、高脂肪的脂肪乳剂,增加机体对营养和能量的摄入。克罗恩病会干扰肠道吸收,造成机体内维生素、矿物质逐渐减少,因此,需要进行家庭肠内营养,给予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补充剂,保证机体营养所需。为了避免患者脱水,还需接受液体摄入,可选择水、果汁、无糖茶等液体。(2)延续性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之间进行建立认知评估,采用问答方式掌握患者对治疗知识、疾病知识、康复饮食、相关注意事项等方面的了解程度,明确患者的认知缺陷后给予针对性宣教,强化其认知程度;对患者的营养状态进行评估,定期检查血液、身高、体重等,以便掌握患者的营养状态,并且可以合理调整营养规划方案;通过微信平台使患者保持与医生、专业营养师的联系,对患者遇到的问题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同时也可监测到患者的营养状况,并且根据反馈信息内容,选择康复成功案例,通过微信交流讲解疾病康复经验、护理注意事项、自我护理技巧等,激励患者正面疾病;结合患者的营养需求变化和病情状态,适当调整营养方案,主要调整矿物质、维生素、脂肪、蛋白质、能量等营养物质的摄入量;使用肠内营养进行中也需要做好胃管护理,指导患者如何正确清洁胃管,观察胃管位置,若发现位置变化或者不适情况及时给予处理;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参与到营养指导教育中,使其掌握营养补充剂的配制方法和使用方法、饮食控制的影响以及症状和饮食两者之间的关系等知识,加强对营养的重视度;因疾病病程较长、疼痛不适等因素,患者会承担巨大的心理压力,继而出现诸多负面情绪,不利于院外康复治疗,对此,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如何控制情绪,学会使用音乐放松疗法播放舒缓的音乐,进行腹式呼吸练习和情景想象法,调节呼吸节奏,使放松身心,并给予心理支持,对负面情绪进行有效疏导,面对疾病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针对抑郁严重患者,家属需要及时了解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的具体原因,如病情恢复时间过长、疼痛感增加等,再使用肢体抚摸法、语言安抚法表示同情和安慰,逐渐开解患者,增加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对患者家属进行疾病宣教,告知家属支持和理解对患者营养状况的积极影响,嘱咐家属给予患者足够的支持和安慰,尽量参与到护理当中。

1.3观察指标

心理健康程度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3]、抑郁自评量表(SDS)[4]进行评分,分值与心理状态成反比;机体营养情况使用体重身高指数(BMI)进行评分,<17kg/m

2为分界值,分值越高与机体营养情况成正比;生活质量使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5]进行评分,分值与生活质量成正比;自护能力使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6](ESCA)进行评分,分值与自护能力成正比。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感染、营养不良、消化道出血、腹泻。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 分析数据,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理健康程度和BMI 评分

护理前,两组比较(P>0.05);护理后,组间对比(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心理健康程度和BMI评分(x±s,分)

组别

时间

SAS

SDS

 BMI

对照组

(n=75)

护理前

55.18±5.73

54.39±7.42

16.08±1.31

护理后

40.87±5.07

46.05±4.17

17.02±1.03

观察组

(n=75)

护理前

55.62±6.83

54.61±7.37

16.05±1.42

护理后

33.32±4.11

38.05±3.16

18.23±1.28

t/P 对照组(护理前后)

15.085/<0.001

14.915/<0.001

10.007/<0.001

t/P 观察组(护理前后)

16.512/<0.001

16.084/<0.001

12.85/<0.001

t/P 组间对比(护理后)

8.564/<0.001

10.248/<0.001

6.428/<0.001

2.2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前,两组比较(P>0.05);护理后,组间对比(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x±s,分)

组别

时间

精力

情感职能

躯体功能

认知功能

对照组

(n=75)

护理前

60.34±5.14

60.35±4.78

62.13±4.28

60.43±5.07

护理后

65.52±3.42

68.05±5.72

67.88±4.84

66.85±4.28

观察组

(n=75)

护理前

60.25±5.16

61.86±4.65

62.05±4.37

60.30±5.27

护理后

72.16±4.23

73.19±4.34

74.25±4.18

73.95±3.46

t/P 对照组(护理前后)

9.004/<0.001

11.625/<0.001

8.674/<0.001

8.764/<0.001

t/P 观察组(护理前后)

10.219/<0.001

13.854/<0.001

10.574/<0.001

11.052/<0.001

t/P 组间对比(护理后)

4.756/<0.001

5.187/<0.001

4.705/<0.001

5.628/<0.001

2.3自护能力评分

护理前,两组比较(P>0.05);护理后,组间对比(P<0.05),见表2。

表3  两组患者自护能力评分比较(x±s,分)

组别

时间

自我概念

自护责任感

自护技能

健康认知

对照组

(n=75)

护理前

23.12±1.24

15.84±1.96

35.32±1.79

56.47±1.38

护理后

25.49±1.46

18.48±2.45

38.05±2.41

59.25±1.60

观察组

(n=75)

护理前

23.08±1.27

15.91±1.88

35.27±1.86

56.52±1.34

护理后

30.57±1.52

22.37±4.60

45.73±2.26

66.29±1.58

t/P 对照组(护理前后)

10.275/<0.001

18.004/<0.001

17.445/<0.001

18.085/<0.001

t/P 观察组(护理前后)

12.052/<0.001

19.844/<0.001

20.915/<0.001

19.764/<0.001

t/P 组间对比(护理后)

4.736/<0.001

7.062/<0.001

11.528/<0.001

16.023/<0.001

2.4不良反应情况

组间对比(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分组

例数

感染

营养不良

消化道出血

腹泻

总发生率

观察组

75

1(1.33)

2(2.67)

0(0.00)

2(2.67)

5(6.67)

对照组

75

3(4.00)

4(5.33)

3(4.00)

5(6.67)

15(20.00)

X2

8.816

P值

0.024

3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克罗恩病的患病率也有所上升,该病会对患者的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消化道部位造成一定影响,并且也容易形成瘘管,导致肠道组织狭窄、肿胀、溃疡等,多数患者会因长期慢性消耗、腹泻等,而出现食欲减退、营养不良、贫血等情况,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尚无彻底治愈克罗恩病的方法,通常在发病后会选择非手术治疗方式改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发展,[7]。相关研究指出[

8],克罗恩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免疫系统异常、环境因素、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存在相关性。该病炎症时而缓解,时而复发,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躯体负担,并且因病程较长,容易产生厌倦情绪,传统护理不能及时掌握患者的健康状态,无法满足患者的院外护理需求,不利于控制不良反应情况,因此,有必要实施更为优质、全面的护理指导,以保证治疗效果。

常规护理的重心侧重于住院患者,针对出院患者的健康状态不能及时跟进,并且患者缺乏疾病相关知识,继而容易出现诸多不良反应,会严重降低治疗效果。延续性护理的重心为出院患者,属于一种家庭和医院的护理方式,可对出院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管理和监督,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状态,分析护理问题,为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增加治疗依从性,促使患者主动治疗[9]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AS、SDS评分明显更低,BMI、SF-36、ESCA等评分显著提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下降明显,这说明针对克罗恩病患者,针对性营养干预联合延续性护理营养营养的应用有利于疏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改善营养状态,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分析原因通过开展针对性营养干预,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增加对食物支持疗法的重视度,保证机体摄入足够的营养成分和能量,预防营养不良情况,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可减少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一定帮助。延续性护理开展中讲解相关疾病知识,可以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更多的疾病护理知识,能够增强患者的自护能力,并且,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进行心理疏导,指导患者学会控制负面情绪,减轻心理压力,保持稳定、愉悦的情绪,积极面对疾病;患者与与医生、专业营养师保持长期联系,有利于评估患者的疾病状态、营养情况,从而合理调整营养干预方案,保证营养的摄入,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也能够及时回答患者提出问题,增强自护责任感,时患者的自护技能的得到提升,能够进一步保障预后康复效果[10]

 综上所述,对克罗恩病患者实施针对性营养干预与延续性护理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得到明显改善,对患者自护能力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提升起到一定作用,患者营养状态也得到有效干预,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卢凌云,佘琬娴,黄彦霞,等. 延续性护理对克罗恩病患者生存质量与自护能力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58-60.

[2] 刘青. 针对性营养干预联合延续性护理在克罗恩病患者的家庭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妇幼护理,2024,4(3):748-750.

[3] 秦晓婷,徐金中,叶向红. 延续性护理对降低克罗恩病肠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2,7(46):90-93.

[4] 徐东燕,张晓雨,赵海剑,等. 基于个案管理的延续护理对克罗恩病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2020,10(5):226-229.

[5] 徐双双. 护理人员对克罗恩病患者家庭肠内营养管理行为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3,30(11):130-132.

[6] 陈嘉炜,陈红. 加速康复护理联合营养支持对克罗恩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20,27(10):142-144.

[7] 赵宝宁,杨丽艳,齐建丽,等. 运动护理干预对克罗恩病手术患者术后握力和恢复进程的影响[J].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2,37(9):1227-1230.

[8] 刘倩. 基于健康赋权增能理论指导的护理对克罗恩病患儿家长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13):2028-2033.

[9] 王谊,陈亚梅.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干预对克罗恩病患者鼻胃管家庭肠内营养效果的影响[J]. 中国护理管理,2019,19(8):1164-1170.

[10] 曹品娟,贾俊婉,王谊,等. 克罗恩病患者鼻胃管家庭肠内营养自我管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22,39(7):54-5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