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坻区“三辣”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2
/ 2

宝坻区“三辣”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邢辉

宝坻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天鹰椒”“五叶齐大葱”“六瓣红大蒜”并称为宝坻“三辣”,因品质独特优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过去一段时期,由于优势品种退化、技术应用欠缺等原因种植面积不断萎缩。近年来,区农业部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奋力打造具有宝坻特色的现代农业升级版,“宝坻三辣”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持续攀升、产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实现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种植面积持续提升。2019年“三辣”种植面积1.5万亩、2020年1.8万亩、2021年1.9万亩,年均增16.6%。2022年计划发展“三辣”种植面积3万亩。截止到目前,全区已完成大葱种植1.2万亩、大蒜种植8000亩、天鹰椒种植1.06万亩,超额完成了任务目标。另外辐射对口帮扶单位新疆喀什县天鹰椒外阜基地3万亩,玉田大葱外阜基地3000亩。

2.市场效益明显提升。“三辣”价格近年来持续走高,种植户收入、经济利润不断增加。从近两年的行情看,辣椒种植成本约为2400元/亩,亩产干椒约700斤,一般收购价格约为10元/斤,亩利润超过4000元,较2021年翻了一番;大葱近年来市场行情较好、价格攀升,种植成本约为4600元/亩,亩产1万斤,大葱收购价格3元/斤,亩利润可达到2万元,比2018年增长10倍以上;大蒜种植成本约为6000元/亩,亩产大蒜2.7万头,每头大蒜收购价格0.5元,亩利润达到6500元,较2020年增长25%。

3.种植效率持续提升。近年来筛选、优化了一批先进适用的机械化生产设备,重点示范了多项机械化新技术,“三辣”种植的机械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与传统人工种植相比,部分生产环节效率提高了10倍以上。目前,“三辣”产业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大葱产业的“农场+农户”托管服务经营模式,实现了“大农场”农机服务“小农户”,机械化种植率持续提升;大蒜产业新引进的播种机、分选机试用效果良好,与北斗导航、无人驾驶等技术结合使用,实现种植无人驾驶精准播种,机械化率达到了90%。

二、主要做法

为推动“三辣”产业振兴,区农业部门针对现状从问题入手,按照“政策引导、龙头带动、良种引领、机械推动”的原则,着重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坚持政策引导。为了推动“三辣”产业振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以天鹰椒发展为突破口,在贯彻落实国家、市级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出台了《宝坻区辣椒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分别从种子、秧苗、植保、农机、培训等关键环节进行政策补贴扶持,有效降低了种植户种植成本。二是加强保险支撑。全面推广成本保险,对基地种植户,充分用好用足市级保费补贴,有效保障了种植户的再生产能力。

2.坚持龙头带动。“三辣”种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小而碎”的情况,为了改善这一现状,一方面依托企业基础条件好带动能力强的优势,示范了麦辣套种、麦茬辣椒种植新模式,不但实现了“一地两产”,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而且解决了“三辣”作物倒茬轮作问题,同时保护了粮食安全生产政策。另一方面大葱“农场+农户”托管服务经营模式也取得了初步成效,带动托管农户30余户,托管面积1500余亩。

3.坚持良种引领。为了解决“三辣”品种退化、市场竞争力弱的问题,根据天鹰椒种植特性,对比抗病性、耐热性等综合性状,累计引进高辣高香新品种12个,市场销售优势明显。针对大蒜品种退化的问题,又启动了为期3年的“宝坻大蒜品种提纯复壮计划”,今年已进入第二年。截止到目前,全区6家基地新播种的气生鳞茎已全部收获完毕。大葱方面,引进铁杆葱新品种4个,弥补了“五叶齐”大葱产量不高等短板。

4.坚持机械推动。为解决雇工难、雇工贵的问题,围绕“三辣”机械化技术实施多个项目,重点试验示范了大葱种子丸粒化技术、大蒜种子包衣技术、北斗导航技术、机械化施肥铺膜、播种、收获等全程机械化技术12项,尤其是大蒜播种机、大葱移栽机、辣椒烘干机,都是在我区首次应用,彻底解决了我区“三辣”种植无机可用的难题。

三、存在问题

1.品种老化待改良。近年来,由于连续种植,“三辣”品种基因退化严重,抗逆性、抗病性明显减退,直接影响了“三辣”的产量和质量。比如:“五叶齐”大葱种子混杂严重,出现了“六叶齐”“八叶齐”大葱;天鹰椒椒果大小、颜色不整齐,外观不漂亮,辣度不高;六瓣红大蒜蒜头越种越小。

2.规模化程度待提升。缺少种植大户和集中连片地块,存在种植面积“小而碎”的问题;又因存在与粮食“争地”的问题,导致种植面积扩大困难。同时,由于规模化种植面积较小,导致机械化作业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三辣”产业的发展。

3.标准化生产待规范。种植户仍然以粗放式经营为主,从品种选育、栽培管理到贮藏、加工、销售,还没有形成标准化体系,导致“三辣”产品标准化程度较低、产品品质不高、竞争力不强。

4.品牌价值待挖掘。与山东章丘大葱、河南金乡大蒜等相比,品牌认可度仍然偏低。一些经销商挂以其他产地,“贴牌”销往京津市场,自身品牌价值未体现。

5.产业链发展待延伸。一是贮藏模式落后。由于缺少恒温贮藏设备,产品腐烂、霉变、增产不增收现象时有发生,干蒜易空瘪、损耗较大,与外地干蒜相比市场竞争力不足。二是精深加工落后。宝坻“三辣”多为鲜品、零散销售,少量进行初加工,深加工极少,品牌化销售程度不高。三是文化价值开发不足。对传统栽培技艺、历史文化故事的宣传、文创产品的设计、保健休闲功能的开发等均尚未开展,制约了产业综合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6.营销方式待优化。目前宝坻“三辣”多是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人际”营销,大部分农户仍是“坐收坐卖”,在借助自媒体、直播带货等渠道平台进行系统包装、专业运营上还有较大空白,营销渠道没有完全打通。

四、发展建议

1.优化三辣品种。一方面与科研院所对接,引进优质高产“三辣”新品种,并筛选出一批适宜宝坻种植的“三辣”新品种。另一方面对原有“三辣”品种进行提纯复壮,通过培育“新”字号,做强“老”字号,全面优化调整“三辣”品种结构和产业结构,实现优质品种的全覆盖。
    2.提升三辣品质。全面推进“三辣”标准化种植,建立产品质量监管体系,推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和追溯管理制度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三辣”产品品质。
   3.规范三辣生产。研究制定实施宝坻“三辣”地方标准,实现从品种、栽培方式、分类包装到贮藏运输全程标准化管理。

4.重塑三辣品牌。通过对宝坻“三辣”特色农产品品牌统一产品包装、统一品牌标识,将宝坻“三辣”培育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品种多样、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完成宝坻“三辣”“津农精品”区域公用品牌认定,提高品牌影响力。

5.延深三辣链条。完善配套冷库等贮藏设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拓展宝坻“三辣”产业增值空间为重点,积极引进以“三辣”为原材料的深加工企业、冷链物流企业等,以加工企业带动产业效益提升。深入挖掘宝坻“三辣”在医疗保健、历史文化等领域的内涵与价值,打造鲜食产品、加工食品、保健产品、文化产品等创意产业。

6.优化三辣营销。壮大传统营销网络,积极培育扶持营销队伍,改善传统经营模式,建设互联网销售平台。同时建立“三辣”市场交易中心,配套现代化交易设施,实现线上与线下交易相结合,提高宝坻“三辣”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7.充盈三辣资金。一是统筹现有涉农补贴资金,以项目资金的形式对“三辣”品种研发和种植农户进行资金补贴;二是引入金融活水。引导银行金融机构优先为“三辣”生产加工企业提供融资贷款。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