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超高层项目穿插流水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2
/ 2

BIM技术在超高层项目穿插流水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王浩、孙嘉祥、祝敏波、田腾龙、姚大康、康帅阳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 陕西省 西安市 7154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住宅建设在向着超高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势不可挡。这种转变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包括但不限于紧迫的工期、作业种类的多样化、施工参与工种的增多、组织上的复杂性、效率的低下、资源消耗的加剧以及安全隐患的增多等。BIM技术的引入,不仅促进了施工作业的信息化,还使得穿插流水施工模式得以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实现作业流程的高度集成和并行执行。因此,本文将对BIM技术在超高层项目穿插流水施工中的应用要点进行研究。

关键词:BIM技术超高层项目穿插流水施工应用

前言:通过BIM技术在超高层项目穿插流水施工中的合理应用,这种高度集成的管理方式,不仅可以显著降低项目的成本,还可以提升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从而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因此,施工单位必须掌握BIM技术应用要点,对建筑行业施工管理模式的一次根本革新,为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开辟新的路径。

一、BIM技术在超高层项目穿插流水施工组织机构中的应用要点

BIM技术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工具,能够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带来革新性的变化。通过项目管理平台结合BIM的三维可视化能力,项目参与者能够更直观地掌握到项目的进展状况、质量控制、安全情况以及施工过程的详细记录。这一点对于快速掌握项目的实际执行情况,以及解决施工过程中因涉及多个专业领域而出现的协调问题尤为重要[1]。采纳和应用BIM技术,结合BIM信息管理系统,再辅以流水作业的施工管理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集成化和信息化,从而提升了效率和质量。在超高层建筑的流水施工管理中,研究并实践BIM技术的应用,成为推动建筑行业向信息化、现代化、集成化发展的关键步骤。
    构建BIM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协调和统筹不同施工项目的需求,确保各个项目环节的顺畅衔接。针对超高层建筑工程的特殊性,建议在各参与方中指派负责BIM的专职人员,组成一个由总包和分包双方BIM负责人组成的项目BIM团队,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对BIM信息管理的细节性控制。这样的做法将BIM管理技术贯彻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确保多个子项目能够并行、稳定且顺利地推进。BIM技术的高度集成和信息化特性为工程项目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管理视角。通过可视化的三维模型,项目管理者不仅能够实时监控工程的施工状态,还能够预见并规遍潜在的风险,提前进行调整和优化。这种技术的应用加强了项目间的沟通与协作,确保了信息的准确传递和实时更新,降低了误差和延误的风险[2]
    实践中,BIM技术的引入不仅仅是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效率,更是对建筑行业传统施工管理方法的一大突破。它代表了一种面向未来的、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案例的累积,BIM技术将成为推动建筑行业进步的一个重要力量,带动整个行业向智能化、精细化管理迈进。在这一过程中,建筑行业的各个参与者——从设计师到工程师,从承包商到项目管理者——都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这一新兴技术,以充分发挥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潜在价值,共同推进行业发展至一个新的高度。

二、BIM技术在超高层项目穿插流水施工工序组织中的应用要点

(一)土建施工

在土建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采用穿插式施工模式结合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为工程管理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解决方案。这种做法能够实现对施工区域的作业划分和潜在的交叉作业问题的可视化展现,通过对不同施工计划的选择和比较,确保选择出既符合质量要求又具备可行性的施工方案。BIM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允许对施工现场的具体条件进行详细的模拟和预演,使得在工程设计阶段就能够识别并解决设计上的瑕疵和施工上的不合理之处,通过这种动态分析进一步增强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尤其在住宅建筑主体结构和外墙PC(预制混凝土)吊装施工、以及支模工作阶段,使用如Navisworks这样的软件工具,能够对建筑物的内部结构进行深入探索,并且能够虚拟模拟起重设备的操作情况。这一过程中,软件可帮助施工人员提前识别在PC构件吊装时是否会与其他施工活动在空间上产生交集,不管是在横向还是纵向。倘若在模拟中发现有交叉发生,施工团队可以立即根据土建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然后据此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协调。这一过程不仅提高了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同时也确保了施工的顺利进行,避免了可能的时间延误和成本增加。

(二)水电安装

在选择施工方案的过程中,利用BIM技术配合计算机软件系统展开工作,可以有效创建出符合需求的BIM机电模型。特别是针对地下机电系统的安装,重要的是构建一个与实际施工环境相吻合的三维模拟环境。通过应用Revit软件,可以特定隐藏某一类机电设备,并将模型导入到Navisworks软件中进行进一步的操作,比如检测在隐藏某类管道(如风管或水管)时,另一类管道所占据空间的具体大小及其布局情况。Navisworks软件的使用,为施工准备阶段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它允许用户增加视角、创建工作集,并安排不同的机电设备安装顺序,进而制作出施工动画。这些动画不仅帮助项目团队直观地看到各安装步骤和成品,还能有效地识别并确定出最合适的设备安装顺序

[3]。通过这一过程,可以确保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各种设备根据先后次序与工作面的布局进行精确安装,极大地实现了设备管理的精细化。这种做法以其高度的精确性和可视化的特点,显著提高了施工方案的选择效率和准确性。通过模拟不同的安装情景和顺序,团队能够在施工开始前就预见到可能出现的冲突和问题,从而提前做出调整和优化。这些前期的准备工作,不仅确保了施工过程的顺畅和效率,也降低了项目延期和成本超支的风险,最终达到了优化施工管理和提高项目质量的目的。

三、BIM技术在超高层项目穿插流水施工进度计划编制中的应用要点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对施工进度的精准控制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借助BIM技术的应用,项目管理人员能够获得一种更全面和动态的方式来展现施工过程中的各种作业面的交叉和分配状况。这使得项目团队能够进行更加合理的分析,并据此制定或调整施工进度计划,从而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BIM技术的广泛应用,显著加快了施工进度控制的精细化和智能化发展。管理团队可以通过这项技术,从多个维度对可能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利用BIM技术的强大可视化功能,项目团队能够清晰、形象地呈现出施工过程中交叉作业、平行作业和同步作业等方面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这不仅有助于确定整个工程的总工期,还能够识别出项目的关键路径。
    此外,一旦发现实际施工进度与之前制定的计划有出入,项目管理人员就可以立即采取行动。利用BIM技术提供的详实数据和可视化图像,管理团队能够迅速识别问题所在,并对施工计划做出相应调整,以确保施工进度与计划保持一致。这种动态的进度调整机制,不仅保证了工程项目能够按时完工,还有助于确保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最大化。通过BIM技术在施工进度控制中的应用,建筑行业能够体现出更高水平的项目管理能力。项目管理团队可以更加灵活地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有效避免或减少工期延误和成本超支的风险。此外,BIM技术还为项目各参与方提供了一个共享的信息平台,促进了沟通和协作,使得所有相关方都能够即时获取最新的项目信息,从而共同推动项目顺利实施。BIM技术在施工进度控制上的应用,不仅使得项目管理更加精细化和智能化,还增加了项目透明度和团队协作的效率。这种技术的引入,是建筑业向着更高效、更科学的管理方式迈进的一个重要标志,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结语:通过BIM技术,管理人员能够更清晰地监控施工进度,有效规划施工现场,从而使得项目管理变得更加高效、直观。此外,这种结合了标准化、工业化及信息化元素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已成为当前建筑施工领域的必然趋势。同时,通过引入穿描流水施工模式及BIM技术,现代建筑项目管理的面貌被彻底革新。这种创新不仅优化了项目执行效率,也提升了管理的准确性和便捷性,标志着建筑行业向着更加高效和科技化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王剑.BIM技术在超高层项目穿插流水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建设,2023,(04):126-128.

[2]冯自红.BIM技术在超高层住宅穿插流水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标准化,2017,(18):178-179.

[3]冯为民,胡靖轩.BIM技术在超高层住宅穿插流水施工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6,45(06):6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