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问题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2
/ 2

新形势下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问题的探究

陈俊弛  张游

徐州市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心  221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农田水利建设明显提速,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以及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但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变化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数量增加,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运行管护等问题日益提上日程,经历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管护机制创新探索之后,各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基于此文章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问题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型农田水利;管护问题

一、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的现状

1.1设施老化,维护意识薄弱

我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许多农田水利设施都是上世纪兴建的。受限于当时的经济和技术条件,这些设施的建设水平较低。多年运行下来,设备设施普遍存在老化问题。加上后期维护意识薄弱,很多工程出现坍塌、淤积或荒废现象。例如,一些地方政府在建设水利工程时高度重视,但竣工后却鲜有问津,导致维护与管理意识十分薄弱。

1.2管理维护服务机制不完善

目前,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维护服务机制尚不完善。这些工程通常由国家主导建设,建成后由地方政府及受益人共同维护管理。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权责不明晰的情况。很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和管护由乡(镇)水管站代管,但水管站在人力、财力和权力上都相对较弱,难以高水平完成管护任务。这导致工程设施更换不及时、人为损坏、丢失的情况时常发生。

1.3运行与管理经费不足

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运行和管理需要一定的费用,这些费用主要来源于国家和地方财政补贴。然而,由于农村地方财力有限,对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往往不足。在工程建设资金投入上,国家和地方财政补贴仅占整个工程总投入的百分之五十左右。资金短缺不仅影响水利工程的质量,还导致后期的管护工作难以顺利开展。一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因损坏而寿命缩短,甚至荒废。

二、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的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以加强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

2.1加大技术投入,提高建设质量

在新形势下,应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技术研究和创新投入,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改进建设质量,提高工程设施的使用寿命。通过引进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提升设施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2.2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应建立健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完善维护和管理工作的流程。通过制定专门的管理规则,定期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检查、维护和修缮,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同时,加强对工程设施的日常监管,防止人为损坏和丢失。

2.3增加资金投入,保障管护经费

为了保障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管护,应增加资金投入。当地政府和相关企业可以出资资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营、维修以及管理等方面的费用。这些费用可以通过政府资金、信贷贷款、企业捐赠等方式实现。同时,应建立专项资金账户,确保资金专款专用,避免被其他项目占用或挪用。

2.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参与意识

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农民普及水利设施管护的知识和技术。同时,鼓励农民积极参与水利设施的管护工作,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2.5建立专业的管护队伍

针对当前管护人员数量不足、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应建立专业的管护队伍。通过招聘专业人才、加强培训等方式,提高管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同时,明确管护人员的职责和权利,建立完善的考核和激励机制,确保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管护工作中去。

三、进一步深入探究与补充

3.1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管护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考虑将信息化手段应用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中。例如,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控系统,实时监测设施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同时,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设施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预测,为管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2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减少设施负担

针对水资源紧缺的地区,应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这不仅可以降低农田水利设施的负担,延长其使用寿命,还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3.3建立区域性的水利设施合作机制

在相邻地区之间,可以建立水利设施的合作机制,共享资源、技术和经验。通过区域性的合作,可以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提高水利设施的抗灾能力。

3.4.强化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引导。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为水利设施的管护提供法律保障。

3.5开展农田水利设施普查和评估

定期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普查和评估,了解设施的运行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管护措施和改造计划,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效益发挥。

3.6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水利设施管护

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通过市场化运作,吸引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到水利设施的管护中,提高管护的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

四、拓展与前瞻性思考

4.1构建智能农田水利系统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未来可以构建更加智能的农田水利系统。通过安装智能传感器、控制系统和数据分析平台,实现农田水利设施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例如,根据土壤湿度、气候条件等自动调整灌溉计划,减少人为干预,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4.2发展生态农业与水利设施相结合

生态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农田水利设施可以与生态农业相结合,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例如,通过合理的灌溉和排水系统设计,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可以利用生态沟渠、湿地等自然净化功能,处理农田排水中的污染物,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4.3建立农田水利设施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

针对农田水利设施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如自然灾害、设备故障等,可以建立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通过定期的风险评估和实时监测数据,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农田水利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

4.4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与管护是一个全球性的课题,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各自的经验和做法。因此,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定期举办国际研讨会、培训班等活动,分享各国在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方面的经验和成果,共同推动全球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

4.5培养专业人才与提高农民技能

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持,因此应加大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提高农民的农田水利设施使用和维护技能也非常重要。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编写实用教材等方式,提高农民对农田水利设施的认识和操作能力。

4.6探索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

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与管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应探索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除了政府投入外,还可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与管护。例如,通过公私合营(PPP)模式、发行农田水利债券等方式,筹集更多的资金用于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与管护。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问题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为了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加大技术投入、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宣传教育和建立专业的管护队伍等对通过构建智能农田水利系统、发展生态农业与水利设施相结合、建立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培养专业人才与提高农民技能以及探索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等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推动农田水利事业的持续发展,通过全面提升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水平,为农业生产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马宝彦.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体制探析[J]山西水利,2018,34(08):13-15.
    [2]孙永霄.当前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河南农业,2018(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