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疾病发病机制与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2
/ 2

痛风疾病发病机制与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张韦方雅莉通讯作者

新疆四七四医院   830000

摘要:本研究综合分析了痛风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尿酸代谢失调,肾脏对尿酸排泄功能下降,以及引发痛风关节炎的炎症反应等。在治疗策略方面,首选柯替尼和必妥珠单抗,有效降低尿酸水平和改善病人状况,临床疗效显著。同时,注重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尤其是控制饮酒、低嘌呤饮食也是配合药物治疗的重要环节。现有的研究成果为痛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考和选择,但是痛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揭示,需要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痛风发病机制; 尿酸代谢; 痛风治疗策略;

引言

痛风是一种常见的病,主要是因为人体里的尿酸太多,让关节非常疼痛,影响生活。全球每100个人里,就有1-2个人有这个病,还在增加。虽然有一些药物像柯替尼和必妥珠单抗可以帮助治疗,但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所以,我们需要找到新的治疗方法。同时,改变生活和饮食习惯也很重要。现在,我们正在研究痛风是如何形成的,并找出更好的治疗方法,希望解决这个大问题。

1、痛风疾病发病机制概述

1.1 尿酸代谢失调和痛风的关系

痛风是一种尿酸代谢异常引起的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尿酸代谢失调是痛风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与体内尿酸生成和排泄之间的失衡密切相关。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在正常情况下由鸟嘌呤核苷酸催化酶(XO)在女性体内生成,而在男性体内主要由黄嘌呤核苷酸催化酶(HPRT)生成。痛风患者体内嘌呤代谢产物堆积,导致尿酸生成过量,尿酸浓度升高,使尿酸在关节和其他组织中结晶沉积,引发痛风炎症反应。尿酸的排泄主要通过肾脏完成,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和分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痛风患者存在肾脏对尿酸排泄功能的改变,导致尿酸排泄减少,尿酸在体内滞留时间延长,加剧尿酸浓度的升高。尤其是肾小管重吸收过程中尿酸转运体的异常表达以及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使尿酸的清除能力降低,从而增加了尿酸结晶的风险,促进了痛风的发展。

1.2 炎症反应在痛风关节炎中的角色

痛风关节炎是痛风的主要表现之一,其病理特点是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软骨和滑液中,引起慢性炎症反应。尿酸结晶激活炎症介质,如白细胞趋化因子(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引发关节腔内的炎症反应,导致关节肿痛、红肿、热痛等症状。炎症反应的持续存在会诱导滑液中其他炎症细胞的聚集,加重关节损伤和疼痛。研究表明,尿酸的生成增加和排泄减少是痛风发病的重要原因,尿酸代谢失调会导致尿酸在关节和其他组织中的沉积,进而引起炎症反应和痛风关节炎的发展。深入研究尿酸代谢异常的机制,有助于寻找更有效的痛风治疗方法和预防策略[2]

1.3肾脏对尿酸排泄功能的改变和痛风的发病

肾脏在尿酸代谢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该脏器可以分泌大量的尿酸,对维持血尿酸水平稳定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当肾脏的排除功能异常时,将无法有效地清除血液中的尿酸,此时,血尿酸水平就会上升,进一步诱发痛风的发生。具体而言,尿酸在肾小球滤过后,约有90%会被肾小管再吸收回血液中,剩下的10%随尿液排出体外。若肾小管对尿酸再吸收或排泄功能发生改变,就可能导致尿酸水平上升,进而诱发痛风[3]

2、痛风的治疗策略研究

2.1 药物治疗策略 柯替尼和必妥珠单抗的应用

目前,药物治疗是痛风疾病的主力治疗方式。其中,柯替尼和必妥珠单抗是近年来有研究的新药。柯替尼是一种非选择性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用于降低血尿酸水平,治疗痛风。该药在临床生化参数中表现优异,能有效改善血尿酸水平,从而减少痛风攻击。必妥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抗体,针对在痛风病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白介素1β。虽然这两种药物都对治疗痛风具有重大意义,但目前对于其长期用药的副作用尚不完全清楚。研究人员正在积极研究药物治疗适应症的延伸应用,不断探索新药物以提高痛风患者的生活质量[4]

2.2 饮食和生活方式在痛风治疗中的重要性

与药物治疗相比,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治疗痛风的预防策略。痛风病患者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对该病的发病有重要影响。研究显示,高蛋白饮食和酒精摄入量是痛风的主要诱因[5]。痛风患者应降低高嘌呤食物摄入,如内脏、海鲜等,并需要进行充足运动以控制体重。 这是因为过重的体重可能导致尿酸水平上升,从而诱发痛风。现代社会,众多泛滥的不良生活习惯已让痛风在一些年轻人中开始出现。有必要在痛风病患中推广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以降低新的痛风患者数量。病患的教育、指导也成为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任务。健康的饮食结构和适量的运动,不仅可以降低血尿酸水平,还可以改善身体总体状况,预防其他相关的慢性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整体来看,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在治疗痛风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尽管药物治疗可以快速降低血尿酸水平,控制痛风发作,但必须注意其可能的副作用,并进行专业医师指导下的科学用药。配合健康的饮食习惯及合理的生活方式可使治疗效果更佳,降低病患的复发率,并提高生活质量。

结束语

本研究全面梳理了痛风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通过探究尿酸代谢失调、肾脏排尿酸功能下降及痛风性关节炎的炎症反应等方面,提出了以柯替尼和必妥珠单抗为主的治疗策略,并强调了饮食与生活方式调整的重要性。然而痛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揭示,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期在充分理解痛风发病机理的同时,也能寻找到更加适合的治疗方案。本研究为痛风治疗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对未来痛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许砚秋,唐嘉琪,李飞燕,李成荫,吴斌.影响痛风发病与疗效遗传机制的研究进展[J].现代医学,2021,49(10).

[2]龙振华.痛风的发病机制与临床治疗进展[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19,(01).

[3]田梦昕赵义.性激素参与痛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新医学,2023,54(07). 

[4]  李笑石,秦越.  影像学技术在痛风诊断及疾病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3,  22  (03):  311-318.  DOI:10.16150/j.1671-2870.2023.03.17.

[5]    孟菲.    痛风患者症状群评估量表的编制及应用研究[D].    青岛大学,    2023.     DOI:10.27262/d.cnki.gqdau.2023.002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