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你了解多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2
/ 2

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你了解多少

刘婷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重庆市沙坪坝区 400030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一种治疗手段,积极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并让患者尽可能地正常进行各种生命活动,对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有着很大意义。但是,慢性肾衰竭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时,不仅治疗周期长,还会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因此,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接受有效的护理干预,并常自我护理管理,才能够让患者能够坚持血液透析治疗,从而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以减少疾病对患者正常生活产生的影响。

1.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CRF),指的是患者因慢性肾脏疾病长期的影响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并伴随着代谢紊乱和各种临床症状的一种综合征,病程超过三个月,具有渐进性和不可逆性。根据患者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程度,可将慢性肾衰竭分为5个阶段:1期:肾小球滤过率≥90ml/min,肌酐正常,此时患者体内代谢多处于很状态,不会有明显的症状表现;

2期:肾小球滤过率在60-89ml/min,肌酐约133-176umol/L,患者可能会存在乏力、食欲不振、轻度贫血、夜尿多等症状;

3期:肾小球滤过率是30-59ml/min,肌酐约177-442umol/L,患者会存在明显的贫血、代谢性酸中毒、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以及血钙下降、血磷水平上升等症状;

4期:肾小球滤过率是15-29ml/min,肌酐约443-707umol/L;5期:肾小球滤过率≤15ml/min,肌酐约707umol/L以上。此时,患者全身各个系统均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比如消化道出血、心肌病、代谢性酸中毒、高尿酸血症等。当慢性肾衰竭发展至第5期时,患者则需要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进行治疗。

慢性肾衰竭常见的四大早期症状主要表现在消化系统,患者可能会出现胃肠道水肿而引起胃肠道蠕动减慢,导致患者出现腹胀、食欲不振等情况;浮肿主要发生在患者的眼睛、手足踝等部位;皮肤瘙痒,或者还会伴随着局部的皮炎或者湿疹,即使应用止痒药物也难以缓解;泌尿系统则主要表现为尿频、泡沫尿、尿量少甚至血尿等现象。由于慢性肾衰竭无法治愈,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则说明肾脏已经受到严重损伤,因此要加强对慢性肾衰竭症状的了解,以便能够及早发现、尽早治疗。

2.血液透析治疗

对于慢性肾衰竭的患者,血液冲洗肾被视为最后阶段的关键治疗手段。这种方法涉及将患者的动脉或静脉血从体内引导至血流透析器,并通过透析膜实现血液与透析液的转化,从而排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分,最终将处理后的血浆输送回患者体内。通常慢性肾衰竭患者每周需要进行三次血液透析治疗,每次治疗时间为4小时左右。如果患者没有按照规定已经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可能会因毒素在体内积蓄过多而导致脏器损伤、代谢紊乱甚至引发各种严重并发症,不仅会增加患者的治疗负担,还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存期。因此,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期间,要接受专业的护理管理,并加强自我管理意识,才能够获得最佳的血液透析治疗效果。

3.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护理措施

1)加强血管内瘘护理

为血液透析病患者提供更好的血管内瘘护理能够有效延长内瘘的使用周期,还能够对增强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确保患者生命的安全起到积极的影响。在内瘘手术前,护理人员首先要向患者介绍血管内瘘的作用、操作流程及后期的护理注意事项,让患者增加对血管内瘘的了解,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在内瘘手术后,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手术部位血流情况的监测,确保血液流通,避免包扎敷料过紧。在辅料受到污染时,要及时进行更换,并在更换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流程,以免引发感染。如果患者有末梢水肿的发生风险,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抬起手术侧的肢体,以达到缓解的效果。在血管内瘘手术后大约6-8周的时间段内,如果患者静脉血管扩张,血管壁增厚,则可应用血管内瘘进行治疗。在对血管内瘘进行护理时,护理人员要特别重视感染预防的重要性,以免感染导致内瘘功能丧失,甚至感染还可能会引起败血症,造成患者死亡。

(2)穿刺护理

进行穿刺前要综合评估患者的血管情况,以此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通常可选择股动脉、颈内静脉等位置。穿刺时护理人员则要严格对穿刺部位进行清洁消毒,控制感染发生风险。同时,护理人员还要选择合适的穿刺法,比如绳梯法穿刺,能够有效减少皮肤、血管壁瘢痕产生,降低血管闭塞的发生风险。护理人员要以专业的技能完成穿刺,果断、准确,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的血管造成损伤,增加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在进行导管插入时,还要注意避免对周围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导管插入成功后,要及时将导管进行妥善固定,避免脱落、移动。

3心理护理

在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要对患者所表现出的依从性及时进行鼓励和表扬,并对护理和治疗操作进行详细的讲解,让患者能够掌握血液透析治疗的原理及治疗效果,增加患者的预后信心。在穿刺时,护理人员可提前告知患者可能存在的疼痛情况,让患者能够积极调整心态、放松肌肉,来克服疼痛和不适。当患者出现消极情绪,护理人员要联合家属予以患者更多精神上的支持,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生活信心,坚持接受治疗。

(四)加强透析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

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时,护理人员至少每隔一小时需要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如果患者病情危重,则可将测量的时间调整为15分钟或半小时一次,以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和安全。根据患者在透析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急性并发症,护理人员要提前做好相应的急救准备,确保各种急救物品、工具能够正常使用,以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此外,护理人员还要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血流量、血液分层、静脉压、血液性状等情况。如果发现血液分层、凝血现象,则可增加肝素使用剂量。

)血液透析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要加强患者导管部位的皮肤护理,及时对导管分泌物、血进行处理,并根据医嘱和患者情况予以抗生素。如果患者出血风险,要降低抗凝剂剂量,或者无肝素透析治疗。如果患者引发生血肿,可对局部皮肤进行压迫或冰敷,减少出血量。针对患者血栓形成风险,所以及时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并加强导管护理,避免导管挤压、弯曲。另外,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结束后,护理人员需继结合患者生命体征、肌酐、尿素氮等指标水平,根据指标情况对其进行护理干预措施的调节。据患者的血液透析情况、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确保患者身体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需求,同时避免不当饮食增加身体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