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档案安全管理策略与风险防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2
/ 2

事业单位档案安全管理策略与风险防范

徐仕娇

新疆喀什噶尔河流域管理局 新疆喀什 844000

摘要:档案作为事业单位的重要信息资源,其安全性不仅关系到单位的日常运营,更与国家信息安全、社会稳定息息相关。本文旨在探讨事业单位档案安全管理的策略与风险防范措施,提出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加强档案保密工作、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加强档案安全检查与监督等策略,并着重强调防范自然灾害、人为破坏和技术风险等风险防范措施。这些策略与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档案管理、安全策略、风险防范

引言:事业单位作为国家行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档案管理工作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档案管理工作已经从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向电子档案管理转变,这一变革为档案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战,如管理制度不健全、保密意识淡薄、信息化水平不高等。档案信息的泄露、篡改或丢失,都可能对单位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如何加强事业单位档案安全管理,防范潜在的风险,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档案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档案安全管理,即确保档案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用性,对于维护单位利益、保障公民权益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以水利行业为例,水利行业事业单位主要承担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维护以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等职责。其业务性质决定了档案内容具有高度的专业性、技术性和保密性。水利工程档案包含了大量关于水利设施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等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于保障水利设施的安全运行、优化水资源配置、推动水利科技创新等具有重要意义。

(1)保障水利设施安全运行:水利工程档案记录了水利设施的设计、施工、验收等关键环节的信息,是确保水利设施安全运行的重要依据。如果档案丢失或损坏,将导致水利设施的安全运行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加强档案安全管理对于保障水利设施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2)优化水资源配置:水利事业单位承担着水资源供给和管理的职责,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档案中记录了水资源的历史数据、现状情况以及未来趋势等信息,为水资源配置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加强档案安全管理可以确保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为优化水资源配置提供有力支持。

(3)推动水利科技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水利行业也在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水利工程档案中记录了水利行业科技创新的历史和现状,为未来的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加强档案安全管理可以保护这些珍贵的科技资源,为水利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4)维护国家水利安全:水利设施是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加强档案安全管理可以确保水利设施的相关信息不被泄露或滥用,从而维护国家水利安全。

二、档案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策略

事业单位档案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是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体系,旨在确保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安全性和可用性。

1.制定档案安全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应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首先需要明确档案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建立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管理职责和权限,防止因职责不清而导致的安全管理漏洞;制定详细的档案收集、整理、分类、存储、借阅、归还等操作流程,确保各个环节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制定档案分类与保密等级制度,根据档案的重要性和敏感程度实施不同的安全管理措施。根据档案内容的重要程度、敏感程度以及泄露后可能带来的后果,将档案分为不同的保密等级,如“绝密”、“机密”、“秘密”等。

2.加强档案物理安全管理

选择具备良好物理环境和安全设施的场所存放档案,如防火、防水、防潮、防尘、防虫、防鼠等;在档案存储区域安装监控摄像头、报警器等设备,实时监控档案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对档案存储区域实行严格的门禁管理,只允许授权人员进入,确保档案不被非法获取或破坏。

3.加强档案信息安全管理

通过使用先进的加密算法,对电子档案进行加密,可以确保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被非法截获或篡改。同时,加密处理还能有效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和查看电子档案,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为防止电子档案数据的丢失或损坏,还应定期对电子档案进行备份,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防止信息泄露,应设置严格的访问权限和密码,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电子档案。在设置访问权限时,应根据不同人员的职责和需要,设置不同的访问级别和权限范围。同时,应要求用户设置复杂且不易猜测的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以提高密码的安全性;在网络环境中,电子档案面临着来自各种网络攻击和威胁的风险。因此,事业单位应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病毒防护等。防火墙可以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入侵检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网络中的异常行为并发出警报,病毒防护软件可以防止病毒和恶意软件的入侵和破坏。

4.加强档案工作人员管理

定期对档案工作人员进行档案管理和安全保护方面的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档案安全的重要性。结合历史案例,分析档案泄露和丢失的原因以及带来的后果,使档案工作人员从中汲取教训增强防范意识;提升档案管理和安全保护技能,针对档案工作人员,提供档案分类、整理、归档、查询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培训,确保其能够熟练、准确地处理档案;培训档案工作人员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如火灾、水灾等,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应对措施,保护档案安全对在档案安全管理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档案安全管理制度的个人或集体进行严肃处理。

5.建立档案安全检查与监督机制

事业单位应制定定期档案安全检查计划,对档案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与监督。这些检查应涵盖档案的物理安全、信息安全、人员管理等多个方面,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针对特定时期或特定事件,如重大活动、自然灾害等,事业单位应开展专项档案安全检查。这些检查应重点关注档案在这些特殊时期的安全状况,确保档案得到妥善保管和有效应对;在检查过程中,如发现问题或隐患,事业单位应及时进行反馈并制定整改措施。对于重大问题或隐患,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防止问题扩大化。同时,事业单位应建立问题整改跟踪机制,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事业单位应将档案安全检查与监督的结果进行报告和公开。这不仅可以增强内外部对档案安全管理工作的关注和监督,还可以促进事业单位不断改进和完善档案安全管理工作。

6.建立档案安全应急预案与跨部门协作

根据可能发生的档案安全风险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对措施和流程;定期组织档案安全应急演练,对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和改进;与其他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获取有关档案安全的信息和动态;在面临档案安全风险时,与其他部门共同应对、协调处理,确保档案安全。

结束语

事业单位档案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加强档案保密工作、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加强档案安全检查与监督以及防范各种风险,才能确保档案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用性,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档案工作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档案安全管理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应以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档案安全管理策略和方法,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岳畅.信息化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兰台世界.2017,(z1).

[2]张鹏.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之道[J].办公室业务.2014,(13).

[3]张姝倩.大数据技术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黑河学刊.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