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审计的风险与防范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3
/ 2

工程造价审计的风险与防范措施

幸秋燕

身份证号:511024199108197363

摘要:进行工程造价审计是确保工程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和资金得到合理分配的关键步骤。在审核过程中,主要面临着资料不实,成本核算失误,合同约定不明,费用支出不尽合理等方面的风险。为了防范上述风险,要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定期开展成本核算与审计、加强合同管理与风险评估、建立有效信息披露与沟通机制。通过这些举措,能够提升审计工作的准确性与效率,确保工程造价合理合规。

关键词:工程造价审计;风险防范;内部审计制度

引言:工程造价审计作为工程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审计目的是为了保证工程成本合理、资金使用合规、避免资源浪费、资金流失。但是,审计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为有效地防范上述风险,保证审计工作顺利开展,采取适当防范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工程造价审计的目的

工程造价审计旨在确保工程项目的总成本维持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以避免资金的不必要浪费和不恰当的使用。通过审核,能够对工程项目预算编制,成本控制以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价,保证工程造价准确合理。在审核时,审核人员将详细审核工程量清单,合同条款及市场价格,以便及时发现并修正可能出现的差错及偏差。另外,审计有利于提高工程项目经济效益、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与使用、为投资者、管理者等提供决策支持。

2. 工程造价审计的风险

2.1 信息不真实或不完整的风险

审计人员在不能得到准确、完整资料的情况下,就会遇到不能对项目成本、合规性进行综合评价的困难。信息不真实可包括虚报成本,掩盖关键信息或者提供虚假文件等,其目的可为掩盖浪费和滥用资金等违规现象。审计人员在此背景下可能不能对工程实际成本进行精确评估,造成审计结论不准确。另外,信息不全还会导致审计人员对工程各方面情况如合同条款,支付安排或者变更订单等不能充分理解,影响审计全面性与准确性。

2.2 成本核算错误导致的风险

成本核算错误可产生于很多方面,主要表现为成本分类不正确,费用计算不正确或者核算方法不恰当。这些误差可能造成对项目成本估计过高或者估计过低,进而对审计结论产生影响。比如,若将项目成本错拨给了错误的环节和部门,审计人员就可能不能对该项目的真实成本进行精确的评价。另外,在费用计算中出现误差,如漏报费用、重复计费等情况时,审计的结果也有可能失真。不恰当的核算方法还会使审计结果不准确,如采用陈旧的成本核算标准或者忽略具体项目特征而引起成本波动等。

2.3 合同约定不清晰或不合规的风险

不明确的合同约定会给审计人员带来困难,无法准确了解项目各方的责任,支付条款,变更管理以及其他重要的细节。这样就会使审计人员不能确定项目方遵守合同规定的程度及合同与有关规定和标准的一致性。另外,未遵守合同约定会使工程产生法律纠纷或者增加费用,如违约金和索赔费用,影响工程整体成本效益。审计人员要想保证审计结果准确、全面,就必须花较多时间、精力去了解、说明不明确或者不符合合同约定。

2.4 费用支出的不合理性风险

费用支出不合理性的风险可能来自项目管理不到位,成本控制不到位或者审计不全面等。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时,若费用支出不尽合理,就有可能造成审计结果失真、项目成本不确定等问题。不合理费用支出可包括合同规定以外的开支,擅自付费,重复付费。这些案例可能说明了项目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如成本控制薄弱,内部控制不够健全或者审计程序不够严格等。

3. 工程造价审计的防范措施

3.1 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

完善内部审计制度,要明确内部审计权责。内部审计部门或者工作人员在进行审计时,需要明确自身的具体工作任务以及权限范围,保证他们在进行审计时可以对工程的造价情况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完善意见。制度要规范审计的程序与方式。内部审计制度应包含具体的审计过程,方法及标准等内容,以保证审计全面准确。审计程序是否规范,能够减少由于审计方式不恰当所造成的失误与疏漏,从而提高审计效率与成效。另外,内部审计制度也应重视对资料的搜集与管理。审计对项目资料与数据支持要求较高,而建立与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能够保证审计人员得到准确,全面的资料,从而对审计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避免出现因资料不对称或者缺失而造成审计失误。

3.2 定期进行成本核算和审计

通过定期核算与审核,能够及时掌握工程的造价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工程的造价处于合理的范围之内,提高工程经济效益。定期进行成本核算,是保证工程项目造价控制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核算工程各个阶段费用,能够及时发现费用超支或者浪费现象,并及时采取调整措施,确保工程造价处于可控制范围之内,规避造价暴涨、工程资金链断裂等风险。定期审计能够发现工程造价方面的问题与风险。审计既包括工程成本核算,也应包括工程造价合规性与合理性审计,从而保证工程造价合法与合理,预防工程潜在造价风险。例如:某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成本核算和审计。项目包括道路修建、桥梁建设等,总造价预算为1.5 亿美元。在项目的第一阶段,定期进行了成本核算,发现部分材料采购存在价格虚高的情况,导致成本超支。经调整后,成功节省了10%的成本,确保了项目的经济性。在项目的第二阶段,进行了定期审计。审计发现部分施工单位存在违规操作,造成工程进度延误和额外成本支出。经过调查和整改,成功避免了进一步的损失,确保了项目的推进和资金的有效利用。

3.3 强化合同管理与风险评估

合同作为工程项目的法律依据,其管理是否规范直接关系着工程的造价控制以及审计效果。与此同时,项目风险评估是保证工程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将合同管理和风险评估相结合,可以充分掌握工程的造价,增强审核的准确性以及全面性。加强合同管理,能够有效地对工程项目成本与风险进行管控。合同作为工程项目法律依据,其管理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工程成本控制及风险防范。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并明确其主要内容,权责利义,才能规避合同漏洞与风险,保证工程按合同约定实施并预防造价风险。将合同管理和风险评估结合在一起能够较好的掌握项目风险状况。开展合同管理时,要与风险评估相结合,识别,评价与控制工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

3.4 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和沟通机制

建立高效的信息披露机制,能够增强审计透明度与公正性。通过对项目相关信息的及时公开,如合同条款、资金使用状况和项目的进展情况等,审计人员和其他相关方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项目的各个方面,规避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审计风险,保证审计工作客观公正。建立沟通机制,有利于化解审计可能遇到的问题与纠纷等。审计时各方面可能会产生不同意见或者质疑,构建有效沟通机制能够促进各方面信息的沟通与互动并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从而避免信息不畅对审计工作造成阻碍。定期举行沟通会议,建立信息反馈机制等措施能有效增进各方面的了解和配合,从而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审计质量。

结束语:工程造价审计中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是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通过建立与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定期开展成本核算与审计,加强合同管理与风险评估,建立高效的信息披露与沟通机制等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审计风险并提高审计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征,李荣静.工程造价审计的风险与防范对策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22):177-178.

[2]黄美燕.工程造价审计中的注意事项[J].江西建材,2021,(09):326-327.

[3]马强.工程造价审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1,(09):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