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影像技术诊断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应用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3
/ 2

多模态影像技术诊断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应用价值分析

颉小欢

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甘肃 天水 741020

摘要目的:分析肉芽肿性乳腺炎采取多模态影像技术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70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MRI诊断,对比联合诊断与单一彩色多普勒超声、MRI诊断结果。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MRI诊断符合率高于单一彩色多普勒超声、MRI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态影像技术诊断应用在肉芽肿性乳腺炎诊断当中具备较高的符合率。

关键词肉芽肿性乳腺炎;多模态影像技术;诊断;MRI

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以乳腺小叶为主要表现的非血管性炎性疾病,亦称为肉芽肿性小叶型乳腺炎。尽管关于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报道逐年增加,但确切原因还不清楚,这种疾病与自体免疫应答相关,对其进行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证实。鉴于该病的临床表现和超声及 MRI影像特点,可能与乳腺炎、乳腺癌、非肿块性乳房炎等疾病存在重叠,故进一步明确超声与MRI在该病诊治中的意义[1]。本文研究发现,多模态影像技术诊断采取肉芽肿性乳腺炎诊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70例,研究时间为2022.1-2023.2。纳入标准:满足肉芽肿性乳腺炎诊断标准,自愿参与研究者。排除标准:有多种脏器功能障碍者。年龄42-76岁,平均60.32±1.37岁。

1.2方法

三星RS80A型彩色多普勒彩超乳腺型探针L3-12,针对患者病情作个性化调节,并实施超声检测。患者应采取俯卧状态,两只手向上抬起,使乳房和腋下完全显露,同时,扫描两侧乳房及两侧腋下,以乳房为圆心进行扫查、纵切、横切斜切,再对乳房扫查,并对于患者实施病灶扫查,通过多普勒技术对病灶扫描,了解病灶血液供应。全部检查均为一名主诊医生实施,两名有经验的超声医生对影像进行评估,提出不同的看法应在此期间商讨并加以解决。

使用美国 GE公司的3.0T MRI设备、16通道乳房特殊线圈MRI成像。患者采取仰卧位,乳房自然下垂,常规平扫,DWI,术后行动力强化,扫描区域为两侧乳房及两侧腋下方法:横轴面 T1WI (层厚1.1 mm、层间距0 mm、TE4.8 ms、 TR 29 ms、靶区360mm×360 mm、矩阵360×360×128)、横轴面的脂质压制 T、 WI,层厚3.0mm×360mm,矩阵285×296×84)及横轴面脂肪抑制 T2WI (层厚3.0 mm,层厚2.8 mm,层距0 mm, TE:5.3 ms, TR:12.9 ms,视野360 mm×360 m,模型285×256×40)、动态增强4轮扫描。MRI动态强化前首先将对比剂Gd-DTPA (注射剂量0.2 mmol/kg,注射流量2.0ml/s),再注射相同数量的生理盐水,连续6个扫描完成后影像数据会被传输到医生的诊断工作站。本项目拟在 Aurora后处理平台上对其进行后处理,可获取多层重建(MPR)、最大密度(MIP)和最大减影(DSA)等数据,并对其进行 TIC分析,依据BI-RADS分类,对病灶形态、内部强化特点和动态强化曲线进行分类,并进行相关的临床诊断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指标:对比联合诊断与单一彩色多普勒超声、MRI诊断符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2.0软件对多模态影像技术诊断效果进行统计,以 n,%表示诊断符合率,并采用卡方法对其进行验证,得到P<0.05,表示有统计学对比意义。

2.结果

联合诊断符合率相比于单一彩色多普勒超声、MRI诊断符合率更高,对比有意义(P<0.05),数据结果见表1。

表1:联合诊断、单一诊断符合率对比结果(n,%)

检查方法

符合例数

符合率

联合诊断(n=70)

68

97.14

单一彩色多普勒超声(n=70)

45

64.29

单一MRI(n=70)

43

61.43

X2/P(联合检查、单一彩色多普勒超声)

-

24.2740/0.0000

X2/P(联合检查、单一MRI)

-

27.1824/0.0000

  1. 讨论

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与妊娠、哺乳期相关的疾病,也被视为是一种由上皮组织破坏所引起的一系列的炎性反应。临床上妊娠及哺乳期的肉芽肿性乳腺炎临床特征较少见,且大部分患儿产后6-2年开始发病。肉芽肿性乳腺炎期病变周边炎性区血管通透性增高,小血管扩张,使病变部位血流量增加。多普勒检查发现肿瘤内部有实质的病变,周围有丰富的血液流动[2]。如果伴有乳房管扩张需要与位于乳房附近的乳房扩张相区分,通常发生在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患者痛苦减轻。乳腺肿瘤与乳腺肿瘤的区别,侵袭性乳腺癌细胞沿乳腺管周围浸润性生长,其声像图特点是边界粗糙,如螃蟹脚,病变边界狭窄,两足细长;呈“针尖样”,肿瘤沿着管道向外扩张,形成一条坚硬的螃蟹腿,其周围有明显的高回声晕影。在该区域少数具有螃蟹形特征的瘤壁,瘤缘基部较大,蟹足爪又粗又小,行走规律,通常沿着 Coper韧带移动,与它膨润、扩张和侧向扩张相关。有的肉芽肿性乳腺炎伴有腋下淋巴结的增生,两者之间的界限清楚,有门状或枝状影。浸润性乳腺癌细胞的腋淋巴结多呈长短之比或小于2,皮髓质界限模糊,无明显的淋巴结及周围血液流动的异常

[3]

本文研究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MRI诊断符合率相比于单一彩色多普勒超声、MRI诊断符合率更高,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因此,彩色多普勒超声、MRI联合诊断价值相比单一彩色多普勒超声、MRI诊断的应用价值更高。

综述,肉芽肿性乳腺炎诊断采取多模态影像技术彩色多普勒超声、MRI诊断的符合率较高。

参考文献:

[1]李春志, 王文生, 任华, 等. 肉芽肿性乳腺炎和浸润性乳腺癌的MRI对照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 33 (10): 1800-1803.

[2]方静, 唐文静, 代昭君, 等. 超声弹性成像与动态增强MRI对非肿块型乳腺癌与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诊断价值[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 33 (08): 1493-1496.

[3]张志学, 王月爱, 方宇,等. 多模态影像技术诊断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应用价值[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 33 (07): 1176-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