揿针结合头部穴位按摩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4
/ 3

揿针结合头部穴位按摩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刘凤丹  张林

大庆市中医医院163000

摘要目的:观察揿针结合头部穴位按摩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0月~2023年3月收治的76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每组各38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揿针结合头部穴位按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VAS评分和治疗前后每周发作频率和每次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和VA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发作频率更少,每次持续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头痛患者采用揿针结合头部穴位按摩的疗效更好,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减少头痛发作频率,临床中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揿针;头部穴位按摩;偏头痛;临床疗效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全球范围内影响着大量人群,其特征为反复发作的中到重度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对光或声音敏感等症状,严重时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工作效率[1]。其发病机理尚不明确,但已有研究认为其与神经血管功能紊乱、神经递质异常、遗传和环境因素等因素有关。目前,偏头痛的治疗以药物为主,既有非特异性镇痛药,也有针对性的防头痛药[2]。但是,长期使用药物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无法完全满足病人的需要。因此,如何将中医与西医相结合作为非药物治疗的新途径,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揿针法,源于中国中医的“皮内针灸”,它是将一根极细的针体附着在皮肤表面,对特定的穴位进行连续的刺激。从而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减轻疼痛的作用[3]。由于其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病人依从性好,因此被广泛用于临床。而头部按摩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治疗头疼的手法,它可以对局部进行直接的刺激,从而达到改善血液循环的效果。减轻肌肉的紧张,从而缓解头疼的症状[4]。本项目拟将揿针法与头部穴位按摩相结合,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通过临床观察,评价揿针配合头部穴位按摩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可能的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10月~2023年3月收治的76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每组各38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中男女各为19例,年龄(20~69,41.12±3.36)岁,观察组男女各为20、18例,年龄(20~69,41.11±3.3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可比较(P>0.05)。纳入标准:(1)符合国际头痛协会(IHS)最新的偏头痛诊断标准,包括有先兆偏头痛和无先兆偏头痛。同时,中医辨证应符合络病论治或脉络瘀阻证等相关中医辨证标准;(2)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完成整个研究过程;排除标准:(1)已知由其他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头痛,如颅内肿瘤、脑血管疾病、脑炎、脑膜炎等;(2)存在严重的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3)处于妊娠期、哺乳期,或计划在未来一年内怀孕的女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养血清脑颗粒,每日三次口服,一次4克。注意常规治疗护理:心理疏导,避免紧张、焦虑、疲劳等诱发因素,要注意做好健康宣教工作。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揿针结合头部穴位按摩治疗,具体如下:

(1)揿针治疗:根据所选穴位协助病人取合适体位。松开衣着,暴露穴位,注意保暖。

选择穴位,拇(食)指循经按压腧穴,询问患者感觉,以确定穴位,酒精棉签消毒局部皮肤,待干。选择型号0.2×1.2mm的一次性揿针,用镊子夹取一次性揿针,对准外关穴、合谷穴、列缺穴、率谷穴、太冲穴,沿着皮肤垂直刺入,按压胶布,使其紧贴于皮肤。留针2~3天。

(2)头部穴位按摩:患者取坐位,用揉法从印堂开始,向上沿前额发际至头维、太阳、往返3-4次,配合按印堂、鱼腰、太阳、百会、率谷等穴。再用五指拿法从头顶拿至风池,最后改用三指拿法,沿膀胱经拿至大椎两侧,往返4-5 次;用揉法沿项部两侧膀胱经上下往返治疗3-4分钟,按风池、风府、天柱、肩井等穴。再拿两侧风池,沿项部两侧膀胱经自上而下操作4-5次,治疗时间15-30分钟,每日二次。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VAS评分和治疗前后每周发作频率和每次持续时间。中医症候评估涉及头痛、烦躁易怒、眼红、口苦、面部潮红等症状,按轻重给予0-3分,高分意味病情重。疗效判定如下:痊愈指中医症候分下降超95%,症状消失;显效为分值降低70%-95%,症状大为好转;有效指分值减少30%-70%,有一定改善;无效则是分值降低不到30%,症状无变化。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疼痛VAS评分满分10分,分数越高疼痛值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配

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²检验,以(%)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n(%)]

组别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n=38)

10

10

10

8

30(78.94)

观察组(n=38)

30

6

1

1

37(97.36)

x²

8.587

P

0.000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VAS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和VA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VAS评分对比x±s

组别

中医证候积分

VAS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n=38)

6.25±2.13

3.02±0.58

6.48±2.01

4.10±0.25

观察组(n=38)

6.23±2.15

1.00±0.20

6.33±1.02

1.03±0.11

t

0.564

9.654

0.365

9.587

P

0.718

0.000

0.481

0.000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每周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发作频率更少,每次持续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每周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对比x±s

组别

发作频率(次)

每次持续时间(h)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n=38)

5.22±2.15

3.69±0.87

4.55±1.52

2.02±1.52

观察组(n=38)

5.52±2.34

1.0±0.04

4.15±1.53

0.31±0.01

t

0.748

8.544

0.364

8.133

P

0.658

0.000

0.524

0.000

3 讨论

偏头痛,这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不仅仅是简单的头痛,它以其特有的复发性、一侧性、搏动性疼痛特点,给无数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困扰[5]。它通常伴随着恶心、呕吐、对光线和声音敏感,甚至出现视觉先兆,其确切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但普遍认为涉及遗传因素、神经系统异常、血管功能障碍以及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在现代医学领域,尽管西医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三环类抗抑郁药、特定的偏头痛预防药物等,能为部分患者提供缓解,但疗效并不总是令人满意[6]。一方面,药物治疗可能伴随副作用,如胃肠道不适、嗜睡或长期用药后的耐药性问题;另一方面,部分患者对药物反应不佳,特别是那些频繁发作或慢性偏头痛患者,他们急需更多元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学对偏头痛有独到的认识,将其归为“头痛”一类,其病机与“风,痰,瘀”等因素密切相关;在治疗偏头痛时,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通过调和气血、祛风化痰、活血化瘀等方法,达到治疗偏头痛的目的。揿针,作为一种微型针灸方法,其优势在于能够持续稳定地刺激穴位,从而促进气血运行、疏通经络,达到止痛的效果。在偏头痛的治疗中,揿针可以针对特定的穴位,进行长时间的埋针刺激,从而有效缓解头痛症状。与此同时,头部穴位按摩作为一种无创疗法,与揿针疗法相辅相成。通过对头部穴位的按摩,可以进一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紧张的肌肉,从而增强揿针治疗的效果。此外,按摩还可以帮助患者放松身心,减轻由偏头痛引起的焦虑和压力。在治疗过程中,头部穴位按摩的治疗方法会达到调节及重建人体内部平衡的目的。经印堂、风池、风府、百会等穴位进行按摩,如轻揉、环揉、点按、轻推和捏拿,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进而减轻头痛症状[7]。这样的按摩不但可以立即减轻痛苦,而且长期坚持还可以调整身体的功能,降低偏头痛的发生。

中医学讲究“天人合一”,把脏腑、经络、气血等看作一个有机体。偏头痛的发生,常常是由于体内、外两种因素的失调所致,所以,对其的治疗,不应只局限于头痛症状;更重要的是调节整个身体的阴阳,使之回归到自然的和谐。揿针疗法,是一种传统的针刺疗法,它是通过将细小的针体留在腧穴上,不断刺激经脉中的气息;使血液循环通畅,从根源上调节阴阳,从根本上消除引起偏头痛的病因[8]。特别是合谷,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经穴,可疏风解表,调和气血,是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方法。定时更换揿针,可保证治疗的持续性、安全性,让疗效不断积累,逐渐缓解甚至消失。而头部穴位按摩,不但可以对疼痛部位及其邻近的穴位进行直接的治疗,还可以通过物理刺激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达到疏通经络的效果;另外,还可以通过对相关经络的调整,从而间接的对内脏的功能产生影响,比如按风池穴可以疏风解表,清头目,太阳穴可以清利头目,缓急止痛。另外,以轻柔的按摩手法,可使病人的情绪得到舒缓,缓解由心理紧张引起的头痛;显示出“调神”在中医药治疗中的重要作用[9]。结合这两种治疗手段,实际上是对患者进行了一次身心的整体调理。它不仅仅针对头痛这一单一症状,而是通过改善患者的体质、心理状态以及生活习惯,全方位提升了患者的健康水平。这种治疗模式,实质上是引导患者建立一种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根本上减少偏头痛的诱因。

综上所述,将揿针与头部穴位按摩相结合,既体现了中医药的系统、综合性,又是中医药与现代医学思想的有机结合[10]。该方案可通过疏通气血经络,有效减轻偏头痛病人的疼痛,改善其生存质量,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显示了中医特色疗法在慢性病防治方面的良好前景,因此采用揿针结合头部穴位按摩治疗偏头痛患者疗效更好,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减少头痛发作频率,临床中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唐群. 耳穴揿针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分析[J]. 保健文汇,2021,22(3):187-188.

[2] 李丹丹. 揿针结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上海医药,2020,41(18):27-28,46.

[3] 肖煜瑾,白允建,茅利玉. 揿针联合药物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疗效观察[J]. 浙江中医杂志,2022,57(4):289.

[4] 龚亚慧. 揿针结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 饮食科学,2021(9):13-14.

[5] 龚亚慧. 中医疗法在临床偏头痛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婚育与健康,2022,28(10):187-188.

[6] 卫友云,张琦,徐为群. 穴位按摩在改善甲状腺癌术后头痛、眩晕症状的效果观察[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7(5):1134-1137.

[7] 李春艳,杨晓雅,郭春平. 冰敷标准化作业联合穴位按摩护理对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疼痛及肿胀的影响[J]. 西部中医药,2023,36(2):109-112.

[8] 宋彦伟,张玉,王建敏. 益气活血补肾降压方联合穴位按摩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24):5932-5935.

[9] 季晴晴,施谧,蒋羽. 中医敷包联合穴位按摩对视网膜脱落患者舒适度及体位依从度的影响[J]. 新中医,2021,53(3):163-166.

[10] 沈彦喜,范刚启. 平刺穴位埋线、直刺穴位埋线与排针平刺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疗效比较[J]. 江苏中医药,2021,53(1):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