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建设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4
/ 2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建设思考

朱建雄

四川水发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213

摘要:水利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水利工程质量检测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是保证水利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息化建设是保障质量检测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法目前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影响质量检测工作的因素,并对此提出信息化建设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国家持续加大对水利工程的资金支持。目前我国已建成各类水利工程近万座,总投资超过1 万亿元水利工程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同时需要不断提高水利工程质量。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由于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起步较晚,在工程质量检测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必须加强水利工程质量检测。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信息化建设成为了提高水利工程质量检测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1]。各检测单位和监督机构均在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建设方面开展了尝试和应用。深圳市水务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实现了检测信息的及时分享与应用[2];吴立彬等基于“互联网+”的水利工程检测试验室,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有效保障了试验室的智慧化、精细化和规范化管理[3]。本文对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提出信息化建设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1影响水利工程检测质量的因素

1.1检测环节过多,执行难以到位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具有技术性较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等特点,必须有专业人员参与。此外,检测项目繁多,各个项目对应不同的检测标准。要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是该领域的难题。在施工阶段,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质量监督检查方面存在不到位的问题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导致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检测单位和业主单位各自为政,推诿扯皮,检测结果不一致,甚至发生质量安全问题。同时由于缺乏一套统一的质量管理体系,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存在“一把手”亲自抓、指挥的情况,从而导致工程质量管理的混乱,甚至出现工程建设过程中只注重建设,而忽视了质量管理的现象。部分地区对建设项目采取“包工包料”的方式,导致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从而增加了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的难度。

1.2 检测人员水平有待提高

水利检测单位检测技术人员应当具有水利工程质量检测职业资格或具备水利水电工程及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我国水利工程质量检测行业起步较晚,水利行业人才储备不够,检测单位的水利检测执业资格人员偏少,缺乏专”、“精”的专业资格人员。检测行业准入门槛低,部分企业员工上岗后也不重视对人才的培训,检测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1.3试验室的公信力遭质疑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试验室信息化程度较低需人工读取数据记录信息,容易出现错误、甚至虚假数据数据无法溯源、检测结果反馈不及时等问题另外,传统监管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试验全过程监管力度不够未能有效地形成对试验室人员、设备试验过程和试验数据的全过程监督。关于试验室出具虚假报告的事件时有发生

1.4工地试验室管理难度大

水利工程项目多在野外建设周期长其检测专业类别多不仅有土工、建材、化学实验,还涉及金属结构机械电气、物探试验和实体检测等,现场环境复杂、约束条件复杂多变工地试验室往往因成本利润,资源配置不足对其管理更是鞭长莫及。

1.5设备因素

水利工程的施工通常存在大量的工程量和长施工周期,同时还涉及各种各样的内容和复杂的工序。因此,为了保证钢筋和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过程准确可靠,需要运用大型机械设备。另外,还需要使用专业仪器设备来确保检测数据的精确性以及结果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因此,要持续提高检测设备的操作水平和科学性,同时注重更新和维护检测设备,结合最先进的材料和技术对其进行升级和更新,以确保检测活动的顺利进行。在这种背景下,必须充分了解水利工程的负荷水平和具体运用期限,以确保检测设备能够准确地收集相关数据,从而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

2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建设建议

2.1统筹规划,统一管理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既非独立之工作,亦非暂时之运行,而系经久贯穿于整个工程之综合性工作。对于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建设而言,应以长远发展为出发点,全面考虑,统筹规划,并制定一套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模式。这一模式应将现有平台整合到统一的服务管理平台中,并提供开放接口以便于未来的工程建设。通过实现统一的管理和维护,不仅能实现系统之间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便利,更能为各级各类用户开发适当的应用权限功能,提升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整体水平。

2.2增加硬件设施投入,注重软件开发及应用

在构建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时,应将其作为当下的重点工作,制定合理系统的工作方案,预判工作重点与难点,更要依据项目短期目标和工程长期规划,购买计算机、

传感器等网络专用设备,适当增加硬件设施投入,保障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后期需求。此外,相关研发人员应结合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内容和发展趋势,注重检测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选择优质的软件开发商及具有水利专业背景的高素质软件研发员进行开发,增强软件的可操作性,做好软硬件调试等基础工作,为现代化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在技术开发过程中,应考虑到软件系统的生命周期,由于先进的技术具有相对性,因此应始终坚持适用性高于先进性的原则。同时,注重系统设计的开放性问题,平衡好开放性与标准化的关系,从技术角度解决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的问题,加强软件开发的兼容性,预留充分的拓展空间,提高系统建设的效益。

2.3深化系统管理理念,实现长远发展

管理人员对信息化技术的科学认知是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当前,部分从业人员缺乏对信息化系统的了解,因此,要不断加强相关人员的基础培训,深化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注重技术推广与应用,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培训等活动。增强相关管理人员对水利信息化系统建设的认可度和重视度,充分发挥他们的组织力和协调力,推动信息化技术的全域覆盖,完善和优化信息化系统,促进水利工程质检监督体系的长远发展。此外,为了长效发挥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效能,应注重数据的持续更新工作。数据资源是软件系统的生命力,如果只储存而不进行定期更新,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使业务内容的处理没有实际意义,无法提供有效的服务。

结束语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是对工程进行质量监督的主要方式。基于大数据兴起的时代背景,应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效率,加大硬件设备的投入力度,借鉴国内外优秀做法,加强基础应用研究,提升质检队伍专业水平,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推动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王尧.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0,(09):138-139.

[2]张立全.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平台的构成及应用[J].珠江水运,2021,(03):101-102.DOI:10.14125/j.cnki.zjsy.2021.03.046.

[3]吴立彬,汤金云,汤绍坤,.基于“互联网+”的水利工程检测试验室智慧化建设[C]//中国水利学会.2022中国水利学术大会论文集(第六分册).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基本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2022:6.DOI:10.26914/c.cnkihy.2022.059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