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动车所二级修作业场地选址的综合性分析与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4
/ 2

长春动车所二级修作业场地选址的综合性分析与建议

李广思

身份证号码:152322198707040010

摘要:

本文旨在解决长春动车所(以下简称长春所)二级修作业场地重新选址的问题,通过详细分析三个选址方案在生产组织、硬件设施及资金投入等方面的优劣,利用层次分析法提出科学合理的选址建议。研究涵盖长春所的生产基本情况、检查库能力及出入所线能力现状,综合考虑了生产效率、成本效益及工作环境。通过综合评估,建议维持现有检修一库作为二级修作业场地,同时提出改进措施以应对现有设施的不足。本研究为动车所作业场地优化提供了实用的决策参考。

关键词:动车所,二级修,作业场地选址,生产组织

引言:

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网络的快速发展,动车组二级维修作为保障列车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其作业效率与质量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输系统的整体效能。长春所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动车维护中心,其二级修作业场地的选址与优化不仅关乎日常检修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是提升运营效率与确保行车安全的重要前提。检查一库2012年投入使用,检查二库2017年投入使用,检查三库2022年建成,2023年补充CIR测试设备后具备一级修能力,总体形成3个检查库,两个库外存车场的布局。二级修作业场地重新选址是否会有利于生产组织和远期发展成为需要研究的课题。

本研究在概述动车所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不同选址方案的优劣,旨在通过科学决策,为动车所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研究方法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实地调研与资料分析,明确长春所的运维现状与二级修场地选址需求;其次构建选址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生产效率、设施配套、投资成本及可持续发展等多维度;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三个选址方案进行综合评估,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基本情况

1.配属及生产基本情况。

长春所目前配属动车组68组,图定每日运用57组,入所32组,一级修26组左右,二级修2-3组。

2.检查库能力情况。

共设3座4线两列位检查库,检查一库毗邻临修库,检查二库和检查三库并列布置。

检查一库:对应一场16条存车线,具备一级修和二级修能力。每日可完成一级修18-21组,二级修2-3组。

检查二库:对应二场6条存车线,具备一级修能力。由于库外停留线少,没有集中咽喉道岔,检查库线与停留线线不能任意对应,每日可进行一级修12-14组。因缺少必要设备设施,目前无二级修能力。

检查三库:只对应1条接发车股道。受无库外存车线及共用繁忙出入所线影响,每日可进行一级修4-6组。因缺少必要设备设施,目前无二级修能力。

3.临修库情况。

设两线临修库1座,同检查一库并排布置,仅能通过一场停留线进行调车,两存车场间调车需要占用出入所线路。根据动车组二级修检修规程,每运行20-30万公里必须入临修库进行全列车轮踏面修型。为提高作业效率,全列踏面修型通常结合二级修整体扣修一起完成。

4.出入所线能力受限情况。

3个检查库共用2条出入所线路,检查二库和三库动车组入临修库需占用出入库线时间40-50分钟,早晚出入所高峰时段无法进行场间调车,调车能力受限。具体情况见信号示意图。

5.其他生产生活设施情况。

仅有一个食堂和一个油脂及危废品间,都毗邻检修一库,检修二库、三库距离食堂和油脂及危废品间要比检修一库远3km。

三、构建选址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动车组二级修检修工作流程和作业需求,科学设定选址评价指标。以利于生产组织为主,统筹考虑配套设备设施完善程度、资金投入需求、职工生活便利性,兼顾场区空间可持续发展、选址造成浪费闲置,满分100分,根据权重赋值。其中生产组织便利性占50分,设备设施完善程度占20分,资金投入占10分,生活便利性占10分,可持续发展占5分,产生浪费闲置占5分。

四、选址方案评估

(一)方案一,维持检修一库二级修

1.优点:

生产组织方面:一是临修调车作业效率高,只需30-35分钟便可入临修库;二是一场库外存车线充足,能够满足二级修车组存放,保证二级修充足的作业时间;三是生产办公房屋距离二级修作业场地近,便于生产组织;四是距离油库近,油脂取送便捷。

设备设施方面:既有二级修生产房间布局合理,LU(轮辐轮辋探伤机)轨道、探伤间、工具室、立体库、油库等现有生产设备设施无需调整,满足检修需求。

生活便利方面:距离食堂近,利于职工生活。

可持续发展方面:一是二级修工作量如果增加,库外存车线能够满足需求;二是二级修场地可相对集中,便于生产管理。

产生闲置浪费方面:无。

2.缺点:

设备设施方面:部分设备设施老旧需要升级改造。一是检查库天窗采光不足,通风失效,需要结构改造;二是地面环氧自流平老化破损严重,建议改造升级为环氧彩砂地面。

资金投入方面:两项改造预计费用约700万元。

(二)方案二,搬迁至检修二库二级修

1.优点

生产组织方面:检查二库待检室及生产器具用房间紧邻二级修作业股道,开工、收工行走距离较短。

设备设施方面:一是检查库采光较好,设备设施较新,作业环境较好;二是检4道有LU轨道预留,只需要搬迁LU探伤设备即可进行探伤作业。

2.缺点

生产组织方面:一是临修调车效率低,需90-120分钟方可入临修库;二是受二场存车线数量及对应限制,二级修车组检修前夜停留影响二库一级修能力;三是距离油库远,油脂取送不便捷。

硬件设施方面:一是需要移设LU设备;二是需要调整二级修探伤间、工装设备间、待检室、更衣室等房间,部分房间需要功能性改造和装修;三是现有水磨石地面不防油,需进行结晶处理;四是需增设私家车停车位100个;五是为便于二级修作业取送油脂,需要新建或改造油脂库。

资金投入方面:总投资费用预计约245万元。

生活便利方面:现有食堂距离较远,职工中午就餐不便。

可持续发展方面:受库外存车线数量限制,增加二级修数量将减少检查二库的一级修能力。

产生闲置浪费方面:检修一库二级修既有生产、办公房间将闲置,LU轨道闲置。

方案三:搬迁至检修三库二级修

1.优点

设备设施方面:检查库采光较好,设备设施最新,作业环境较好。

2.缺点

生产组织方面:一是临修调车效率低,需90-120分钟方可入临修库;二是三库无对应停留线,调车困难;三是三库无边跨办公房间,需要利用检查二库边跨办公,待检室及生产器具存放房间距离二级修作业场地较远,开工、收工行走距离较长;距离油库远,油脂取送不便捷。

生活便利方面:距离油库远,油脂取送不便捷;距离现有食堂距离检修二库较远,职工中午就餐需要多走2千米。

硬件设施方面:一是需要铺设LU轨道和取消J5道既有暖气及管路,移设LU设备;二是需要调整二级修探伤间、工装设备间、待检室、更衣室等房间,部分房间需要功能性改造和装修;三是现有水磨石地面不防油,需进行结晶处理;四是需在C6道旁增设私家车停车位100个;五是为便于二级修作业取送油脂,需要新建或改造油脂暂存库。

资金投入方面:总投资预计费用约325万元。

生活便利方面:现有食堂距离较远,职工中午就餐不便。

可持续发展方面:因库外无停留线,二级修车组调车困难,需要在库内停留过夜,将减少检查三库的夜间一级修能力。

产生闲置浪费方面:检修一库二级修既有生产、办公房间将闲置,LU轨道闲置。

五、综合评价与建议

将选址方案评估情况纳入选址评价指标,得出综合评价表格如下:

项目

方案

生产

组织

50分

设备

设施

20分

资金

投入

10分

生活

便利

10分

可持续

发展

5分

浪费

闲置

5分

合计

100分

方案一

50

10

0

10

5

5

75

方案二

30

10

10

0

0

0

50

方案三

20

5

5

0

0

0

40

对比分析:

方案一在评价体系中最重要的生产组织项目有着巨大优势,生活便利、可持续发展和避免浪费闲置方面均优于其他两个方案。尽管需要投资对既有设施进行改造升级,但从长远看有利于有效提升二级修作业效率和作业环境,满足未来二级修能力补强需求。

方案二在生产组织中只有少量优势,调车效率低和影响二库一级修能力问题相对突出。设备设施较新且比检查三库齐全,需要的投资最少,会产生部分浪费闲置。

方案三在在生产组织中劣势最大,调车困难。设备设施最新,但也需要较大投资进行功能完善改造,会产生最多的浪费闲置。

研究结果:根据对比分析和综合评价统计结果,建议方案一维持检修一库二级修方案为推荐方案。

未来规划建议:

1.对检修一库采光天窗和地面进行改造,提升职场工作环境。

2.预测未来5年和10年的二级修检修工作量,从生产组织角度规划全面升级改造方案,同步考虑检修设备智能化,以适应未来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TG/CL 127-2017铁路动车组运用维修规则

【2】TG/01 2014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

【3】马兴业,谈层次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