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室内给排水节能的几点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4
/ 2

建筑室内给排水节能的几点措施

曹伟权

身份证号码:330425197912185018

  摘要:由于我国许多城市淡水水源紧张,尤其到夏季用水高峰期供水不足,影响到工业生产和生活水的供应,为此,对室内给排水设计中的节约能源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房地产业也迎来了繁荣时期。节能环保问题,已经成了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建筑给水排水设备作为建筑内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人员在设计时除了要满足人们可居住性和舒适性的要求外,更应该从节能环保角度予以考虑。因此,本文对建筑室内给排水的节能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室内给排水;节能措施

  前言

  近年来,我国面临的水资源浪费问题愈发严峻,这对经济增长构成了显著障碍,特别是在建筑业中,水资源的浪费现象颇为突出。为了解决水资源日渐紧缺的难题并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建筑领域,尤其是建筑工程施工环节,迫切需要加强对节水节能措施的关注。建筑室内给排水系统作为水消耗的主要部分,其节水节能设计的创新与优化尤为关键。通过采纳节水性能优异的室内洁具及设备,可以有效降低供水流程中的水资源损耗,进而缓解水资源紧张的局面。

  1 我国建筑节能发展现状

  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历程,早期主要聚焦于北方地区的供暖节能,旨在应对严寒气候下的巨大能源消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节能的内涵与外延已大幅扩展,不再局限于单一的供暖领域,而是全面渗透至建筑材料的选择、水电系统的优化等多个层面,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的节能体系。这一系列进步不仅拓宽了建筑节能的实践范围,也促使众多创新节能技术得以在建筑行业中广泛应用,收获了显著的经济与环境双重效益。尽管成就斐然,我们仍需正视现存的问题:建筑节能实践中,资源浪费的现象在某些施工环节中依旧存在,尤其是在建筑室内给排水系统中,水资源的浪费尤为突出,成为实现建筑行业整体节能减排目标亟待攻克的难关。

  2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应用节能技术的必要性

  建筑给排水设计作为确保建筑功能完善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的合理调配与利用效率。在大规模的建筑项目中,每日的用水量极为庞大,若缺乏有效的节能措施,不仅会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还会显著增加建筑物的运维成本。因此,将节能技术融入建筑给排水设计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必要性体现在多个维度:

  2.1 完善给排水设计功能与提高效率

  节能技术的整合应用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其价值远远超越了简单的给水输送与污水排放功能的实现,它代表了一种面向未来、追求高效与可持续性的设计理念。这一理念的核心在于,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与系统优化,不仅仅满足于基础的水利作业,而是深度挖掘和实现水资源管理的智能化与高效化,以此作为提升整体建筑能效的关键途径。

  智能控水技术,作为节能技术的亮点之一,通过集成传感器、物联网技术与数据分析算法,能够实时监测水流状况、预测用水需求,并据此自动调节供水压力与流量,确保在满足用户用水需求的同时,避免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例如,智能水表能够准确计量每户的用水量,结合大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用水建议,甚至在异常用水情况发生时立即报警,有效防止水资源的无谓流失。高效过滤与回收利用技术同样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给水端,高效过滤系统能够有效去除水源中的杂质与有害物质,保障水质安全的同时,减少后续处理所需的能量消耗。而在排水端,先进的水回收处理技术能够将生活污水、雨水等非传统水源进行多层次净化,使其达到中水回用的标准,供冲厕、绿化灌溉、道路清洁等用途,从而显著减少了对新鲜水资源的依赖,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2.2 顺应国家节能减排战略

  随着国家对资源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建筑给排水系统是建筑能耗和水资源消耗的主要来源之一,其节能设计直接响应了国家的节能减排号召,对实现国家的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目标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2.3 推动给排水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给排水设计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发展方向不仅要求满足基本的使用需求,更需朝着高效、环保、可持续的目标迈进。节能技术的应用,正是这一发展方向的内在要求,它促使设计者在考虑功能性的同时,更加注重系统的能效比和环境影响,是推动建筑给排水设计不断进步,适应绿色建筑发展趋势的必要条件。综上所述,节能技术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不仅是技术进步的体现,更是对国家政策的积极响应,以及对未来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索与实践。

  3 建筑室内给排水节能措施

  3.1 合理回用中水

  中水回用体系的建立是水资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的重要一环,它通过捕捉家庭、酒店、办公区域等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洗澡、洗衣等废水,经由先进的水处理工艺净化至符合特定标准,再次投入到诸如园林浇灌、公厕冲洗等非饮用场景中。这一策略不仅减轻了对原水的依赖,促进了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还有效缓解了中国城市生活废水处理与再分配的压力。鉴于生活废水在多种场合的高占比,合理转化中水成为城市水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一环,通过科技力量推动水处理技术的进步,确保了中水回用的安全性和广泛适用性,实现了城市水资源使用的高效与节约。

  3.2 推广应用节能型水资源设施

  在现代高层建筑的给排水系统设计中,采用耐腐蚀、寿命长的新型材料,例如不锈钢管和PVC管,替代传统的镀锌钢管,不仅解决了因管道老化引发的渗漏问题,保护了水质纯净,还有效控制了维修成本和水资源的无形流失。同时,推广节水型卫浴设施,包括节水龙头、单管淋浴系统及脚踏控制淋浴器,这些创新设计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同时,通过减少水流量达到节水目的,对提升建筑整体水资源利用效率具有决定性作用。

  3.3 真空排水技术的应用

  真空排水技术作为排水系统革新的代表,颠覆了传统重力排水的局限,借助真空负压原理,将气体与少量水混合产生强大冲洗力,高效清除污物的同时,大幅度减少了水的使用量。该技术在铁路运输领域的成功实践,为其在建筑室内的推广奠定了基础,尤其在商业办公区域等用水密集环境,真空排水系统能够显著降低高达70%的水耗,充分展示了其在节水节能方面的巨大潜力。

  3.4 采用先进节水设备与材料

  随着绿色建筑概念的广泛传播和深入实践,社会对于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认知已不再局限于基本的功能性要求,而是将其视为实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节能、高效、环保的给排水设备和材料选择,已经成为业界普遍接受的标准和追求方向。这背后,是人们对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以及对可持续发展承诺的践行。

  在此背景下,遵循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显得尤为重要。这些标准不仅为行业设立了能耗、效率和环保性能的门槛,还明确指出了禁止使用或限制那些高能耗、低效率的传统产品和技术,以此来引导市场向更绿色、更高效的技术和材料转型。比如,推广使用轻质、高强度的化学建材,不仅能减轻建筑负荷,降低运输和安装过程中的碳排放,还能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能耗。

  同时,高效生产技术的运用,如预制构件、模块化生产和现场组装等,不仅能显著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材料浪费,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建设周期,降低整体的环境影响。加强给排水系统中管道与设备的保温隔热措施,确保绝热层的优质性能,可以有效减少热量损失,维持水温,这对于热水供应系统尤其重要,能够避免因热能散失而频繁加热造成的能源浪费。

  3.5 大力推进太阳能利用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持续的能源资源,在建筑给排水系统节能设计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太阳能热水器的普及,它不仅为居民提供了持续稳定的热水供应,减少了电力或天然气的消耗,而且是绿色建筑理念的具体实践。政府、企业与公众应携手,加大对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力度,推动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共同促进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与生态文明建设。

  结束语

  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节能环保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设计者、使用者、监管者三方面共同努力。设计师应秉持绿色设计理念,民众应提升节水意识,政府则需强化政策引导和监督,通过多方面的合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节能环保氛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循环经济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

[1]基于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及应用研究[J].杨巧琳.山西建筑.2018(08)

[2]浅论建筑室内给排水节水节能的措施与创新设计[J].周蕾,刘伟.绿色环保建材.2017(01)

[3]浅谈建筑室内给排水的节能措施[J].贺海翔,万蓓.低碳世界.20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