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施工的质量控制及技术优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4
/ 2

风景园林施工的质量控制及技术优化

金俊

身份证号码:331082199208017454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物质基础的要求也快速提升,其中风景园林施工项目作为城市经济发展中主要的一类休闲娱乐场所,对其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及技术优化,也引起了广泛关注。针对当下风景园林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及技术优化,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风景园林;质量控制;技术优化

  引言

  随着园林绿化维护标准的不断提升,广泛应用树木树干保温保湿措施已成为绿化工程的一大趋势,这在促进夏季防晒防虫、减少水分流失、确保树顶水分均衡、增强新栽植树木存活率,以及冬季防寒防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传统的树干包裹草绳、麻袋片等方法,尽管普及,却存在着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一次性使用后无法回收利用、易于腐朽并招引病虫害等缺点,间接推高了维护成本。

  1影响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技术优化的因素分析

  1.1 材料因素

  在风景园林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基础设施工程种类繁多,这些工程作为园林施工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的成功与否。遗憾的是,由于材料质量不达标导致的施工质量问题屡见不鲜。具体来说,这类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用于景观建筑、道路铺设及雕塑制作的材料如果质量不达标,不仅会导致这些结构的施工质量不满足设计要求,还可能留下安全隐患,如结构不稳定、耐久性差等。其次,由于材料不合格引发的工程质量问题往往需要返工,这不仅增加了额外的经济负担,还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有时甚至导致整个项目延期,严重损害了成本和时间的双重控制目标。

  1.2 人员因素

  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与人员的专业技能密切相关,无论是直接参与施工的操作人员还是负责管理的工程师,他们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技术应用和质量控制。分析显示,人员技能不足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施工技术应用不当,由于缺乏熟练技能和专业知识,导致施工方法选择错误或执行不精确,使得工程质量不达标,安全隐患频发,频繁的返工同样拖慢了工程进度;二是管理不善,项目管理人员如果缺乏足够的经验和管理技巧,可能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工作效率低下、施工进度延误等问题,从而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1.3 现场管理

  风景园林工程因其特有的规模和复杂性,施工区域广阔、周期冗长,现场管理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场管理不善导致的安全事故、施工质量滑坡和技术应用效率低下是常见的问题。具体来说,现场管理不到位的后果体现在:管理人员未能有效履行职责,施工现场秩序混乱,安全规范执行不严,增加了事故风险;此外,现场管理的松懈还常常伴随着物料、人力和时间的大量浪费,由于监管不力,施工效率低下,项目进度滞后,严重时还会引发连锁反应,影响整个工程的顺利推进。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了在风景园林工程的现场管理中,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提升管理者的责任心和执行力是当务之急。

  1.4 空间布局与规划

  在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中,空间的合理布局与规划是极其关键的设计环节,它不仅对施工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关系到园林的整体美学效果与游览体验。遗憾的是,实践中常因为空间布局设计的不恰当,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导致施工质量下滑,技术应用效果打折。具体表现为植被色彩的不和谐搭配、树木高度分布失衡、动静态休闲区划分不合理等情况,这些都显著削弱了园林的视觉美感,降低了游客的观赏满意度。

  比如,植被色彩配置缺乏协调,不能在季节变换中展现出丰富的层次感;树木高度与间距安排不当,既影响采光通风,又妨碍了景观透视的连续性;休闲区域动静分离不明确,活动区与静谧休息区的混杂,不仅破坏了游人的体验,还潜藏了安全隐患。特别是,当行驶通道过近地靠近座椅和休憩区时,不仅园内的交通流线变得混乱,还频繁发生安全事故,严重时影响了园林的正常运营与游客安全。因此,优化空间分配与规划,确保设计既科学又富有艺术感,是提升风景园林工程品质的必然要求。

  2施工质量控制及技术优化的策略分析

  2.1 加强基础施工材料质量检测

  在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中,强化基础施工材料的质量检测是确保工程整体质量的关键环节。这要求施工团队必须对所有基础材料,尤其是水泥、砂石、钢筋、模板等主要建材,实施严格的品质把关。对于水泥和砂石材料,可通过实验室的化学成分分析和物理性能试验,如强度测试、含泥量检测等,确保其符合工程设计标准;钢筋材料则需通过力学性能试验,如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的测定,确保其力学性能达标。至于模板材料,除了检查其内壁面的平整度、是否有变形,还需确保水平底面的精度,以及防水、耐久性测试,确保模板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影响混凝土表面的质量。通过这些系统的检测措施,可以从根本上保障施工材料的合格性,为工程的优质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完善管理机构的建立与精细化管理实施

  为了实现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构建一个高效、层级分明的管理机构体系至关重要。这一体系应由公司总部的高层监督机构向下延伸,设立专门的项目管理机构,再细化到班组级别,形成公司级、项目级、班组级的三级管理体系,确保管理指令自上而下畅通无阻,执行结果自下而上反馈及时。管理机构的核心成员应包括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精通技术的技术负责人、严格负责的安全负责人等,各司其职,协同作战。项目经理作为团队的领头羊,需具备卓越的管理能力和强烈的责任心,负责组建项目管理团队,并领导团队制定详尽的项目成本预算、质量控制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明确每一位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责,同时鼓励团队内部的相互协作与监督,形成既有规划、有执行、有监督的闭环管理机制。这样的管理体系不仅能够提升工作效率,还能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最终实现工程目标。

  2.3 加强项目的施工设计审核

  强化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设计审核是确保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一环。这要求施工方应积极协调业主单位、设计单位、监管单位、物料供应单位等多方资源,组建一个联合审核小组,以多元视角对项目设计进行深入审查。该小组需细致评估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及创新性,及时发现并修正设计中的漏洞或不合理之处,通过迭代优化,不仅提升设计本身的品质,也确保了设计方案在实际施工中的高效应用,最终达到提升整体工程质量和实现设计意图的目标。

  2.4 落实现场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是保证施工质量和技术应用效果的基石。施工单位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现场管理制度,这套制度的制定应紧密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考虑施工内容、人员构成、工地环境及设备状态等因素,确保制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系统的管理制度,规范施工流程,确保现场作业的有序性和高效性,同时为工程质量提供制度保障,防止因管理混乱导致的工程延误或质量瑕疵。

  2.5 落实整体空间规划

  在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优化空间规划是提升施工质量与技术应用效果的重要前提。施工与设计单位应从宏观角度出发,重视空间的全局规划。首先,基于详尽的场地调研,科学选择植被种类与色彩搭配,设计合理的行人与车辆动线,以实现人车有效分流。此外,规划时还应预见性地考虑植被随季节变化的颜色转变,预先设计出四季皆宜的色彩布局,避免因季节更替导致的空间色彩单调或不协调,从而确保空间规划的美观性和实用性,提升整个园林工程的艺术价值和生态效益。

  2.6 提升管理人员专业能力

  鉴于风景园林工程的长期公共性特质,确保施工质量控制和施工技术的高效应用极为关键。业主单位在项目招标阶段,应重视对投标方施工经验、资质的考察,并系统收集市场企业的相关信息,以科学选择合适的施工单位,避免因选任不当而可能导致的施工人员及管理层资质欠缺问题,确保团队专业性强、技术过硬。

  结论

  针对当前风景园林工程建设的进步需求,为确保工程质量控制和施工技术的持续优化,施工单位必须从多维度着手发展策略。这包括提升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的专业资格,强化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精选优质植物苗木,严格执行设计审查,细致规划空间布局,以及建立健全的现场管理制度。通过这些综合措施,从物料选用、人力资源、设计理念、植被配置到现场管理等多个层面全面提升风景园林工程的建设质量,同时实现技术应用的最优化,促进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价值的长期释放。

  参考文献 

[1]徐银燕.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管理及成本控制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1):4429-4429.

[2]赵海华,邹辉林.浅谈风景园林的施工与养护[J].现代园艺,2017(17):189.

[3]孙军.园林施工及管理的研究[J].低碳世界,2017(24):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