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8
/ 2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游雪艳

       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林业和草原局  云南  维西  674600

摘要:林业有害生物的存在会对林木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对林业良好发展形成严重制约。林业有害生物不仅影响林木正常的生长发育,导致林木质量下降,还会阻碍森林充分发挥其防护作用。对此,要高度重视并有效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本文浅析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探究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问题的对策,希望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策

前言:森林内存在的各类有害生物会对林业发展产生严重制约。以化学农药的方式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防治,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成效,但也容易使有害生物形成耐药性,不断削弱防治效果。同时,化学药物还容易破坏林业生态,污染自然环境,并导致林业生物多样性渐趋减少,最终影响林业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对此,要剖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对策,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使用,实现对林业有害生物的有效防治。

一、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

1、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思想认识薄弱

当前,社会群体和相关部门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思想认识较为薄弱,片面认为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是林业部门单方面的工作,未能从深层次上推动联防联控,未能同步实施林木种植和有害生物防治两项工作。或者片面重视种植林木,但未能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全方位防治。

2、对林业有害生物缺乏有效的监测预报

部分林区未能针对有害生物建设监测点和测报点,对有害生物缺乏有效的监测预报,难以有效监测林业有害生物灾情并对之发出及时预警,因而制约对林业有害生物的有效防治。同时,部分林区未能安排专人负责监测林业有害生物,且缺乏必要的预警设施。

3、缺乏充分的科技投入

部分林区在防治有害生物的实践中,缺乏充分的科技投入,未能积极引进和灵活应用各类新技术。在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的工作中,仍采取落实的防治手段,导致防治工作形成较大的误区。部分林区盲目使用化学药物对有害生物进行防治,加强用药不规范,对林业生态和自然环境造成的危害较大,且容易增强各类有害生物的耐药性。部分林区在防治有害生物时,未能有效协调各项工作环节,加上缺乏对科学技术的充分应用,导致防治工作陷入被动局面。

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问题的对策

1、提高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的思想认识

社会群体和相关部门要提高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的思想认识,深入认识影响林木健康生长的各类有害生物,加强对防治工作的重视。林业部门要对林业管理工作机制加以完善,采取多样化措施有效防治有害生物。要遵守法律和相关法规,明确各部门和相关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具体内容。在防治各类有害生物的同时,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提高林业资源的发展质量。要正视防治工作现状,深刻认识有害生物对于林业发展的危害性,坚持长期防治和针对性防控,增强林业发展的可持续性[1]

2、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和动态防治

各林区要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和动态防治,增强防治成效。要针对林区存在的有害生物以及相关防治工作开展广泛深入的调查,汇总相关数据,构建数据库,为后续开展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数据,一旦发现有害生物,即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林区要强化对各类有害生物的监测和预报,基于林区实际,对各类有害生物进行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和准确把握有害生物的具体特点,精准预判其蔓延趋势,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防治,最大化削弱有害生物对林木生长的不利影响[2]。林区要科学统筹和合理设置各类监测点,建设监测样地,全面覆盖林区范围,督促引导护林员及时发现和汇报有害生物灾情,便于林区对有害生物灾情的及时处理。林区要注意建设良好的信息网络,完善测报工作机制,引进先进高效的监测设备和相关仪器,为负责监测有害生物的工作人员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设备仪器层面保障对有害生物的有效监测和及时预报。林区可以灵活运用遥感、GPS等技术,增强监测准确性。另外,林区要安排专人负责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监测,并注重提高其思想认识和技术水平,为有效监测和及时预报林业有害生物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3、加大对防治工作的科技投入

林区在开展有害生物防治的工作实践中,要加大各方面的科技投入,对防治措施和技术手段加以优化。林区要通过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时观察林木生长的真实状态并有效监测各类有害生物的繁殖情况,要将先进的防治技术覆盖林业生产的全过程。在防治有害生物时,要对化学药物进行科学使用,尽量使用高效低毒的化学药物,并确保药物形成合理配比,避免对林木生态和自然环境产生不良影响[3]。林区要制定科学方案加强对防治人员的技术培训,促进其灵活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增强防治工作成效。

林区可应用精准施药的科学技术,以精准度较高的施药方式对森林各类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减轻农药损害林木的程度,实现对病虫害的有效预防。精准施药主要通过视觉传感器分析森林状况,并将分析结果作为依据,科学分配药物剂量,再对林木实施精确度较高的药物喷洒,据此有效消除病虫害,并实现对林区生态的良好保护。该技术能有效控制喷洒药物的时间,并对林区发生病虫害的具体位置进行精准定位,因而能避免浪费药物和破坏林区生态环境

[4]。林区还可以采用风送式静电喷雾技术增强药物喷洒的渗透性,实现对高大树木的有效保护。该技术通过转动或压缩形式使药物溶液形成雾滴,再通过荷电电极对之荷电,使其完成二次雾化,最后通过静电,结合空气流动,向林木输送雾滴,最大化降低药物喷洒形成的漂移损失,并避免污染环境。同时,附带有静电的雾滴降低了其表面张力,其雾化受到的阻力相对较小,能有效增加雾化度,进而增强雾滴对植物的吸附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思想认识薄弱、对林业有害生物缺乏有效的监测预报、缺乏充分的科技投入。对此,要通过提高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的思想认识、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和动态防治、加大对防治工作的科技投入等对策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增强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成效。

参考文献

[1]李凤英.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问题与对策[J].新农业,2022,(23):49-50.

[2]曾凡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农业,2022,(14):25-27.

[3]杨鹏宇.当前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种子科技,2022,40(05):94-96.

[4]郭廷花.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承德坝上林区为例[J].现代园艺,2022,45(02):33-35.

作者简介:

游雪艳(1982年2月);女;汉族;本科;云南维西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有害防治技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