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9
/ 2

急救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意义

杨敏君  杨艳婷  黄梦丽通讯作者

阳江市人民医院  广东阳江529500

摘要目的:分析观察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急救护理的临床价值及应用意义。方法选择于2023年1月-2024年1月期间开展实验,取该期间我院急诊收治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为临床研究样本,人数共计60例,将7月作为分组时间点,上半年实施常规急诊护理作为对照组,下半年实施急救护理干预并作为观察组,收集记录不同干预后两组患者相关数据指标,借助统计学工具进行分析,观察结果差异。结果:观察组分诊评估、CT检查、静脉溶栓及总急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NIHSS评分、GCS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P值显示达到﹤0.05标准,有确切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采纳急救护理措施有利于缩短急救时间,降低神经功能缺损及意识障碍情况,更利于预后恢复,值得推广采纳。

【关键词】急救护理;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由脑动脉缺血诱发,具有病情发展迅速、并发症多、死亡率、致残率高特点,且大部分患者会留有偏瘫、神经功能、语言功能障碍等后遗症【1】。临床中常规护理方案能够配合医师完成救治,但流程步骤较为复杂,且易错过最佳救治时间。本文中将针对急救护理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针对性分析,对预后结局影响进行具体阐述,旨在为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提供有效急救干预方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于2023年1月-2024年1月期间开展实验,取该期间我院急诊收治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为临床研究样本,人数共计60例,所有患者年龄范围涉及:(52-76)岁,平均年龄值:(6.34±2.23)岁,包含男性33例,女性27例,两组间基线资料P>0.05,符合开展条件。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案,救治期间依据医生要求完成医护配合及相关护理工作。观察组行急救护理干预,步骤涉及:1)构建急救护理团队,组织整体人员开展培训,针对急性脑梗死护理特点、急救措施进行理论知识、临床操作学习。并加强整体人员应对能力、处置能力、协调能力、交流能力培养,确保救治过程稳步有序。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了解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疾病症状特点、并发症、常见护理问题以及高危风险因素等综合知识,以此定制科学有效护理计划【2】。2)接到急救电话后应立即组织成员做好准备工作及时前往发病地点,通过电话指导患者家属完成基础救治护理操作,以抑制病情发展【3】。3)到达现场后清理患者口中分泌物,并根据患者实际状况确定吸氧、心电监护及静脉输液干预是否实施。4)转运过程中妥善固定患者肢体,避免过度摇晃加重病情,并以电话方式尽快通知院内完成各项急救准备工作。5)达到医院后建立绿色通道,完成相关救治工作并尽快作出分诊,实施CT检查(在5分钟内进行口头报告),确定符合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病症特点后联系神经内科医生进行会诊,确定溶栓治疗方案【4】;由专职人员负责与家属进行沟通,为其讲解手术及风险因素,尽快获得家属支持进行救治。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NIHSS评分(神经功能损伤)、GCS评分(意识障碍)以及急救时间数据(分诊评估、CT检查、静脉溶栓及总急救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5.00专业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对比,以(/)表示、T比对检验、(n  %)整理,获得X2数值完成数据收集,P﹤0.05代表结果有意义,体现统计学价值。

2结果

2.1观察组患者急救时间数据(min):分诊评估(3.40±1.01)、CT检查(19.28±3.61)、静脉溶栓(45.87±16.32)、总急救时间(60.35±16.42);NIHSS评分(5.29±1.03)、GCS评分(12.35±1.12)。

2.2对照组患者急救时间数据(min):分诊评估(7.46±1.02)、CT检查(26.31±10.03)、静脉溶栓(82.10±26.43)、总急救时间(102.03±35.41);NIHSS评分(7.79±1.84)、GCS评分(10.97±1.06)。两组间P值显示﹤0.05。

3讨论

急救护理措施是对常规护理的改进,是将院前急救及院内急救规范化、标准化、精准化的新型护理体系,临床应用中更加注重对护理工作及实施效率的关注,能够加强医护配合、协同及应变能力培养,尽可能缩短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急救过程,挽救患者生命,进而达到改善预后目的。

本次临床应用中通过小组建立开展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相关治疗、急救知识等相关培训,全面提高急救护理整体人员专业素养,并能够有序开展一系列急救护理措施,通过指导患者家属实施基础急救阻止患者病情恶化,优化现场急救急、转运流程,有效保护患者生命安全,院内急救可及时建立绿色通道,辅助医生完成急救,尽快实施分诊、CT检查,缩短溶栓开展时间,切实缓解神经功能损伤程度,降低后遗症事件发生概率。

上述内容说明,急救护理在缓解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意识障碍,改善预后结局方面具有良好应用意义及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罗淑华,陈梓妍,刘宝仪.优化急救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J].吉林医学. 2023,44(01):231-233.

【2】马济芬,沙玲东,张森.全程优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8(05):38-41.

【3】王美,苏艳芹,王玉.预见性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21,27(03):156-159.

【4】颜博文.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时间窗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 2020,27(10):1425-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