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奖励,大学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9
/ 2

小奖励,大学问

王丽娟

浙江省桐乡市振西小学 

【摘要】教育奖励行为在教育教学中是普遍存在的,其目的在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助于树立榜样,规范学生行为。物质奖励的滥用否认了学生的主体性,而精神奖励的滥用毒害了学生的能动性。笔者以一年级教育教学实践为佐证,认为持久有效的奖励,来自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一起抓。

【关键词】物质奖励;精神奖励;一起抓

奖励作为一种可以满足学生社会心理需要的外部诱因,它可以唤起学生的外部动机,从而改变学生的行为和学习方式。学生的成长过程离不开奖励,奖励在教育教学中也是普遍存在的,但奖励的标准、类型和频次等会对学生的动机和行为产生或消极或积极地影响[1]。笔者以一年级教育教学实践为例,认为持久有效的奖励,来自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一起抓。

、问题缘起:偷鸡不成蚀把米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容易疲倦,对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都很强烈,但他们非常信任老师,相信老师的话,尊重老师的行为,在意老师的评价。

泽是班级的作业困难户,经常需要请到办公室单独监督完成。每次完成作业后,为提升他的学习热情笔者会奖励一个小糖果给他,以期塑造一个自律自强的吕泽。不想,这孩子作业情况不但没有改善,还出现了上课偷吃糖果的情况。笔者发现这个孩子确实嘴馋自制力较差由于糖果奖励,他会故意拖延作业,完成作业来“骗”取奖励笔者这才发现物质奖励给予不合理,由此引发了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哪个更重要的思考。

二、原因剖析:透过现象看本质

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的门前玩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之后,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孩子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许多,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不出意料的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孩子们仍然兴高采烈地拿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 孩子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在这个寓言中,老人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2]这就是著名的德西效应。

同理,笔者不恰当的糖果奖励把内部动机“为巩固知识和本领而学习”变成了外部动机“为老师奖励糖果而做作业”,把认知内驱力转化为附属内驱力。在一个热衷于使用物质奖励班级文化中,学生要在条件反射的操控下完成规定的任务[3]。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物质的需求与日俱增,会进一步腐蚀儿童心理,养成自私、骄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

IMG_256
1动机转化

三、寻求平衡:班队活动来助力

物质奖励存在一定的弊端,那是不是不要物质奖励只要精神奖励就行了呢?如果把精神奖励推向极端,搞精神万能,就会失去了应有的奖励作用。

糖果奖励适得其反后,笔者适时调整教育和奖励方式。在跟家长沟通后,笔者明确吕小泽喜欢看物理学方面的绘本,以爱因斯坦为自己的偶像,甚至励志成为一名科学家。因此,笔者开展了一期“像科学家那样思考”的主题班会。班会前,引导学生收集科学家的故事在班级进行分享。正如预判的那样,吕小泽同学分享了他的偶像爱因斯坦的故事,虽然爱因斯坦也不断遭遇困难和失败,但他依然坚持,离成功越来越近直至成功。此后,笔者利用偶像的力量激励他刻苦学习,按时作业,并且就算他进办公室完成作业,物质奖励的频次也大大降低,相反,如果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在课堂上按时完成,会给予精神上的加分。现在的吕小泽基本能在课堂上完成作业了。

四、教学启示:不断改进脱困境

物质奖励就像一只有形的手推动着学生的行动。但光有物质奖励会产生德西效应。精神奖励就像一只无形的手影响着学生的行为。精神奖励发一次还好,物以稀为贵,久而久之,有的学生把奖状随手塞进书包,精神奖励学生并不买账,这份奖励缺乏一点厚重感[4]。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就像我们的左右手[5],只有当我们的两只手握在一起的时候才是最有力的。笔者认为,一要注重物质的激励作用,二要注重精神的鼓励作用,具体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一)规范奖励标准

奖励标准要科学民主,过高的奖励标准让人望而生畏,产生畏难情绪;过低的奖励标准又让人觉得唾手可得,毫无挑战性。因此,奖励标准的制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班集体一起制定标准,再一起执行标准。

如多维度学科优胜奖。吕小泽是学习能力暂时落后的学生,10以内的加减法5分钟只能算对7题,笔者和他约定只要在下一次口算练习中做对20题,就能获得“学科优胜奖”。练习结果出来了,吕小泽小朋友作对了25题,其他学生可谓是遥遥领先,如何以理服人,给他也发放一个学科优胜奖呢?笔者让大家计算两次口算练习的进步量。以吕小泽为代表的几个学生进步量名列前茅,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相对学科优胜奖”得主。因此,由学科老师提案,班集体共同表决的“相对学科优胜奖”诞生了。这不但让“绝对学科优胜奖”得主沾沾自喜,也让“相对学科优胜奖”得主有了存在感。

(二)调节奖励类型

     奖励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针对学生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采用合理的奖励类型。对学生的物质奖励包括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玩具、食品和代金币等;对学生的精神奖励包括微笑,拥抱、口头鼓励和奖状等。在物质充盈的年代,学生都不存在缺衣少食的情况但老师奖励的糖果远比自己买的糖果甜,老师的糖果不止填在嘴里,还甜到了心里,是一针强心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如长期跟父母分居的孩子,对物质奖励并不感冒,而是更希望加强与父母的情感和精神交流,教师可以推出“和父母一起画一幅画”,“和父母对视一分钟”等精神奖励。对奖状拿到手软的学生可以推出“当一次小老师”等班级管理方面的奖励。

(三)控制奖励频次

教师重视对学生的奖励是好事,有利于促进师生关系,但当学生受奖励的次数达到饱和状态时,内心会产生麻木,对奖励的响应也变得迟钝,紧接着产生随意应付等行为。因此物质奖励要控制频次,以防奖励失灵现象产生。笔者追踪了99个学生的奖励频次,发现每周1-2次的奖励频次较为合理,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内驱力,同时不产生奖励失灵现象。

五、总结语:两只小手一起抓

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作为奖励的两种不同类型,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物质奖励就像一直有形的手,精神奖励就像一只无形的手,物质奖励本身就包含着精神奖励的作用,精神奖励中也包含着物质奖励的因素。教师采用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式,两只手”一起抓,让学生摸不着头脑,避免产生奖励疲软的现象提高奖励的效果,激发学生认知内驱力。

【参考文献】

[1]姜桂秋.奖励刺激对小学儿童说谎行为的影响[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5.

[2]陈平与侯聪.大学生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互补激励机制浅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4,37(12):153-155.

[3]孟凡平.道德表彰之物质奖励问题审思[J].齐鲁学刊,2016,(03):97-102.

[4]胡宁宁.精神和物质奖励对留守儿童学习判断的影响[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9.

[5]史峰.“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要两手抓[J].教书育人,2006,(19):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