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厂生产安全文化与员工安全意识提升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9
/ 2

船厂生产安全文化与员工安全意识提升路径

贺珀毅

无锡红旗船厂有限公司 江苏无锡 214100

摘要船厂生产具有独特的工业特性,包括复杂的工程技术、重型机械操作以及广阔的工作场所,这种环境下任何安全事故都可能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甚至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行业声誉。构建强大的安全文化和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是遵守法律法规的必要条件,更是企业自我保护和责任表现的关键。本文通过探讨如何通过管理层的领导与承诺、有效的教育与培训、严格的安全规章和激励机制以及积极的沟通与员工参与等策略,系统地提升船厂的生产安全文化和员工的安全意识,以期达到降低工伤事故率,提高生产效率的目标。

关键词:船厂生产;安全文化;安全意识

引言:安全文化的核心在于通过共享的信念和行为准则来形成一种预防为主的工作环境,强化安全文化可以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提高员工在遇到潜在危险时的应对能力。员工的安全意识是推动安全文化落到实处的基础,只有每一个员工都重视并积极参与到安全管理中,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船厂生产安全文化与员工安全意识提升的路径,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具备实践意义,它直接关联到工人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稳定发展。

一、安全文化与员工安全意识提升的理论基础

(一)行为安全理论

行为安全理论是提升船厂生产安全文化与员工安全意识的关键理论,主要关注于如何通过改变个体的行为来提高整体的安全水平。在船厂这种高风险的工作环境中,行为安全理论强调从个体的行为出发,识别和改正可能导致事故的不安全行为,这种理论上的应用通常包括几个步骤[1]。首先进行行为观察,即系统地记录员工在工作中的具体行为,特别是那些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行为;其次对这些行为进行数据分析,找出常见的不安全行为和潜在风险;然后通过培训和教育来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使员工明白安全行为的重要性并掌握相应的安全操作技巧;最后实施行为强化,通过正面的反馈和适当的激励措施来奖励安全行为,并对反复出现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干预和纠正。通过这种方法,行为安全理论不仅有助于形成一种预防为主的安全文化,还能激励员工从内心深处重视并参与到安全生产中来,从而在根本上提升整个船厂的安全管理水平。

(二)文化影响模型

文化影响模型在提升船厂生产安全文化与员工安全意识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旨在通过塑造和强化组织内部的文化属性来影响员工的行为和态度,该模型基于组织文化直接影响员工的行为方式这个核心前提,而安全文化是组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共享的安全价值观、信念、规范和行为模式[2]。在船厂这种具有高度协作需求和潜在危险的环境中,建立一种以安全为核心的组织文化,可以显著提升员工对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和自觉遵守安全规范的行为,文化影响模型强调通过教育、培训、沟通和领导的示范效应来塑造和维护这种文化。安全文化的强化不仅通过提供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训练来实现,更通过持续的文化内化活动,如安全会议、工作坊以及日常的安全对话,来确保每位员工都能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性,并将此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这种文化的逐步内化使得安全成为员工日常工作的自然部分,从而在不断提升个体和集体安全意识的同时,形成一种自我增强的安全行为模式。

、安全文化与员工安全意识提升路径

(一)管理层承诺与领导

管理层的承诺与领导要求高层管理者不仅在口头上支持安全政策,更通过实际行动和决策来展现其对安全的重视,其有效实施方法包括管理层在安全会议中的积极参与,以及在日常操作中对安全措施的强调和监督[3]。领导者应通过定期的安全巡查和亲自参与安全培训来展示其对安全的承诺,这种行为会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安全行为模仿和内化。管理层还应该设立明确的安全目标,并将这些目标融入到公司的绩效考核系统中,确保安全目标的达成与组织的其他目标同等重视。通过开放的沟通渠道,鼓励员工报告不安全状况和潜在的风险,无需担心负面后果,可以进一步增强安全文化。这种包容性的领导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员工的积极参与,也有助于从根本上提升整个组织的安全意识和行为标准。通过这些方法,管理层的承诺与领导将构成推动船厂安全文化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教育与培训

在船厂生产安全文化与员工安全意识的提升中,教育与培训是确保员工能够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核心环节。为了有效实施这一点,船厂可以利用数字仿真技术来创建实际工作环境的模拟场景,数字仿真侧重于使用计算机模型来模拟真实世界的操作环境,允许员工在安全的条件下进行风险操作和应急响应的练习。例如,通过数字仿真平台构建一个船舶焊接作业的详细场景,员工不仅可以学习焊接的技术细节,还可以在模拟的紧急情况下练习如何快速安全地处理火灾或其他危险情况,这种培训方法允许错误的发生并从中学习,而不会引起实际的损害或安全风险。通过这种方式,船厂不仅能够提高员工的技能和安全操作的自信,还能深化他们对安全文化重要性的认识,使安全培训更加深入持久。

(三)安全规章和激励机制

船厂必须确保其安全规章不仅全面且易于理解,还要与员工的日常工作流程紧密结合,确保能够被有效执行。在技术应用方面,船厂可以采用智能监控系统来支持这一目标,如部署带有行为识别技术的智能摄像头系统,这些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员工在工作区域内的安全装备佩戴情况以及他们是否按照安全规程操作。这些智能摄像头利用图像识别软件来分析视频数据,自动识别不符合安全规定的行为,如未佩戴安全帽、安全带或进行不安全操作等。一旦识别出不安全行为,系统会立即通知管理层,并记录下相关员工的安全违规事件,这些数据不仅可以用于日后的培训和教育,强化安全规章的必要性和紧急性,还可以作为激励机制的一部分,用于评估员工的安全表现。在激励机制的设计中,那些能够持续遵守安全规定的员工可以获得奖励,如奖金、额外的休假日或公开表彰等,系统还支持对频繁违规的员工进行必要的惩罚或更加针对性的再培训。

(四)沟通与参与

有效的沟通确保安全信息的准确传达和及时更新,而员工的参与则有助于增强他们对安全措施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为了促进这一过程,技术的运用成为了增强沟通和参与的有效手段。例如,某船厂实施了一种基于移动设备的企业社交网络平台,专门用于安全信息的分享和员工互动,这个平台不仅允许管理层和安全团队发布最新的安全规章、培训视频和紧急通知,还可以让员工在平台上分享安全提示、讨论安全问题和报告潜在的安全隐患。这种平台可以实现实时的反馈和问答,管理层可以直接回应员工的安全疑问和关切,从而建立起更直接的沟通渠道。这种社交平台的特别功能如实时聊天室和讨论板块可以增进员工之间的互动和团队协作。通过使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员工无论在任何地点,只要有网络连接就能访问到平台,从而确保了信息的广泛覆盖和实时更新。管理层还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进行定期的安全问卷调查,收集员工对当前安全措施的反馈,以及对改进安全管理的建议,这有助于持续改进安全策略和措施。

三、结语:

船厂的生产安全文化及员工安全意识的提升是一个多方面、系统化的过程,从管理层的领导承诺到安全教育的持续提供,从严格执行安全规章到激励员工的积极参与,每一步都是确保工作环境安全的关键。这不仅有助于预防工作场所事故,还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因此,持续的努力和创新在推动船厂安全文化发展方面将扮演重要角色,为企业带来长远的利益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时亚丽.修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模式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3):183-184.

[2]侯星,王冬梅,王良,等.船厂安全管控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造船技术,2022,50(06):67-71.

[3]郭佳,周飞,赵磊.虚拟仿真智慧船厂的建设与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22(03):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