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在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30
/ 2

手术室护理在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任静

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室

【摘要】目的:对手术室护理在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在我院耳鼻喉科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46例,按照入院治疗先后顺序,将其平均分为两个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患者均为2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护理满意度、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术中血气指标、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的手术时间高于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血气指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对照组鼻窦炎伴鼻息肉手术的患者流鼻涕、打喷嚏、鼻痒、鼻塞的症状消失时间高于试验组,试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窦炎伴鼻息肉手术治疗中手术室护理可以减少手术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缩减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升术中血气指标,同时还可以提升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可以临床推广。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鼻窦炎伴鼻息肉;手术治疗

鼻窦炎伴鼻息肉会同时存在,前期可以通过药物进行治疗,若症状没有减轻,就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病情反复发生,病程较长,患者身体也会受到疾病的影响,主要症状为持续性鼻塞、弄擤鼻涕,严重的还会对患者的视觉和嗅觉产生影响,对患者的生产生活造成困扰。在临床中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疾病的方式为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中中药治疗效果明显,可是,中药治疗的方式只能降低疾病的发展,但是存在疾病复发的可能。所以,给予鼻窦炎伴鼻息肉疾病给予手术治疗可以从根本上去除疾病,手术室护理可以减少手术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缩减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升术中血气指标,同时还可以提升护理满意度。为此,本文对手术室护理在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耳鼻喉科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46例,按照入院治疗先后顺序,将其平均分为两个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患者均为2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异议(P>0.05),具有可比性。此次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及患者家属知晓并同意此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②患者均通过鼻内镜检查,确诊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且符合临床手术指征。

排除标准:①患者存在鼻腔手术史及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

1.2方法

此次研究的46例患者已经通过鼻内镜手术治疗和抗感染治疗。

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主要是在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指导,手术后根据患者实际症状进行干预。

给予试验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主要方法为:

①术前准备,首先,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患者患病时间、手术位置、对手术的要求、使用器械以及用品清点和登记等,提前查看设备电源是否完好,清点手术器械数量以及备用器械的数量。调整手术室内的温度及湿度。当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可以给予患者心理安慰以及语言慰藉。另外,手术护士、麻醉师以及手术医师需要向患者核对各项信息,护理人员协助麻醉师给予麻醉,在进行麻醉时,指引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麻醉后对患者的四肢进行固定和约束。

②手术进行时,应当为患者创建温馨的手术环境,保证无菌操作。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按照要求对患者的体位进行固定,防止因为压迫四肢受到影响。手术过程中应当对患者进行保暖措施,当手术结束时,还需要给患者的切口进行包扎。

③手术后护理干预。手术结束后需要将患者送回病房内,然后跟病房的护士进行交接,并对手术间使用的物品进行规整,如手术器械设备进行深度清洁与消毒,并将手术室内的物品补充完整。

1.3评价标准

首先,对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护理满意度、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术中血气指标进行对比。在手术进行的过程中以及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进行准确登记,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的症状指的是流鼻涕、打喷嚏、鼻痒、鼻塞等症状。术中血气指标指的是碱剩余、动脉血氧分压以及动脉血氧二氧化碳分压等数据,需要按照患者进行手术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

其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运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进行统计。护理满意度评分的内容包括护理实践、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态度等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对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护理满意度、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术中血气指标进行对比以及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用t进行验证,对两组数据的平均数进行对比,对两组患者的指标结果做统计处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手术时间及术中血气指标对比

通过给予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措施后发现,对照组的手术时间高于试验组手术时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血气指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临床症状消失对比

通过比较后发现,对照组鼻窦炎伴鼻息肉手术的患者流鼻涕、打喷嚏、鼻痒、鼻塞的症状消失时间高于试验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护理满意度对比

通过给予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鼻窦炎(sinusitis)是由病毒、细菌或真菌引起的鼻卖感染,为鼻科常见疾病,鼻窦炎又分为急性鼻卖炎(acutesinusitis)和慢性皇卖炎(chronic sinusitis),主要症状是鼻塞、流脓涕和头痛,常常伴嗅觉减退或丧失般无传染性,该疾病不会遗传。鼻窦炎慢慢发展成为鼻息肉,倘若没有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就会加重症状。鼻窦炎伴鼻息肉的发病机制比较繁琐,在临床中治疗难度系数较高,通过药物进行保守治疗的方法效果不理想,所以,在临床中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治疗效果最有效的方法为手术治疗。鼻内镜手术治疗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鼻内镜手术治疗技术可以填补传统手术中的不足之处,鼻内镜手术可以观看患者鼻腔内部的实际情况,防止因为视野不清晰造成血管损伤,更加直观清楚的找到病变部位,降低患者手术出血量,同时,还可以降低该疾病复发的几率。为了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需要在手术实施过程中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手术治疗效果。通过翻阅大量资料发现,手术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提升护理满意度,同时也是帮助提升手术治疗效果最直观的方式,降低患者入院时间,早日恢复健康。手术室护理的优势比较多,作为手术室护理人员来说,需要将自身操作技能进行提升,还需要提升手术室护理的整体水平,同时,还可以创建良好的医患关系。面对患者来说,患者需要全面、高质量、专业性强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减少手术时间,从而提升鼻窦炎伴鼻息肉手术治疗的效果,降低手术风险,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总之,鼻窦炎伴鼻息肉手术治疗中手术室护理可以减少手术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缩减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升术中血气指标,同时还可以提升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可以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江雪婷.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 [J].智慧健康 , 2022, 8(4):4.

[2]孙秋桢,涂艳琴 , 俞虹芳,等 .“一病一品”护理干预在慢性鼻窦炎行鼻内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J].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22(004):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