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二维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30
/ 2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二维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评价

王洋洋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二维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方法:共计选取80例乳腺癌患者,均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80例患者先进行二维超声检查,再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计算联合检查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对比超声相关特征。结果:腋窝淋巴结转移确诊例数为48例,联合检查检出例数为47例,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75%、93.75%、93.75%、95.74%、90.91%。腋窝淋巴结转移者的二维超声评分、弹性成像评分均高于未转移患者,淋巴结纵横比、皮髓质厚度居于更高水平,P<0.05。结论:二维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联合应用具有较高的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效能。

【关键词】: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准确性

乳腺癌是一种发生率比较高的肿瘤,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当癌细胞转移、扩散,会促使临床治疗难度增加,导致不良预后[1]。腋窝淋巴结状态可对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产生影响并可作为预测指标,判断其是否出现转移,可为后续采取有效治疗干预措施提供指导[2]。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是一种能够准确评估其状态的方法,但术后腋窝易出现相关并发症。另外部分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进行手术的患者中有部分无淋巴结转移情况。基于此,在开展清扫术前应利用影像学技术对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准确掌握。乳腺超声在乳腺疾病诊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次研究将二维超声、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两种超声技术联合所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联合检查对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本次研究共纳入乳腺癌患者80例,均在2021.1~2023.12就诊于本院。年龄区间为25~58岁,平均值(41.44±3.90)岁。体质指数为18.1~25.6kg/m²,均值为(22.41±1.16)kg/m²。疾病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乳腺浸润性小叶癌、髓样癌、导管乳头状癌,例数依次为69例、6例、3例、2例。纳入标准:(1)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乳腺癌,并与《现代肿瘤学》中有关诊断标准相符合;(2)均为女性,理解、沟通能力正常;(3)检查前未接受过放化疗者。排除标准:(1)其他部位或系统存在恶性肿瘤者;(2)存在血液系统疾病者;(3)存在严重基础疾病、全身感染性疾病者;(4)临床资料存在缺失者。

1.2方法

仪器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美国GE公司,LOGIQ E9型),探头频率为9~15MHz。检查体位为仰卧位,指导患者稳定呼吸、充分显露乳腺腋窝部位。先利用二维超声对乳腺病灶同侧腋窝淋巴结的大小、形态、钙化等情况进行检查。针对可疑部位,应用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对病灶周围与内部血流情况进行掌握。启用弹性成像模式,应将探头置于乳腺病灶同侧腋窝处并予以适当加压,获得稳定的弹性成像后进行储存,所选择的感兴趣区域大于病变区域至少两倍。由至少两名具有丰富经验的超声科医生进行图像分析,获得最终诊断结果。

1.3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1)对二维超声+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该病的诊断结果进行观察,获得诊断效能。

(2)对淋巴结转移、未转移患者的相关特点(超声评分、淋巴结纵横比与皮髓质厚度)进行观察对比。超声评分标准:二维超声:Ⅰ型(正常型)、Ⅱ型(增厚型)、Ⅲ型(低回声型)分别为淋巴结皮质形态规则且长径≤0.05cm、皮质均匀增厚且长径在0.5cm以上、淋巴门消失,计为1~3分。其中淋巴结未转移对应1分,转移则以2~3分表示。超声弹性成像:1分表示淋巴结内颜色均呈现绿色或有些许蓝色;2分、3分依次表示淋巴结蓝色区域<45%、≥45%,4分则表示淋巴结均为蓝色或边缘存在极少绿色。总分>2分提示存在淋巴结转移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SPSS 25.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施以t检验,表现形式:[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P<0.05。

2结果

2.1诊断结果

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显示80例乳腺癌患者中共有48例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联合检查则检出47例,其诊断敏感度为93.75%(45/48),特异度为93.75%(30/32),准确性为93.75%(75/80),阳性预测值为95.74%(45/47),阴性预测值为90.91%(30/33)。见表1。

表1:联合检查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的比较(n)

手术病理检查

联合检查

合计

转移

未转移

转移

45

3

48

未转移

2

30

32

合计

47

33

80

2.2超声相关特征

相较于腋窝淋巴结未转移者,腋窝淋巴结转移者的二维超声评分、弹性成像评分均更高,淋巴结纵横比、皮髓质厚度更大,P<0.05。见表2。

表2:比较不同患者的超声相关特征

组别

n

二维超声评分(分)

弹性成像评分(分)

淋巴结纵横比

皮髓质厚度(mm)

淋巴结转移

48

2.46±0.23

3.45±0.40

0.60±0.11

5.23±0.54

淋巴结未转移

32

1.23±0.18

1.57±0.28

0.42±0.08

2.76±0.24

t值

-

25.478

23.064

7.953

24.286

P值

-

<0.001

<0.001

<0.001

<0.001

3讨论

乳腺癌的组织浸润性高,癌细胞会经过血液、淋巴管等途径转移到淋巴结或其他组织器官[3]。腋窝淋巴结为比较常见的转移部位,正常情况下人体的淋巴结位置较深,体积小、形态规则且质地柔软,血管较细。当出现淋巴结转移后,会出现结节变硬、体积增大等情况,且活动度差,还会粘连到周围组织。

二维超声检查能够观察到淋巴结的大小、形态、淋巴门等情况,进而能够评估转移情况,但是容易出现误诊、漏诊情况。超声弹性成像技术通过组织间弹性系数、受压时组织变性程度等情况进行对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进行评估,能够获得更加全面的组织微观结构、组织分子信息,有助于作出更加客观、准确地判断[4,5]。此次研究中,联合检查的检出例数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相差不大,且诊断效能各项数据均在90%以上,说明了联合检查在判断腋窝淋巴结转移方面的准确性高。另外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与未转移患者在二维超声评分、弹性成像评分、淋巴结纵横比、皮髓质厚度方面存在差异,提示通过超声评分、超声图像特征能够较好地检出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弥补二维超声的不足,减少误诊、漏诊情况的出现,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总而言之,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评估中,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联合二维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高。

参考文献:

[1]张倩,姚露.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联合二维超声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J].贵州医药,2023,47(3):451-452.

[2]王畅.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联合二维超声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6):4945-4947.

[3]鲁晓丹.UE技术+2DUS检查提高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效能[J].华夏医学,2021,34(2):14-17.

[4]黄华芳,刘珍.超声弹性成像联合灰阶超声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3,7(9):13-15.

[5]邓爱芳,刘海亮.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2021,41(6):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