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肺康复护理对社区稳定期慢阻肺患者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30
/ 2

延续肺康复护理对社区稳定期慢阻肺患者的效果研究

王文婷

常州市钟楼区荷花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 常州 213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社区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实施延续肺康复护理的效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共选取58例社区稳定期慢阻肺患者进行对比实验,采取摇号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例患者,前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延续肺康复护理手段,对两组临床应用效果展开评价。结果:实验中各项数据表明,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肺功能及6MWD指标水平经对比基本无差异(P>0.05),而护理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FEV1、FEV1/FVC、6MWD等指标水平显著提升(P<0.05);与此同时,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SAS、SDS评分经对比呈现出(P>0.05)表明无统计学意义,但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及护理前(P<0.05)。结论:对于社区稳定期慢阻肺患者而言,实施延续肺康复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肺功能及6MWD指标水平,切实改善患者负性情绪。

关键词:延续肺康复护理;社区稳定期;慢阻肺患者;效果

引言:慢阻肺作为临床常见肺部疾病,在胸闷、咳嗽、气喘等症状的影响下患者的运动耐力明显下降,因此生理质量水平受到极大影响,对此还需积极治疗并配合相应的护理,同时在出院后采取延续护理来提高护理的全面性。本文主要探讨了延续肺康复护理对社区稳定期慢阻肺患者的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实验的58例对象均为社区稳定性慢阻肺患者,时间在2022年9月~2023年8月之间,研究中需对相关数据展开全面对比,因此为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还应当随机进行分组,人数保持均等。随后做好患者各项资料的收集整合工作,患者年龄均在49~67岁之间,对照组与观察组男女人数、中位年龄分别为15、14例(58.24±4.19)岁与16、13例(59.33±4.21)岁。纳入标准:患者经诊断均符合慢阻肺病症且为稳定期,对此次实验知情并表示同意配合;排除标准:交流不畅、合并其他器质性疾病、依从性较差、无法跟踪随访的患者。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在患者出院前展开健康宣教,为患者详细相关注意及配合事项,告知其各药物的正确用法用量,指导患者展开肺康复训练,叮嘱其定期复诊。同时在出院后可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询问患者各项基本情况,给予其相应的护理指导。

观察组实施延续肺康复护理手段,以此来提高护理的相符性与可行性,确保可为患者提供全面且优质的护理服务,满足其身心发展需求,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一)成立专项小组,为保证护理工作能够在保质保量前提下有序开展,还应当提前组建护理小组,纳入经验丰富、专业素养较强的护士,由护士长负责各项工作的安排与监督指导,提前结合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延续肺康复护理计划,明确具体实施流程以及护理人员责任范围,以此来起到有效规范作用。(二)健康指引,在患者出院前应当对其以及家属展开指导,通过发放健康手册、播放视频的方式来提高患者的认知,同时强调肺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叮嘱其需做好饮食及环境干预工作。并做好患者联系方式、家庭地址的记录工作,建立微信群,便于后期延续性护理工作的开展[1]。(三)康复训练①心理护理,为提高患者整体依从性,还需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认真倾听患者主观描述,给予其一定的鼓励与肯定,以此来增强患者治疗信心,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展开康复训练。②生理护理,叮嘱家属需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性,避免交叉感染。同时叮嘱其在进餐后需应用盐水漱口,保证口腔卫生状态;其次指导患者正确咳痰方式,如痰液较为黏稠无法有效咳出,可采取雾化吸入的方式来稀释痰液,确保呼吸道处于畅通状态[2]。③肺康复运动,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以腹式呼吸及缩唇式呼吸为主,腹式呼吸时可采取仰卧位,将一只手放于腹部,放松全身,自然吸气然后呼气,以最大限度向外扩张腹部使得腹部处于隆起状态,胸部保持不变,呼气时腹部处于自然凹进状态,向内朝脊柱方向收,胸部保持不动,最大限度的向内收缩腹部,确保所有废气均可从肺内排出,训练时间为15分钟,每日2次。缩唇呼吸训练:告知患者需用鼻子吸气,口呼吸,呼气时口唇处于缩拢状态,呈现出口哨状,此期间腹部收缩,单次训练10分钟,每日两次。所有患者均进行吹气球训练,每天10分钟。④家庭氧疗,告知患者应当每日进行氧疗,具体氧流量为每分钟2L,定期对制氧机进行维护。⑤基础护理,可通过微信为患者推送疾病知识与家庭护理方式相关文章,对于患者所提出的问题应认真且详细的回复。同时叮嘱患者按时服用药物,并在用药后观察不良反应情况,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禁烟禁酒,在饮食方面以清淡易消化为主,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方案,保持营养充足性,满足其机体运转需求,加快患者康复速度[3-4]

1.3 观察指标

①在干预前以及干预3个月后检测患者FEV

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VC(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6MWD(6分钟步行距离)等指标水平,记录相关数值,便于后期对比工作的开展。②评估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时可应用SAS、SDS量表,分别表示焦虑、抑郁情绪,前者分值为50,后者为53分,如若高于该中线分值则表明患者存在不良情绪,但具体对比还需以得分情况而定,患者所得分值越低说明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越轻,反之为重。

1.4 统计学处理

实验期间的统计学处理均使用SPSS21.0进行,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对于计数资料,可通过“%”表示,由“X2”进行检验,对于符合正态性分析,且数据间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的情况可表示为“P<0.05”。

2 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及6MWD等指标水平比较

通过评估所得,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肺功能以及6MWD等指标水平相对较为均衡(P>0.05);而在实施不同护理手段后,观察组FEV1、FEV1/FVC、6MWD等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数据之间有一定差异表现(P<0.05)。具体数值见表1。

1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及6MWD等指标水平对比n/%),x±s)

组别

n

FEV1(L)

FEV1/FVC(%)

6MWD(米)

干预前

干预3个月

干预前

干预3个月

干预前

干预3个月

对照组

29

1.78±0.59

2.45±0.63

62.18±4.16

73.34±4.26

225.07±24.19

259.04±27.33

观察组

29

1.71±0.42

2.91±0.45

63.22±4.34

80.56±5.11

229.56±28.61

282.36±30.24

t

0.349

10.983

0.172

7.128

0.405

8.191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整体来看两组患者护理前心理状态评分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均有所改善,相比对照组,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组间经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如表格2所示。

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及SDS评分比较n/%),x±s)

组别

n

SAS

SD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29

53.29±4.12

45.04±4.38

56.78±3.51

47.32±3.89

观察组

29

54.01±4.82

39.11±3.57

56.02±3.14

41.25±4.78

t

0.237

10.886

0.119

7.531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慢阻肺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若未能及时展开治疗,会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等慢性疾病。呼吸困难、咳嗽、咳痰、胸闷是其主要临床表现,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降低其生活质量水平。而针对于社区稳定期慢阻肺患者,还应当采取合适的干预手段来最大程度的改善其病情,控制病情发展,但常规护理多集中在院内,可能无法满足其实际需求,所以应不断优化完善。延续肺康复护理通过对患者进行护理指导,引导其完成康复训练、加强心理及生理护理等方式来提高其认知,改善其负性情绪,使得患者可配合完成各项治疗及护理操作,并且患者肺功能水平可得到显著提升。本次实验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及6MWD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相比对照组,观察组SAS、SDS评分较低(P<0.05)。

综上所述,对社区稳定性慢阻肺患者实施延续肺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减轻其负性情绪。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吕诗敏,钟慈芳,李梅,等. 基于多学科协作的延续性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3, 9 (11): 190-192.

[2]孟祥敏. 基于量化评估的延续性护理在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 32 (22): 3661-3662.

[3]杨燕.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对稳定期慢阻肺患者肺康复依从性的影响 [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 5 (14): 170.

[4]郭世燕. 延续肺康复护理对社区稳定期慢阻肺患者的效果 [J]. 河南医学研究, 2019, 28 (16): 3056-3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