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题材新媒体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30
/ 2
《非遗题材新媒体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研究》

刘倩茹

(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 浙江 杭州 311100)

摘要:纪录片,作为一种独特的影像呈现方式,经历了从最初的电视媒介到电影媒介的变迁。在这一变迁过程中,不同媒介的特性都赋予了纪录片各异的叙事手法与影像风貌。而在现如今的网络媒介时代,纪录片又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其中非遗题材纪录片的叙事方式以及影像风格在这样的媒介环境中也发生了巨大转变。基于此,本文从故事化叙事角度切入,通过对非遗题材新媒体纪录片的考察与解读,分析新媒体环境下非遗题材纪录片叙事的变化与特点,旨在突破非遗记录片无人欣赏的困境,实现纪录片创作的价值与目标。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非遗纪录片;故事化叙事;叙事变化与特点

故事化叙事是纪录片叙事的表现形式之一,是指纪录片以真实性为准则,选取真实事件为拍摄对象,并以故事化的叙事手段将之演绎出来。故事化的叙事手法能赋予非遗纪录片更强烈的戏剧张力与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从而有效增强其观赏性。在新媒体环境的冲击下,观众的收视习惯、信息传播方式及其所依托的载体都发生了深刻变革,这一变革对非遗纪录片的传统叙事方式构成了不小的挑战。因此必须加强新媒体环境下非遗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特点与变化研究,使非遗纪录片在节奏、风格、时长和视角等方面都能实现创新和优化,满足网生代受众的收视需求。

一、新媒体环境下非遗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特点

(一)时长短

一般而言,非遗纪录片的时长灵活多变,有长达一小时以上的,也有短至十几分钟的。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大众对碎片化信息的偏好加深,制作时长较短的非遗纪录片,以迎合人们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已成为一种流行趋势。

B站推出时长五分钟的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以及时长十分钟的《非遗有新人》都是符合当下人们收看习惯的。以最近一部的《非遗有新人》为例,这部纪录片共分为两季,总集数达到22集,每集时长控制在10分钟左右,这种短时长的播出方式更加适合在互联网平台播放,迎合了广大受众的观看习惯,从而更有效推动非遗纪录片的广泛传播。虽然时长有限,但每一集的内容都经过精心策划与制作,确保了质量的上乘。例如在《泉州提线木偶戏》中,不仅让观众通过超高清镜头一览精美、活灵活现的动静态木偶,而且还从一位青春守艺人蔡雅思的访谈中了解到想要传承木偶戏要经历很多道复杂的学习流程,这其中向观众普及的知识远远超过时间的限制。

(二)节奏快

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观众每分每秒都在接受新信息的“入侵”,再加上大众对获取新知识的欲望日渐高涨,这就使得观众对于那些传统叙事文本修饰性较强的元素,难以保持足够的耐心去欣赏,而非遗纪录片本身要讲述的内容信息含量大,甚至比较枯燥难懂,传统的娓娓道来的长镜头显然无法吸引到网生代受众,因此出现了很多以特写快切以及短镜头等形式去优化故事叙事节奏的非遗纪录片。如在《如果国宝会说话》中的《唐彩绘十二生肖俑》这一集中,短短五分钟从十二生肖讲到十二时辰,再讲到生肖与人类的共生关系,每个镜头停留时间较短,并且通过对生肖不同角度和景别的展示,让观众可以更加沉浸式的欣赏。

(三)贴生活

在这个充满虚幻和特效的互联网时代,人们对非遗纪录片的真实性愈发关注,因此制作出来的非遗纪录片需要与人们的实际生活贴合。非遗纪录片要想以故事化的方式叙事,首先要保证故事的真实性,即故事必须是真实发生在人们身边的事件,但是很多传统的非遗纪录片都是以非遗为拍摄对象,并没有把镜头聚焦到故事性很强的手艺人身上,这样拍摄出来的非遗纪录片比较枯燥、没有戏剧性,而且当非遗没有与手艺人融合在一起时,就失去了传承的灵魂,传承非遗成为了空中阁楼,没有贴近生活。比如在《非遗有新人》中,每一集都将镜头对焦到热爱并坚持传承非遗的年轻一代上,通过年轻传承人的娓娓道来,拂去其中的历史感,展现“老手艺”的“新表达”,这样以年轻人为主角的非遗纪录片更能唤起网生代受众的共鸣。

二、新媒体环境下非遗纪录片叙事的变化

(一)叙事方式的变化

在新媒体时代北京下,非遗纪录片所展现的故事性特质愈发凸显。鉴于当前观众的观影习惯,非遗纪录片的创作也愈发注重观众体验,力求通过引人入胜、妙趣横生的情节设计打动观众,从而扭转非遗纪录片无人问津的困境。比如B站推出的《如果国宝会说话》一改往日这类题材纪录片的叙事方式,收获了观众的喜爱。这部纪录片每集只有五分钟,在这五分钟内聚焦于一件国宝,将这件国宝的“前世今生”展现给观众,这种方式既充满干货也不乏有趣,并且这种对历史知识趣味讲的纪录片让观众有看下去的欲望。另外,让很多人连连称赞的是对解说词以及视角的创新,例如在《唐代仕女俑》一集中,是以观众的角度进行介绍:一千年后的胖妹如我,看到那是的你,真是羡慕嫉妒爱。从观众的角度出发进行叙述,更能增强代入感,同时也拉近了自身与国宝之前的心理距离,这使得那些陈列在博物馆中的仕女俑,仿佛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朋友。

(二)叙事视角的变化

近些年来,非遗纪录片的叙事视角变化较大。以往的非遗纪录片叙事多采取全知视角,但如今,内视角在非遗纪录片中逐渐占据主导。这是因为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群体,他们拥有独特的表达与言说方式,为了吸引这部分观众成为非遗纪录片的受众,我们需要灵活调整视角或人称向他们靠近。比如在《寻找手艺》中,解说词以第二人称“你”贯穿始终,不仅巧妙隐喻了导演张景在探寻之路上的身影,更明确指向了坐在荧幕前的观众。而且导演在纪录片中时不时与观众对话,比如开头反问观众“你的梦想是什么?”,结尾说到“如果要说梦想,这些执着的人生,才是对梦想最佳的诠释”。这样的叙述方式,既增强了互动感,又迫使观众打破旁观的立场,无意识的介入到手艺本身,开始主动思考以及感受作者的复杂情绪,拉近了纪录片与观众的距离。

(三)叙事选题的变化

受播出平台与形式所限,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纪录片往往聚焦于宏观的大国题材,即使在呈现非遗及其传承人时,也倾向于展现其大而全的面貌。这类选题往往与百姓的日常生活相去甚远,缺乏”贴近性“,导致这类纪录片的受众少,传播范围与影响力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017年,在B站播出的网生纪录片《寻找手艺》一经播出就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和播放量。能够收获这么多观众喜爱的原因之一就是这部纪录片真正做到了“接地气”,并且找到了“有故事”的选题。《寻找手艺》以生活在偏远农村的手艺人为叙述主体,记录下传统手艺的制作过程。地处偏远、时代变迁、销路不好、择业观念变化等原因令大部分传统手艺保留在老年人手中,复杂的社会背景使传统手艺这一主题极具话题性和故事性。如做了一辈子油纸伞的老人,却因为市场不再需要了而不得不放弃。镜头和解说平平淡淡叙述一个个手艺人的故事,没有过多渲染,却让观众的情绪有所波动,大脑有所反思。

参考文献:

[1]崔玲.网生纪录片的年轻化表达方式分析——以B站纪录片为例[J].声屏世界,2021,(15):70-71.

[2]张云艳.叙事学视角下纪录片《寻找手艺》的人文关怀[J].西部广播电视,2018,(14):100-101.

[3]林溪.论纪录片《寻找手艺》的平民化叙事表达[J].传媒论坛,2018,1(16):16.

[4]刘征军.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叙事策略研究[J].今传媒,2016,24(12):106-107.

[5]刘芳宇.新媒体环境下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应用分析[J].艺术评鉴,2023,(05):161-164.

刘倩茹(1999—),女,汉族,安徽宣城市人,艺术学硕士,单位: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戏剧与影视专业,研究方向:微影像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