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构建地铁乘务行车安全保障体系的策略与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30
/ 2

论构建地铁乘务行车安全保障体系的策略与方法

陈洪琰雷华树

福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事业部,福建 福州 350000

摘要:随着城市车辆数量越来越多,路面交通运输压力也逐渐加大,为了方便人民出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也逐渐扩大。随着地地铁里程增加、乘客数量增多,地铁行车安全问题也愈加凸显,这就需要建立地铁乘务行车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地铁行车安全。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构建地铁乘务行车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意义,并探究具体建设方法。

关键词:地铁;行车安全;乘务;保障体系

引言

针对城市交通越来越拥堵问题,我国各大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事业,新建地铁工程数量不断增多,运营里程越来越长,地铁在城市交通体系中的重要性愈加凸显,部分大城市地铁出行量已经超过公交出行量。从地铁设施本身出发,地铁设施具有工程量大、系统复杂、客流量大、设备造价高等特点,地铁运行安全性会直接影响到乘客生命财产安全,任何风险隐患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1]。为了保障地铁运营安全,乘务工作是保障车辆安全运行的最后一关,也是地铁行车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建立完善的乘务行车安全保障体系十分必要。

  1. 构建地铁乘务行车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意义

1.1风险分析

在地铁运营期间,导致行车风险的主要因素包括:人为因素、自然因素、设备因素。人为因素主要包括违规操作、违规乘车等;设备风险包括车辆设备维护不当,维修不及时,线路存在隐患,信号传递不佳;环境风险包括各类恶劣、极端自然天气造成的影响。其中,人为因素是导致地铁运营风险的核心因素,具有随机性、复杂性等特点,很多地铁运营事故都与人为因素有直接联系,如地铁车辆检修不当带病运行、调度指挥不合理等,因此想要建立防控体系必须要做好人的管控。

1.2乘务的作用

作为地铁车辆安全运营的最后一道防线,乘务可在列车上直接发挥自身的安全引导作用,可避免风险发生或将风险影响降到最低。乘务人员应具备充足的专业技能,掌握列车基本构造、性能指标,具备一定的故障处理能力以及应急能力。作为地铁运营管理的重要一环,与乘客、车辆、运营环境息息相关,负责车辆运行控制、车辆状态监控等工作,保障车辆安全、准时的到达站点。乘务工作疏忽造成的地铁经营安全事故不在少数,因此必须要发挥乘务专业在地铁安全运营管理中的积极作用[2]

1.3乘务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性

地铁日常经营管理中的核心就是安全管理,乘务人员作为操作车辆正常运营的专业工种,对保障地铁车辆运营安全起到了核心作用。结合以往的地铁安全事故发生案例可知,因乘务人员疏忽大意造成的安全事故不在少数。而乘务安全保障体系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加强乘务管控,从而保障列车运营安全 ,形成“预判—指挥—反应—总结”的闭环处置环节,即便遇到了车辆故障或突然情况等问题,也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风险事故发生概率。

  1. 构建地铁乘务行车安全保障体系的策略与方法

2.1体系构建

构建地铁乘务行车安全保障体系中,必须采取科学的保障方法以及先进的技术,保障列车行驶的安全性、可靠性。综合进行人为因素、设备因素、自然因素等方面管控,保障地铁乘务行车安全保障体系的完善性,在体系建设中,需要严格执行“分析—预防—指挥保障—总结”保障标准流程,从而起到不安全风险的规避作用。地铁乘务行车安全保障体系建立,通过分析列车行驶中的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关的人为保障措施,如事前教育、提前防范、组织保障、沟通协调、采用相关技术等,把好列车安全行驶的最后一关,同时在体系运营中不断完善和创新。整体来看,地铁乘务行车安全保障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预测。对线路车辆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列车运行的环境特点,明确乘务岗位权责,找出地铁列车运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风险发生区域、风险发生影响,通过分析预测制定风险防范措施。

(2)风险预防。在风险分析预测基础上,对乘务工作人员展开警示、专业培训、设置防备设施、重点区域防护、人员保障组织等,最大程度上预防风险隐患发生。严格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开展工作。

(3)指挥与保障。一旦地铁运营中发生了突发事件,乘务管理部门应第一时间通过自动列车监控系统都、移动监控设备、监听电台等掌握现场实际状况都,并指挥列车应急处理、避免事故发生。同时,乘务人员应根据事前布置的保障点,到现场进行临时指挥和风险处置工作,结合前期制定的风险源和现场预判组织措施,合理处理车辆及设备故障、人员上方等情况,处理完毕后对事故区域进行有序疏导[3]

可见,在地铁乘务行车安全保障体系中,乘务人员发挥着主体作用,要求乘务人员明确岗位工作内容,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除了上述工作外,还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重点关注延误较大的车辆,管理部分派出专业人员协助乘务员展开安全管理工作,有效提升车辆运行效率。

(2)管理人员借助列车监控系统对列车运行情况实时监控,指挥列车安全、有序运行,加强与各单位之间的沟通与写作,在关键位置部署工作人员,并统一听从指挥调度。

(3)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完成风险事故处理后尽快开通正线,最大程度上降低突发风险对车辆、乘客的威胁。

(4)完成保障工作需要进行总结工作,树立保障作业中的细节情况,展开总结教育工作,从中找出不合理节点并重新调整,持续完善地铁乘务行车安全保障体系。

2.2保障方法

通过地铁乘务行车安全保障体系分析预测地铁车辆运行中的风险隐患,判断可能存在风险的地点,并提前展开部署工作,这就需要有科学的保障方法作为支撑。具体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1)结合以往收集的数据信息,包括敏感事件、客流数据、线网特性、上级部署内容,不断完善指挥保障体系,制定列车风险应急反应机制,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可以快速完成保障人员布置工作,快速达到事故现场进行指挥和保障。

(2)对国内外经典的地铁列车安全事故进行分析,结合本线路的特性,总结预防风险、快速恢复运营秩序、快速正常开通线路的方法,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对运营秩序适当调整,加强和站务、调度、运维等部门的沟通,有效执行轮乘计划,对既有地铁乘务行车安全保障体系进行不断完善。

(3)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借助地铁车辆自动监控系统、监听电台、实时通讯系统等,第一时间掌握列车运行情况,对现场情况进行指挥和调度,尽快完成风险处置工作。

(4)在地铁乘务行车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中,积极应用现代化技术,如实时更新的信息提示系统,用于提醒乘务人员列车交路、风险规避、突发应急、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快速传达有效的安全管理信息,避免因信息沟通不畅造成风险事故[4]。借助实时通讯系统对列车运营实时监控,保持与调控室之间的沟通,对列车实时展开指挥。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轨道事业不断发展,乘客数量越来越多,地铁运营安全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乘务在地铁行车安全管理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构建一套完善、有效的地铁乘务行车安全保障体系,有助于地铁车辆行驶安全,同时采用科学的风险防控方法,加强列车运营的实时监控与调度,加强风险规避,快速完成风险处置,降低风险因素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 郝凯强.地铁乘务工作中行车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思考与分析[J].数码设计(上), 2019(11):889-892.

[2] 韩天森.地铁乘务工作中行车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创新论述[J].电子乐园, 2019(10):114-116.

[3] 只巍.浅析地铁乘务工作中行车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J].江西建材, 2017(22):125-129.

[4] 李云.地铁信号系统联锁设备故障及行车安全保障策略研究[J].轻松学电脑, 2021(11):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