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的有效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30
/ 2

林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的有效路径

高道波    

开江县林业科研所      636258

摘要:目前,我国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环保理念和生态治理理念的深入人心,林业管理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然而,在林业部管理的发展中,病虫害是造成林业资源损失最大、生态效益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在林业种植的过程中,加强对害虫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就林业管理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危害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以期对今后林业管理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林业种植;病虫害防治;有效路径

引言

森林病虫害是当前林业种植管理工作中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因为森林的气候是潮湿的,当树叶腐烂后,很容易造成害虫的繁殖。另外,在许多林区,森林资源的覆盖范围比较小,而且分布不均,这就导致了在林业生产和经营中,病虫害频发。有关基层林场的管理部门要提高对病虫害的认识,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促进地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在林业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一)防治意识不足方面

一些林农对病虫危害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病虫危害的危害性和潜在的危害还没有充分认识。他们在平时的栽培管理工作中,常常缺少对病虫害的主动预防意识,只把它当作一种自然现象,没有把它当作一个重要的问题来看待。与此同时,他们对病虫害的早期预警与监测工作还不够重视,没有形成一个健全的监测系统,对病虫害的早期征兆不能及时、灵敏地发现,致使病虫害问题一发生就无法及时地采取相应的对策,错过了最好的控制时间,让病虫害有机可乘,逐步地传播、传播,给林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二)防治技术落后方面

目前主要采取的控制措施是以化学杀虫剂为主。但是,如果长时间、大剂量的使用,很可能会引起害虫的抗药性,从而影响其对害虫的控制。同时,由于大量使用化学杀虫剂,必然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污染,从而破坏生态平衡。同时,由于缺少先进的监测方法与技术,难以准确、实时掌握虫害的发展规律,从而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此外,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面的应用也不多,没有充分利用其优势,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防治体系不完善方面

首先,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防治规划与协调机制,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防治工作缺少有效的交流与配合,致使防治工作不能形成整体、系统的控制。其次,在病虫害防控工作中,专业化的病虫害防控队伍建设也不够完善,无论是在人数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还不够成熟,很难适应不断变化的病虫害防控需要。此外,由于缺少有效的资金投入与保障机制,导致了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控工作在资源配置、技术研发等环节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各种防控措施不能正常进行,这对我国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1]

二、林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的有效路径

(一)生物防治技术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自然界中,很多生物都有自己的天敌,这是一种很奇妙的现象。而生物防治则是利用害虫的天敌、寄生性昆虫或病原微生物,以捕食、寄生或病毒侵染的方法来达到对靶标病虫害的控制。这些天敌、寄生性昆虫、病原微生物可能存在于自然界,也可能由人为引进或人工培养而来。与大多数的化学控制方法相比,生物控制是一种环保、无污染、无污染、能有效减少农药对环境和其它生物体的危害的技术[2]

①以鸟治虫

鸟类是某些有害生物的天敌。以农林益鸟灰鹊为例,灰鹊的食物中有松褐天牛、金龟子和金龟子等多种农业有害生物。据统计,一头灰椋鸟每年可以杀死数万头松墨天牛,对松树林有很大的保护作用。20世纪70年代起,在全国十余个省份开展了“引鸟”、“驯化”等措施,对防治松材线虫等有害生物,保护森林,维护生态平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引入该物种之前,应根据其危害程度对其种群数量及物种进行科学评价,以防止其过度引入,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3]

②以虫治虫

其中,我国宋朝就已有以虫治虫的先例,《梦溪笔谈》《以虫治虫》一文,记载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秋田“傍不肯”除“子方虫”,使粮食大获丰收的故事。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利用释放天敌的方法进行虫害的防治,在农林业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上海市创建的“无公害防控示范区”共青森林公园,近年通过引入捕食螨、周氏啮小蜂、花绒寄甲等多种天敌昆虫,为我国园林绿化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我国园林绿化提供了新思路。

③以菌治虫

以菌治虫,即利用有害生物的病原微生物来控制有害生物,利用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等来抑制有害生物的增殖。以圆柏为代表的松墨天牛是一种以幼虫为食的害虫,严重影响了松材的产量和质量。在圆柏小蜂病的防治中,可采用球孢白僵菌等专性真菌对圆柏小蜂进行杀灭,并在适宜的条件下对圆柏进行喷雾,从而引起圆柏小蜂的侵染和死亡。

(二)物理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技术就是利用物理特性,如利用光、声、温或隔离等手段对林木进行防护。通过比较,认为物理防制具有污染小、成本低、易于组织和控制的优点。

①灯下诱杀。这种方式主要以害虫对光的趋化性为原理,设计一种具有特定波段、对昆虫具有敏感性的诱虫灯,并采用诱集袋、集盒、高压电网等方式对其进行集中灭杀,以实现对害虫及虫媒疾病的控制。比如,利用飞蛾的趋光特性,在森林中悬挂引诱灯等,减少害虫的数量。

②饵木诱杀法。耳木,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可以当鱼饵的木材,很多食腐性害虫,如天牛类、小蠹等,都爱在刚被砍伐的树木上产卵,并以饵木为饵,将天牛等吸引到已伐倒的树木上,待到合适的时候再“捉虫”。

胶带阻隔法如果你注意到的话,可以看到很多树在春天的时候,都会被胶带粘住。这实际上就是防止昆虫爬上树干的带子。例如,春尺蠖是一种在春天对树木造成很大危害的害虫,对杨树的危害最大。它主要为害树木的幼芽、嫩叶和花蕾,对树木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严重的影响,严重时可引起树木的衰弱,甚至大面积死亡。该虫以蛹于地下越冬,其成虫无翅,爬树产卵,在成虫羽化之前,用胶布将成虫包裹起来,将其杀死[4]

(三)化学防治措施

在林业种植管理中,可以使用化学的方法来控制病虫害,也就是喷洒化学农药等。然而和传统的有毒、有害化学药剂不一样,它的主要成分都是来自于自然界中的生物或自然产物,因此它是一种绿色环保的产品。目前,林业生产中,主要靠管理人员手工涂药、包扎,减少了对林地生态环境的冲击。但是,该方法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通常只针对珍惜的珍稀树种进行。如果是一般的树木,可以使用化学药剂。然而,在森林管理中采用化学防治方法也有其不足之处,如长期使用同一种中药,易造成害虫对其产生耐药性,从而降低防治效果,因此,地方林业部门需要经常更换药剂,才能有效控制病虫害。

(四)完善预测预报体系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继续改进和改进预报系统,做好预报工作。首先,要加强病虫害的监控,了解病虫害的发展趋势,及早制订防治措施,把病虫害对苗木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要根据病虫害的种类、生长特征和为害程度,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方法,才能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

(五)科学制定病虫害长效防治方案

病虫害的控制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林业人员应把握好病虫害高发的时间节点,特别是在气候适宜、天气暖和的时候,是害虫繁殖和生长的高峰期,所以要在这个阶段进行防治,防止虫卵和幼虫不断长大,给树木带来更大的伤害。在此基础上,结合树木的生长特点,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防治效果。与此同时,森林工作人员要对森林病虫害进行定期监测,了解森林植被的真实情况,并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治,减少其危害。

(六)落实责任,加大防治和养护力度

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大对森林管理的指导和监管力度,把工作协调好,把培育林木、病虫害检查等工作落实到每个林业管理者的头上,让每个人都能清楚自己的职责,完成自己的责任。因为森林资源的面积很大,许多工作都比较困难,所以需要适当地增加工作人员,确保各项工作都能按时高质量地完成。同时,也可以应用于林区的区划治理,以达到更好的控制害虫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森林资源在防治土壤侵蚀、防沙治沙和改善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想让森林的生态功能得到更好地发挥,就必须在森林的管理中加强病虫害的控制,通过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完善预测预报体系、落实责任,加大防治和养护力度、科学制定病虫害长效防治方案等多种手段,来保证林业资源的健康和良好的管理,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家兴. 试析林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的有效路径[J]. 河南农业,2023(20):39-41.

[2] 巩大伟,陈晨. 对林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的有效路径研究[J]. 农民致富之友,2021(1):224.

[3] 王庆玲,王启余,邱翔,等. 林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的有效路径研究[J]. 畜禽业,2020,31(6):39.

[4] 康春生. 林业种植中针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有效路径探讨[J]. 江西农业,2022(4):90-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