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对门诊患者感染性伤口换药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30
/ 2

疼痛护理对门诊患者感染性伤口换药的效果观察  

吴熳

​广东省工人医院  广东 广州510715

摘要: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对门诊患者感染性伤口换药的效果。方法:研究期2023年4月-2024年3月,筛取56例观察对象进入研究,均为门诊患者,利用随机数字法分组,观察组(n=28)实行常规护理+疼痛护理,对照组(n=28)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实践作用。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1.07±0.31分,对照组为1.62±0.38分,(t=5.9345,P<0.05);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7.26±2.12d,对照组为10.11±2.74d,(t=4.3530,P<0.05)。结论:将疼痛护理融入门诊患者感染性伤口换药中,可减轻患者的疼痛度,促进伤口愈合,价值显著。

关键词:疼痛护理;门诊;感染性伤口;换药

感染性伤口是指在细菌或其他病原体的侵袭影响下,出现的伤口红肿、热痛、溃烂症状,并伴随不同程度的流脓、渗液情况,最终对伤口愈合产生影响[1]。对于感染性伤口患者,临床主要以抗生素用药,以及定期清洁创面、更换敷料进行治疗措施,达到控制创面扩大,促进伤口愈合的效果。但对于部分感染性患者,由于其需要包扎治疗,因此涉及到换药、清创等操作,期间患者疼痛感明显,容易影响患者的依从性,不利于伤口愈合[2]。因此,为提升患者的换药依从性,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加强患者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研究由此展开,以门诊患者56例(2023年4月-2024年3月收治)作为观察对象,在感染性伤口换药中引入疼痛护理方案,观察实践作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3年4月-2024年3月开展研究,共筛取门诊患者56例作为观察对象,入组后,以随机数字法分组:观察组(28例患者)与对照组(28例患者),并应用不同护理措施。观察组中,患者性别:男性/女性-18例/10例;年龄:32-64岁/(46.69±4.35)岁。对照组中,患者性别:男性/女性-17例/11例;年龄:30-65岁/(46.74±4.43)岁。以上各资料分析,P>0.05,可比性良好。

1.2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对定期更换敷料,维持伤口局部干燥,必要时配合药物干预等。

以此为基础,观察组联合疼痛护理:(1)伤口的观察与评估:定期对患者的伤口情况进行观察,注意伤口性质、渗液量、水肿程度等信息,进行溃烂程度、面积等情况的记录,建立个性化档案,记录患者的伤口恢复情况,便于及时调整医护措施。(2)疼痛护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在换药过程中,注意患者的主诉、言行以及表情状态,以此对患者的疼痛度进行评定,在换药时,通过相互交谈、播放音乐等方式,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度。(3)心理护理:因伤口感染的影响,在化学、机械等刺激性下,患者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做好患者的心理干预,在操作时面带微笑,保证操作的平稳、快捷,告知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减轻自身的焦虑、不安情绪,促进自身安心,平稳渡过换药期,减轻疼痛感。

1.3观察指标

护理效果评价:(1)疼痛度:取2个测定节点,护理前、护理干预后,进行疼痛度测定,借助VAS量表进行,依据患者面色、动作、主诉反馈评定,分值0-10分,评分越高,疼痛越剧烈。(2)伤口愈合时间:进行伤口愈合评价,记录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统一输入SPSS26.00系统,在计数数据内,表示结果“%”、“x2”,在计量数据中,表示结果“”、“t”(符合正态分布);如差异存在,“p<0.05”。

2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分值低于对照组,同时伤口愈合时间也低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1:

表1护理效果评价(

组别

例数

VAS(分)

伤口愈合时间(d)

护理前

护理干预后

观察组

28

4.33±1.55

1.07±0.31

7.26±2.12

对照组

28

4.35±1.53

1.62±0.38

10.11±2.74

t

-

0.0485

5.9345

4.3530

P

-

0.9614

0.0000

0.0001

3讨论

伤口感染是一项伤口性并发症,其不仅会引起伤口的渗液、流脓,还会影响伤口愈合,增加局部疼痛度,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在感染性伤口的换药期间,由于患者普遍存在剧烈的疼痛症状,容易引起换药依从性差,甚至不换药的情况,进而导致伤口滋生细菌,溃烂面积扩大,不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故在伤口感染患者的换药期间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十分重要[3]

疼痛护理是一项个性化护理措施,其主张通过分析疼痛的发生原因,配合对应的护理措施,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度,降低患者的不适感,更好地提升护理质量[4]。本研究中,结合伤口感染患者的实际情况,伤口换药的需求,对观察组联合疼痛护理。通过伤口的观察与评估,记录伤口的变化情况,分析是否存在溃烂面以及其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更好地促进伤口恢复;通过疼痛护理,注意伤口的实际情况,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换药环境,注意换药操作,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提高患者的疼痛耐受度,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避免不良情绪加重患者的疼痛症状;通过心理护理,增强患者的心理舒适度,鼓励患者,保证换药的顺利完成

[5]

综上,针对感染性伤口换药门诊患者,疼痛护理的实施应用,可减轻患者的疼痛度,促进伤口愈合,价值显著,值得临床与实践应用。

参考文献

[1]孙丹. 疼痛护理对门诊患者感染性伤口换药的效果探讨[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23,28(10):封3. 

[2]张称,王惠子,王琳,等. 银离子敷料联合湿性换药护理在术后感染性伤口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8):153-155.

[3]魏琦,王蕊蕊,刘小艳. 基于患者需求的护理干预对门诊伤口换药患者疼痛程度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13):2395-2398.

[4]沈香兰,葛云娣. 基于需求导向理念的换药护理对门诊伤口换药患者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2024,22(8):104-108.

[5]周丽伟,李琳,李晓杰. 护理前移服务在门诊伤口换药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23):54-56.